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国家林草局: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10-20 08:28: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国家林草局: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家林草局深入践行大食物观,以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为主要抓手,加快推动森林食物生产扩面增量提质。

森林食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介绍,我国森林食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业富民效果日益显现。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经济林种植面积7亿亩,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6亿多亩,各类森林食物年产量2亿多吨,人均140公斤,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

森林食物涵盖“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木本油料供给多元化,茶油年产量80多万吨,此外还有橄榄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多种木本食用油。木本粮食供应充足,板栗、枣、柿子、松子、仁用杏等种植面积约1亿亩,产量1400万吨。水果种类繁多,种植面积2亿亩,产量约1.9亿吨。森林特色食品、木本调料、木本饮料等新产品发展方兴未艾。林下种植养殖提供林禽约49亿只,林畜5000余万头,还有林粮、林菌、林果、蜂蜜等大量高品质的绿色食品,极大丰富了老百姓的餐桌。

发展森林食物,既能做大森林“粮库”,又能充实森林“钱库”,是推动“两山”转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全国2800多个县,其中有2400多个县种植经济林,经济林年产值超过2万亿元,林下经济年产值约1万亿元,带动数千万林农增收致富。

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积极践行大食物观,“三绿”并举、“四库”联动,加快推动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森林食物供给能力。着力推广良种良艺良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着力推进基地建设,提升经营效益;着力完善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着力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产业升级。

林下经济产业惠民效益显现

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内容为主的林下经济,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森林食品,是山区林区重要的绿色富民产业。

如何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助力农民增收?

国家林草局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表示,国家林草局立足不同发展阶段,从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林情地情出发,科学规划林下经济的区域布局、重点领域和经营模式。各地党委、政府持续加大扶持力度,20多个省(区、市)出台了专门的指导性文件和扶持政策,设立林下经济专项扶持资金。此外,鼓励各地先行先试,在林地经营、资源利用、林权融资等方面大胆探索。

在福建省南平市,林下空间流转机制实现林下空间可确权发证、抵押融资。浙江省衢州市探索“土地共用、生产共管、效益共享”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林区共同富裕。王俊中表示,这些好经验、好做法为林下经济发展添动力、增活力,推动山区林区“含绿量”“含金量”同步提升。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规模逐步扩大,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惠民效益显现。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林下经济各类经营主体95万个,年产值从2013年的4575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万亿元。2013年以来,共认定649家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有关省创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00多个。全国从业人数达3400万人,发展林下经济年人均增收1万多元。

深挖优势打造强林富民产业

云南省是世界深纹核桃的分布中心,全省85%的区域都有核桃种植。截至2023年,核桃面积4300万亩,干果产量198万吨、综合产值588亿元,惠及2000多万农村人口,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丁鲲介绍,为推动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云南各地通过品种改良、疏密降冠、水肥一体等措施,争取平均亩产达120公斤以上、优果率达90%以上。同时,建成400余条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支持国家级核桃产业园区建设,培育龙头企业67户,建成6个核桃交易中心。

林下参是指人工播种后自然生长在深山密林中的人参,吉林省林下参种植有450多年历史。吉林省积极倡导各类经营主体充分利用宜参林地,采用仿野生栽培模式种植林下参。目前,林下参种植总面积已达到116.5万亩,年产量781.8吨,产值接近100亿元。

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东友表示,目前,吉林省正围绕林下宜参林地管理、优良种子培育、人参产品研发、质量品牌打造、人参文化宣传等环节,把长白山林下参产业打造成强林富民的优势产业,真正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广西是南方重要集体林区、重要生态屏障,林下空间充裕、资源丰富、生态良好,适合发展林下经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黄政康介绍,近年来,广西依托建设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全面提升“林下种、林中养、林上采、林间游”立体复合经营效益。截至2023年底,广西林下经济产值超过1300亿元,惠及林农近1200万人。

新疆红枣品质优良,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目前新疆林果总面积达2100万亩,总产量1400万吨,其中红枣是林果产业链建设的12个主栽树种之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总经济师蔡立新表示,近年来,新疆围绕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营销、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积极打造红枣全产业链,努力稳定红枣市场价格,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江西是全国油茶主要产区。截至2023年,江西油茶资源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前列。江西省林业局副局长杨皓介绍,江西规划建设油茶产业园、油茶果仓储交易中心、油茶服务中心、高产油茶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670个。同时,新建良种采穗圃18处,培育良种育苗基地83家,年供良种1.1亿株,确保全省油茶良种使用率达100%。

(本报记者 姚亚奇)

  • 相关阅读
  • 广交会万商云集合作踊跃 创新产品大受青睐

    本报记者 李雯珊10月19日,为期五天的第136届广交会第一期闭幕。据悉,第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突出先进产业和科技支撑,展览题材包括电子家电、工业制造、照明电气、五金工具、车辆及两轮车...

    时间:10-21
  • 第三季度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超10亿吨 创单季度货物发送量历史新高

    本报记者 杜雨萌10月20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今年第三季度,铁路货运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0.04亿吨,同比增长...

    时间:10-21
  • 回购增持再贷款新政落地 沪市公司反响热烈掀热潮

    本报记者 田鹏9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用于回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

    时间:10-20
  • 证监会召开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专题座谈会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杨曦)据证监会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近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在北京召开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专题座谈会,与专家学者、财经...

    时间:10-20
  • 尚福林:人工智能对金融业经营运行将产生深远影响

    本报记者 刘琪10月19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AI+金融赋能数字金融新篇章”上谈到,金融是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尚福林表...

    时间:10-20
  • 培育新生力量 业界聚焦保险行业人才建设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许维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风险保障的需求日益增长,保险行业作为风险转移和经济补偿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时间:10-20
  • 增量政策“组合拳”持续加力 主要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9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推动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在累...

    时间:10-20
  • 消费暖意浓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凸显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 (焦磊)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564亿元,同比增长3.3%。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比上月加快1.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9%。 多位专家分析认为...

    时间:10-20
  • 工业韧性强 新质生产力成重要支撑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 (焦磊)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宏观经济数据,工业成为今年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亮点。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

    时间:10-20
  • 中国制造向“新”而行 彰显高质量发展坚实底气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道路上加速前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

    时间:10-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