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国家数据局成立一周年:以数据为翼 助力数字经济腾飞

2024-10-25 23:24: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郭冀川

2023年10月25日,国家数据局正式成立,如今已满一年。

一年来,《“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数据局围绕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出台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等重要政策文件;首届“数据要素×”大赛在各地举办,近10万人参赛……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国家数据局始终发挥着先导作用,不遗余力地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深化改革;全力构建并完善数据基础制度,统筹规划并有力推动了数字中国、数字经济以及数字社会的宏伟蓝图和建设进程。一系列举措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为我国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催生新产业新模式

自成立之初,国家数据局便备受瞩目。面对数据这一复杂且非传统的生产要素,国家数据局迅速行动,以实际举措回应社会关切。

挂牌仅两个月后,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发布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到2026年底,打造300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涌现出一批成效明显的数据要素应用示范地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

随着国家数据局的挂牌,新一轮机构改革也在地方层面逐步落地。今年以来,多个省级数据局纷纷挂牌成立,部分有条件的地级市和区县也紧随其后,成立了相关的政府职能机构。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主任、首席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行动计划》通过促进数据要素的跨领域整合和应用,有望催生一批基于数据要素的新产业和新模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国家数据局和地方数据管理局的挂牌,将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数据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提高数据治理水平,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数据开发利用的积极性。

为加快推进《行动计划》的实施,今年5月份,国家数据局等15部门联合举办了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设置了12个行业及领域的赛道,这是我国首个聚焦数据要素开发应用的全国性大赛。据国家数据局披露,此次大赛吸引了近10万人参赛,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数据要素开发利用领域的创新活力和巨大潜力。

合合信息启信数据专家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此次大赛,我们的团队不仅了解了更多行业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还得到了专家评委的宝贵意见,这为我们后续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落地指明了方向,对我们的产品和方案也是一次全面的检验。”

多份政策文件出台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逐渐成为国家数据局工作的核心。

在今年10月10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透露,一年来,国家数据局坚持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围绕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已经出台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等8份重要政策文件,年底前还将出台企业数据开发利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等7份政策文件。

其中,公共数据开发备受市场关注。今年10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对外发布,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部署。随后,《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和《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国家数据局披露,正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相关价格政策文件,近期即将出台,这就形成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1+3”政策规则体系。

娄底市区块链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谢纬对公开征求意见的两份文件提出了多项建议。他表示,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核心机制,当前的主要矛盾在于,真正开放的数据非常少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和社会各行业发展迫切需要之间的矛盾。出台文件应以解决当前主要矛盾为目标,不应过多限制授权运营的执行。

在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布局方面,针对算力供给不足、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国家数据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着眼于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一体化布局,东中西部算力一体化协同,算力与数据、算法一体化应用,算力与绿色电力一体化融合,算力发展与安全保障一体化推进等多个方面,积极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此外,围绕数据资产入表这一重要议题,国家数据局会同财政部稳妥推进相关工作,加快实现数据要素资源的市场化、价值化。刘烈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表示,将配合财政部积极推进数据资产入表,及时解决入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加快完善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制度。

一年来,国家数据局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一主线,从政策制定与制度建设、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要素多场景应用以及加强数据安全保障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这些工作不仅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构建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快推动数字中国建设

在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国家数据局通过一系列战略部署与实际行动,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家数据局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全面总结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最新进展和成就,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国家数据局研究制定了数字中国建设监测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估数字中国建设成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明确各部门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国家数据局印发了详细的工作要点,明确了各部门150多项重点任务。此外,通过突出典型示范,国家数据局陆续发布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等193个典型案例,为各地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近日,国家数据局密集发布了一系列征求意见。这些征求意见涵盖了数据领域的多个方面,从基础概念到产业规划,从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到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随着一系列征求意见的发布,国家数据局正积极推动数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这些举措不仅将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机会,也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 相关阅读
  • 与数智同“屏”共振 赋能屏媒新生态

    “数智融合 赋能屏媒新生态”圆桌论坛。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10月25日,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24媒体融合发展论坛——“数据驱动 创新智媒业态”平行论坛上,来自教育、文化、媒体、技术等领域的嘉宾齐聚一堂,围绕“...

    时间:10-26
  • 你好数据,变革的工具

    “数据驱动 创新智媒业态”平行论坛现场。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当前,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驱动媒体系统性变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10月25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人民网、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

    时间:10-26
  •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数据驱动媒体业态系统性变革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应用,智能化已成为媒体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与必然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数据驱动媒体业...

    时间:10-26
  • 穿梭数字与现实空间 “AI之夜”共话AI赋能千行百业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 (焦磊)跨模态大模型“白泽”在数字世界与人类世界间畅游、数字人苏东坡与观众跨时空实时互动、虚拟人邓丽君现场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10月25日晚,作为2024媒体融合发展论坛的主题活动,...

    时间:10-26
  • 财经观察:丰收答卷上的这项“首次”,背后有何支撑?

    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这是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一组数据。 “截至昨天,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经超过了八成,正在由前一阶段时间的丰...

    时间:10-26
  •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加快释放 为经济回升向好注入强劲动力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 (焦磊)10月25日,商务部召开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工作进展及各地经验做法。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指导...

    时间:10-26
  • 绘说现代化丨中国农业 “大”有可为

    广东茂名的荔枝、山东枣庄的石榴、福建东山的海鲜干货和渔获产品......我国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9万家,今年1月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8.7万亿元。《绘...

    时间:10-26
  • 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发布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电子顺磁共振技术(以下简称“E...

    时间:10-26
  • 青海省首个多尺度嵌套土壤水分遥感地面校验场建成

      记者25日从青海省气象科研所获悉,由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与泽库县气象局联合建设的土壤水分遥感地面校验场在泽库县建成,由此青海省首个多尺度嵌套的土壤水分遥感地面校验场全部建设完成。   据介绍,此次在黄...

    时间:10-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