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开幕 “一行一局一会”释放稳经济、稳市场信号

2024-10-18 23:16: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刘琪 吴晓璐

10月18日,以“信任和信心——共商金融开放合作共享经济稳定发展”为主题的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开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出席并发表致辞,进一步解读近期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介绍下一步的政策发力点,释放稳经济、稳市场信号。

潘功胜:

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框架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已推动降准降息、四项房地产金融政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金融工具落地。潘功胜在演讲中介绍一揽子增量货币政策的落实情况时表示,一揽子政策发布实施以来,国内外给予了积极正面评价,有力提振了社会信心,对于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发挥了较好作用。

潘功胜还表示,“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至0.5个百分点”“预计下周一(10月21日)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会下行0.2个百分点至0.25个百分点”。

潘功胜还谈及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经济的动态平衡。潘功胜表示,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侧重于短期,在于校正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的轨迹;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侧重于中长期,在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增长。

潘功胜表示,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增长,在经济运行中,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动态平衡:经济增速和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平衡、经济增长中内部和外部的动态平衡、投资和消费的动态平衡。

“实现经济的动态平衡,需要把握好几个重点。”潘功胜表示,一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应从过去的更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二是更好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把握和平衡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提高政策与市场关切的交集度和针对性。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法治经济环境,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此外,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逆周期调控力度,提升金融支持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为经济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稳步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动态平衡。

潘功胜提及了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框架,二是提升金融服务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动态平衡的适配性和精准性,三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四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金融新体制。

其中,针对健全货币政策框架,潘功胜表示,目标体系方面,将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执行机制方面,会持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人民银行已与财政部建立了联合工作组,不断优化相关制度安排。传导机制方面,要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提升金融机构的自主理性定价能力,增强与财政、产业、监管等政策取向的一致性,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李云泽:

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金融供给

10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紧紧围绕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干字当头、雷厉风行,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金融供给、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畅通资金循环,全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李云泽提及了三个方面:第一,着力优化信贷管理模式,有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第二,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第三,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在着力优化信贷管理模式,有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方面,李云泽谈到,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情下,如何更好发挥银行主力军作用,关键是要做到“善贷”“愿贷”“敢贷”。

李云泽说,“善贷”,就是要加强信贷能力建设,善于发现并满足市场需求。既要紧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推动信贷管理流程再造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又要用好灵活务实的传统手段,实现需求深度把握、风险全息画像、流程高效衔接。“愿贷”,就是要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形成放贷内生动力。适应信贷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引领的变化,综合采取内部转移定价、经济资本分配、考核利润调整等措施手段,充分调动各层级贷款投放的积极性主动性。“敢贷”,就是要落实尽职免责要求,切实解除后顾之忧。金融与风险相伴相生,有风险并不等于失责,关键要看是否履职尽责。要加快制定实施操作性强的尽职免责细则,精准定责、合理免责,鼓励担当作为。

在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方面,李云泽表示,加强超长期国债和专项债的配套资金支持,强化“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融资保障。

李云泽还提到,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助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快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切实做到“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早尽早”。推动银行机构用好用足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工具,促进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消化商品房库存。加大耐心资本培育力度,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鼓励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新一批18个试点城市签约意向性基金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新设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加大入市稳市力度。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营造良好金融环境方面,李云泽谈到,当前,重点领域风险正在稳步有序收敛,银行业保险业保持稳健运行,风险总体可控。金融监管总局将坚持在发展中化解风险,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吴清:

进一步打牢投融资协调发展基础

吴清表示,近期各方面坚决落实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相信随着重点改革任务加快落地,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陆续推出,存量政策持续发力,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将更加稳固、行稳致远。

吴清表示,证监会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强本强基、严监严管,防范风险,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此,吴清提出四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打牢投融资协调发展基础。在实现量的总体平衡方面,一方面,要加快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机制,使市场融资规模和节奏更加科学合理。在实现质的持续提升方面,抓住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个“牛鼻子”,引导和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加大分红、回购力度,落实市值管理责任,不断提升投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在实现权责有效制衡方面,下一步,针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控人的持股、资金和信息优势,证监会将强化发行上市、信息披露、股份减持、退市等全链条监管,加强对大股东等“关键少数”行为的必要约束,有效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让融资更规范、投资更安心。

