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AI观察|AI“双刃剑”,我们如何应对?

2024-10-24 10:25: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10月以来,人工智能再次以其“双刃剑”的特性展现在世人面前。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因其在科学领域的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认可,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AI在科学研究中的潜力,也预示着它在未来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国庆假期期间,AI技术却因冒牌“雷军”在社交媒体上的不当言论而遭到非议,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AI安全性及伦理性的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过程中,评委们特别强调了科技伦理与责任的重要性。获奖者之一杰佛里·辛顿也指出,科技界和社会应共同探讨如何在推进AI技术进步的同时,确保其负责任地被使用。这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于AI技术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共存的认识,并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健康的技术生态系统。

近年来,生成式AI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曾经“一眼假”“一听假”的AI生成内容,如今已经进化至“真假难辨”的水平。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普及,其潜在的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对此,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欧盟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人工智能法案》《一般数据保护条例》和《数字服务法案》等,旨在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AI技术的应用。我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也已陆续颁布执行。

去年,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进行界定。今年9月,国家网信办更是就《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旨在通过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演进,其对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因此,构建一个既促进技术创新又确保安全可控、符合伦理标准的AI发展环境,不仅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更是面向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各界需携手合作,不断探索和实践,让人工智能技术真正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 相关阅读
  • 国家能源集团携手中国电科旗下海康威视 发布融合光谱煤质快检技术

    本报记者 杜雨萌10月24日,“AI智测·炭索未来”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由国家能源集团携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海康威视联合研发的“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

    时间:10-24
  • 商务部等部门将于11月组织举办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

    本报讯 (记者刘萌)10月24日下午,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介绍近期商务领域重点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何亚东表示,关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全力落实好...

    时间:10-24
  • 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集中公开约谈14个违法违规问题突出地区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欧阳易佳)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10月24日,受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委托,国家自然资源专职副总督察在北京集中约谈了2024年自然资源督察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辽宁省营...

    时间:10-24
  • 探索年轻人“Dream Car”:智能化、悦己化是电动两轮车发展趋势

    既要动力强劲也要设计新颖,既要操作灵活也要骑着舒服,既要续航够长也要充电够快…… 对于年轻人来说,一辆高性能的电摩要成为“Dream Car”,绝不能在任何细节将就,还要在多种出行场景中优化使用体验。 在业内人士...

    时间:10-24
  • 国资央企加快ESG体系建设 共建ESG良好生态

    作为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ESG已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标尺。在此背景下,国资央企正加速建立健全ESG生态体系。今年6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印发的《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

    时间:10-24
  • 上海数交所产品再“上新” 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数据产品正式挂牌

    本报讯 (记者田鹏)10月24日,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以下简称“临转院”)在上海数据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数交所”)挂牌“医院后勤运营风险预判系统”数据产品,完成...

    时间:10-24
  • 环北部湾水利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

    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机器设备轰鸣作响,工人有序安装铺设输水管道……在广西玉林和合村,玉林干线和玉林城区支线共槽段应急供水工程现场,一派热气升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玉林供水片由1条干线和4条支线组成,输...

    时间:10-24
  • 关于做好科技金融的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研究

    五矿证券 尤春野摘要:本文围绕科技金融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定位展开分析,并深入探讨了政府、金融机构和高技术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融合的关键作用。通过对当下金融支持科技的难点的分析,试图提出...

    时间:10-24
  • 商务部:上海等地11月将联动举办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孙红丽)商务部24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全力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抢抓“双十一”重要消费节点,持续组织...

    时间:10-24
  • 文化旅游热潮涌动 跨界研学拓展新空间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栗翘楚)近些年,研学旅行需求持续火爆。中国旅游研究院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2年,国内研学旅行人次由480万上升到600万以上。在此背景下,多地积极布局研学旅行“新赛道”,大...

    时间:10-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