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对外投资呈现多元化趋势

2024-10-15 06:38: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是中埃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图为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
  黎炳宏摄(新华社发)

  制图:本报记者 徐佩玉

  数据来源:《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到欧洲建研发中心,去中东卖奶茶,在非洲修铁路,去南美建大桥……中国对外投资近年来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

  近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当前,中国对外投资平稳健康发展,呈现出投资领域多元化的趋势,境外企业覆盖全球超过80%的国家和地区,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门类。

  

  投资流量和存量均居全球前三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司长张力介绍,今年是商务部颁布实施现行《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十周年。10年来中国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对外投资总量规模已位居世界前三,国别行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从对外投资总量规模看——

  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772.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7%,占全球份额的11.4%,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连续12年列全球前三。2023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96万亿美元,连续7年排名全球前三。

  “2023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2%、跨境并购规模为过去10年最低的情况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8.7%,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张力说。

  从境外企业设立情况来看——

  境外企业覆盖全球超过80%的国家和地区。截至2023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4.8万家。2023年,多数境外企业盈利或持平。

  其中,在亚洲设立的境外企业数量超2.9万家,占60.8%;在北美洲设立的境外企业超5700家,占11.8%,主要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境外企业1.7万家。

  从地方企业分布情况来看——

  2023年末,地方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达10099.8亿美元,占全国非金融类存量的38.4%。其中:东部地区占地方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的82.7%,中部地区占7.9%,西部地区占7.6%,东北三省占1.8%。

  具体来看,广东省以1950.5亿美元位列地方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之首;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深圳市以1116.1亿美元位列第一,占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57.2%。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大伟对记者表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保持在世界前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能力显著提升,在全球范围内高水平配置资源、开拓市场的成效日益显著,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另一方面,“走出去”是国际要素资源有效对接国内市场的重要渠道之一。中国企业通过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开展垂直型或水平型并购、绿地投资深加工基地等方式,有效推动国际要素资源和国内市场相互链接,实现相互促进。

  投资领域持续多元

  中国对外投资,主要投向哪些领域?

  《公报》显示,投资领域持续多元,近八成投向四大领域。

  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门类。看总量,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制造、金融四个领域的投资占全年总量近80%。看增速,对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97.2%、34.9%。

  租赁和商务服务在中国对外投资中表现亮眼。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副司长俞炳彬表示:“目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中国对外投资规模最大的行业。从构成看,租赁业占比1%,商务服务业为主要领域。中国对外投资的商务服务业主要涉及投资管理、企业海外总部、市场管理、供应链管理等领域。例如,内地企业在香港地区或新加坡设立境外公司作为海外总部,通过海外总部在全球开展投资和业务管理等活动,即归为商务服务业领域。”

  批发和零售业的对外投资增长较快。《公报》显示,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的对外投资38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4%,占当年流量总额的21.9%。其中,当年新增收益再投资187.3亿美元,占对该领域投资流量的48.2%,增长125.1%。

  再看制造业。2023年,制造业的对外投资27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7%,占当年流量总额的15.4%。主要流向汽车制造、其他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医药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金属制品、专用设备制造等。

  金融领域同样表现亮眼。2023年,中国金融业境内投资者对境外金融类企业的直接投资174.2亿美元,中国非金融业境内投资者投向境外金融企业的投资8亿美元。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介绍,2024年3月末,中国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资产规模4131亿美元,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稳定在14%左右,投资区域覆盖了中国主要贸易投资伙伴,与总体对外投资发展相适应。“金融机构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直接服务于国内企业‘走出去’,也为东道国企业提供了本土化金融服务,同时还为东道国企业了解和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桥梁。”贾宁说。

  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3年末,中国对外资产规模9.6万亿美元,资产持有主体既有官方储备,也有企业、金融机构等主体,资产类型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存贷款和贸易融资等其他投资。2023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资产2.96万亿美元,占对外总资产的31%。

  多元化发展趋势,还体现在对外投资的流向上。

  对亚洲的投资快速增长。《公报》显示,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八成流向亚洲,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对东盟投资251.2亿美元,增长34.7%。

  对非投资成为新亮点。《公报》显示,2023年,中国对非洲投资3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8%。李大伟表示,非洲和中国要素禀赋高度互补,中国扩大对非投资,既有利于为非洲国家创造税收和就业,也为稳定中国关键矿产资源供应、拓展新兴市场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增长三成。2023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407.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1.5%,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23%。