二是进一步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证监会将以支持优质创新企业为重点,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改革优化发行上市制度,抓好新发布的“并购六条”落地实施,尽快推出一批典型案例。健全股权激励等制度。着力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综合用好股、债、期等各类工具,完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支持政策,引导更好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增强专业服务能力,督促行业机构提升能力,在促进科技、产业和商业模式创新中,更好发挥价值发现、风险定价、交易撮合、增值服务等作用,助力优质创新企业发展壮大。

三是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研究制定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实施方案。针对一二级市场定价、投资者保护等制约市场功能发挥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带动制度完善。加强改革协同,把握好时度效,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可操作可落地可预期,取得实效。

四是进一步塑造良好市场生态。强监管不是严而无度,关键是通过依法有效监管,使市场各方各尽其责、各得其所,促进强本强基。要在加强监管的同时,鼓励践行“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督促上市公司、行业机构等坚守法治诚信、契约精神,履行信义义务和受托责任,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股权文化,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创造优良“软环境”。

此外,吴清表示,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持续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拓宽境外上市渠道,鼓励和支持更多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展业。

  • 相关阅读
  • 国家外汇管理局:我国外汇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杜燕飞)“今年以来,面对各项风险挑战,我国外汇市场总体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较强韧性。特别是下半年以来,随着内外部环境改善,我国外汇市场形势逐步趋稳向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企稳回...

    时间:10-19
  • 绘说现代化丨秋收正当时 处处好“丰”光

    风吹麦浪遍地黄、万亩高粱别样红、稻鱼共生绿意浓......截至10月16日,全国秋粮已收69.5%。分作物看,玉米已收72.6%,一季稻已收69.4%,大豆已收83%。大部分地区进入收获高峰期,今年全国秋粮有望再获丰收。《绘...

    时间:10-19
  • 世界首个私人空间站“避风港1号”揭秘

    原标题:世界首个私人空间站“避风港1号”揭秘由于最近的美国宇航员被困国际空间站事件,让人们意识到那里的环境极其狭小:宇航员们不得不睡在仅比电话亭稍大的卧室里,使用的是真空马桶,并且连续几周穿着同一套内衣...

    时间:10-19
  • 科学家培育出耐热浪珊瑚

    原标题:科学家培育出耐热浪珊瑚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了耐热性更强的珊瑚,将使珊瑚能够抵御日益频繁的海洋热浪。 海洋热浪已引发大范围珊...

    时间:10-19
  • 欧“月光计划”拟打造月球卫星星座

    原标题:欧“月光计划”拟打造月球卫星星座科技日报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刘霞)想象一下,不久的将来在月球上进行卫星导航、视频会议和文件共享时,能和在地球上一样流畅自如。据欧洲空间局网站16日报道,这正是欧洲...

    时间:10-19
  • 新型量子比特运行无需外部磁场

    原标题:新型量子比特运行无需外部磁场科技日报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材料》杂志报道,一个由日本国家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所(NICT)和名古屋大学等机构组成的团队,开发出了世界上首个...

    时间:10-19
  • 木霉菌剂让盐碱地水稻亩产超千斤

    原标题:木霉菌剂让盐碱地水稻亩产超千斤科技日报讯 (记者金凤)10月17日,记者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在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建平乡的南京农业大学苏打型盐碱地综合改良利用示范基地,首年改良水稻亩产达到548.6公斤。...

    时间:10-19
  • 平衡经济价值与功能价值 央企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年以来,国资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 国新发展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投资的“工具箱”,协同中国铁塔、中国能建、中国电装、中国商飞、国药集团、鞍钢集团等央企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传统产...

    时间:10-19
  • 各地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重大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今年以来,青海玛尔挡水电站3号机组通过72小时试运行,为今年年底全部机组投产奠定基础;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打造国家级能源战略基地和原创技术策源地;我国超高海拔高原山地光储电站拉萨扎西岗光储电...

    时间:10-19
  • 报销无需打印车票 铁路客运将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车柯蒙)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中关于“有序推进铁路、民航等领域发票电子化”的要求,10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国铁集团联合对外发布公...

    时间:10-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