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极端生命体”水熊虫生存机制被破解

2024-10-26 10:02:00

来源:光明日报

   “水熊虫拥有科幻小说中‘三体人’自行脱水的本领,甚至能够在外太空真空环境中生存。”日前,我国科学家基于水熊虫的多组学和抗辐射机制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张令强研究员团队和杨冬副研究员团队表示,他们联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王立志等国内其他相关研究团队,经过6年多潜心研究,发现并成功建立河南高生熊虫(水熊虫的一种)实验室培养体系,绘制其高质量基因组图谱,结合转录组、蛋白质组响应辐射的动态变化及关键分子功能和机制研究,揭示了耐受超强辐射的关键机制。25日凌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本项研究成果,开启了人类全面认识超强辐射耐受机制的大门,是一项真正意义上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论文第一作者李磊介绍,水熊虫是缓步动物的俗称,是一类微小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大部分体长不超过1毫米,分布于世界各地,可耐受超强辐射、高温、高压、低温、干燥等多种极端环境,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生物医学应用价值。对于像水熊虫这样目前研究较少的独特物种,利用多组学策略探究其极端环境耐受机制,具有潜在的优势。2018年,团队在河南采集到水熊虫样品,随后率先在国内建立了水熊虫实验室培养体系,通过鉴定将该样品命名为河南高生熊虫,为深入挖掘其超强辐射耐受机制提供了宝贵的样本资源。

   “基于组学分析得到的2801个辐射相关变化基因,我们进一步结合分子进化和功能特征分析,将河南高生熊虫的辐射耐受机制归为三大类:一是从细菌、真菌、植物水平转移到水熊虫的外来基因,赋予其特殊的抗逆能力,如生成甜菜色素进而清除活性氧;二是缓步动物特异蛋白倾向于高度无序,通过相分离促进DNA损伤修复等过程;三是与其他门类共有的古老蛋白在水熊虫中具有特殊的辐照响应模式。”杨冬介绍。让团队成员特别兴奋的是,他们发现在水熊虫中起抗辐射作用的分子,转入人源细胞后,可以显著提升后者的抗辐射能力。这说明它们具有重要潜在应用前景,团队为研制抵御超强辐射损害的“金钟罩”找到了理论依据。

   当前,多种涉核作业环境均受到超强辐射的严重威胁,现有辐射防护策略对超强辐射缺乏有效防护,亟须在概念创新、理论提升和防护技术革新等方面作出颠覆性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蛋白质组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贺福初认为,针对水熊虫这种神奇的极端生命体抗逆机制的研究,可能将更新人类对生命系统基本构成原理和运行机制的认识。(记者章文、刘小兵 通讯员沈基飞、徐嘉艺)

  • 相关阅读
  • 加快推动智慧民航建设 促进民航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民航业正在迎来又一个百年发展的历史机遇。 今年以来,我国民航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特别是暑运期间,民航...

    时间:10-26
  • 记者去哪儿:接受白泽邀请 奔赴人民网AI之夜

    10月25日晚,一场关于AI的奇幻之夜在人民网初心报告厅上演。《记者去哪儿》栏目接受人民网数字人白泽发出的邀请,与线上线下观众共赴一场与AI中国的约会。 神秘嘉宾惊喜亮相 在人民网AI之夜的活动现场,超写实数...

    时间:10-26
  • 与数智同“屏”共振 赋能屏媒新生态

    “数智融合 赋能屏媒新生态”圆桌论坛。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10月25日,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24媒体融合发展论坛——“数据驱动 创新智媒业态”平行论坛上,来自教育、文化、媒体、技术等领域的嘉宾齐聚一堂,围绕“...

    时间:10-26
  • 你好数据,变革的工具

    “数据驱动 创新智媒业态”平行论坛现场。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当前,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驱动媒体系统性变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10月25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人民网、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

    时间:10-26
  •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数据驱动媒体业态系统性变革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应用,智能化已成为媒体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与必然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数据驱动媒体业...

    时间:10-26
  • 穿梭数字与现实空间 “AI之夜”共话AI赋能千行百业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 (焦磊)跨模态大模型“白泽”在数字世界与人类世界间畅游、数字人苏东坡与观众跨时空实时互动、虚拟人邓丽君现场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10月25日晚,作为2024媒体融合发展论坛的主题活动,...

    时间:10-26
  • 财经观察:丰收答卷上的这项“首次”,背后有何支撑?

    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这是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一组数据。 “截至昨天,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经超过了八成,正在由前一阶段时间的丰...

    时间:10-26
  •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加快释放 为经济回升向好注入强劲动力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 (焦磊)10月25日,商务部召开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工作进展及各地经验做法。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指导...

    时间:10-26
  • 绘说现代化丨中国农业 “大”有可为

    广东茂名的荔枝、山东枣庄的石榴、福建东山的海鲜干货和渔获产品......我国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9万家,今年1月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8.7万亿元。《绘...

    时间:10-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