  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在老挝万荣,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千奇百怪的岩洞、美丽古老的传说,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流连忘返。今年上半年,万荣接待了60万名国际游客,其中超过10万名来自中国。

  为助力万荣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到访,中建八局承建了老挝万荣文化旅游经济产业示范区项目,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整体建设包括购物中心、休闲娱乐区、热带雨林游赏区等主要建筑及周边景观工程,致力于打造“集吃、住、行、游、购”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目前该项目已经奠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展现出显著的互利共赢效果,投资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作用日益凸显。例如,在埃及,中国企业承建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使用并推广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建造技术,带动当地就业,推动了埃及产业发展;在泰国,中国车企在泰国建立电动汽车产业链,推动当地汽车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从交通、能源到电力、住房,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施了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和大批“小而美”民生项目,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2023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2271.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20.5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额的85.9%、82.1%,其中,七成为基础设施类项目。

  除了承包工程,中国企业还与共建国家合作建设了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截至2023年末累计投资近73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53万个就业岗位。

  放眼全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世界经济贡献日益凸显。2023年,对外投资带动中国货物进出口2731亿美元,增长6.4%,占同期中国货物进出口总值的4.6%,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5万亿美元,向投资所在地纳税753亿美元,年末境外企业员工总数近430万人,其中六成为外方员工。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不仅反映了国内各类主体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积极成效,也为东道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全球贸易投资的融合和可持续发展。”贾宁表示。

  据商务部近日透露,中国在全球设立对外投资合作工作组70多个,充分发挥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和投资合作工作组作用,与东道国加强沟通协调,推动有关国家改善投资环境,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专家表示,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质量效益有望持续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 相关阅读
  • 百惠金控:一揽子增量政策重磅出炉 预计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在过去的国庆假期,尽管A股市场假期休市,但港股却迎来活跃交易期,市场表现十分强劲。特别是在10月2日至4日,港股市场成交量创下了历史新高,恒生指数在国庆期间的涨幅达到了7.59%,而恒生科技指数的涨幅更是达...

    时间:10-15
  • 守牢铁路安全生命线 为谱写交通强国铁路篇章提供保障

    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乔雪峰)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铁路安全事关国家形象、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业内专家表示,要更好统筹铁路发展和安全,为各项重大改革任务落实落地营造良好环境、...

    时间:10-15
  •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过六成 主产区绘就农田好“丰”景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当前全国秋粮已收获64.3%,进度同比快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秋种正陆续展开。 分地区看,黄淮海和西南地区秋粮收获过七成半;西北地区收获过八成;东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过半。...

    时间:10-15
  • 尽显科技范儿 智慧农业绘就田野新图景

    走进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一片现代化温室里,一颗颗番茄在智能系统的呵护下茁壮成长,这里是“智慧番茄”的“试验田”,各种品种的番茄在人工智能调控的适宜温度下长势正好,显得格外诱人。 在这里,各类传感器宛如农业...

    时间:10-15
  • 释放长效红利 我国更大力度优化市场准入环境

    “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证书,真是方便!”不久前,江苏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郎先生在扬州市市场监管局新盛分局提交了食品经营许可的相关材料,当场便获得了该公司扬州第一分公司的食品经营许可证。 “受理即发证”背...

    时间:10-15
  • 认可中心:我国在管理体系领域牵头的首个ISO国际标准项目立项

    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孙博洋)记者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简称认可中心)了解到,日前,认可中心联合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提出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标准新工作项目提案ISO NP 37304《合规管理体...

    时间:10-15
  • 2024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在西安举办

    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孙博洋)10月14日,2024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在西安举办,今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是“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 会议指出,标准是世界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聚...

    时间:10-15
  • 税收数据显示:综合所得年收入10万元以下基本无需缴纳个税

    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车柯蒙)个人所得税申报数据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个税的税款构成情况。税务总局近年来的个税申报数据显示,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人员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者约占申报人数的1%,...

    时间:10-15
  • 前三季度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实现同比增长

    沪东中华签订4艘14000TEU甲醇燃料预留大型集装箱船订单和5艘13000TEU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合同,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在青岛建造完工,全球首套全流程船舶碳捕集系统首罐二氧化碳...

    时间:10-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