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圆满完成!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上天入地干了啥

2024-10-26 09:55:00

来源:新华网

  中国航天在可持续发展路上不断自主创新再突破。

  10月24日,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标志着该卫星工程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20大类。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时光荏苒,在“两弹一星”精神的照耀下,实践十九号卫星正书写着我国卫星发展史上新的篇章。

  9月27日发射升空,10月11日成功回收,作为我国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不但能“上天”,还能“入地”,甚至可以像“孙大圣”一样反复遨游于天地间。

  一来一回的旅途中,该卫星充分发挥了新一代返回式空间试验平台“育种周期短、搭载效率高”优势,圆满完成了近千个种质资源空间育种试验,为我国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也为国产元器件、原材料等提供了珍贵的在轨验证机会,为我国航天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同时,卫星还搭载了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种质资源和多个科学试验载荷,为打造国际航天合作新生态、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践十九号卫星有这些特点——

  首先是“可重复”。早在1975年,我国就完成了首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和安全回收,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技术的国家。

  实践十九号卫星能荣获“首颗”殊荣,是因其回收舱突破了可重复使用技术,卫星平台可以重复使用10次以上,做到了可重复往返天地之间,从而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提升了使用效率。

  此外,该卫星还具备提供更高品质的微重力环境能力,可为高端微重力实验提供更高品质的微重力环境保障。

  实践十九号卫星上天入地“干大事”——

  在新技术试验方面,卫星在轨开展了微重力氢气制备技术、低频磁通信技术、充气密封舱技术、无线功率传输技术、气动参数测量技术、功能梯度防热材料、低膨胀系数结构等新技术试验。

  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卫星共搭载了合金熔体扩散行为研究、非晶合金结构及表面原子动力学、碳纳米材料与器件、固体催化剂材料、口腔医学材料研究、手性药物研究、微生物产药分子学机制研究等空间科学实验载荷。

  在自主可控元器件方面,共搭载了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超高速光通信处理器、高可靠双核处理器等27种国产器件。

  实践十九号卫星未来可期——

  由于新一代返回式卫星平台独特的低阻力、低扰动设计,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可为有效载荷创造高品质的微重力环境以及真空、空间辐射等综合轨道环境,并且完成试验后可及时携带载荷或者样品返回地球,效率高、灵活性高。

  该卫星是一个可实现载荷天地便捷往返、能够提供高品质试验服务的空间试验平台,可广泛服务于空间科学实验、航天新技术验证,以及航天育种、空间制药、空间材料制造等领域,应用与合作前景十分广阔。(记者宋晨)

  • 相关阅读
  • 加快推动智慧民航建设 促进民航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民航业正在迎来又一个百年发展的历史机遇。 今年以来,我国民航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特别是暑运期间,民航...

    时间:10-26
  • 记者去哪儿:接受白泽邀请 奔赴人民网AI之夜

    10月25日晚,一场关于AI的奇幻之夜在人民网初心报告厅上演。《记者去哪儿》栏目接受人民网数字人白泽发出的邀请,与线上线下观众共赴一场与AI中国的约会。 神秘嘉宾惊喜亮相 在人民网AI之夜的活动现场,超写实数...

    时间:10-26
  • 与数智同“屏”共振 赋能屏媒新生态

    “数智融合 赋能屏媒新生态”圆桌论坛。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10月25日,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24媒体融合发展论坛——“数据驱动 创新智媒业态”平行论坛上,来自教育、文化、媒体、技术等领域的嘉宾齐聚一堂,围绕“...

    时间:10-26
  • 你好数据,变革的工具

    “数据驱动 创新智媒业态”平行论坛现场。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当前,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驱动媒体系统性变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10月25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人民网、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

    时间:10-26
  •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数据驱动媒体业态系统性变革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应用,智能化已成为媒体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与必然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数据驱动媒体业...

    时间:10-26
  • 穿梭数字与现实空间 “AI之夜”共话AI赋能千行百业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 (焦磊)跨模态大模型“白泽”在数字世界与人类世界间畅游、数字人苏东坡与观众跨时空实时互动、虚拟人邓丽君现场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10月25日晚,作为2024媒体融合发展论坛的主题活动,...

    时间:10-26
  • 财经观察:丰收答卷上的这项“首次”,背后有何支撑?

    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这是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一组数据。 “截至昨天,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经超过了八成,正在由前一阶段时间的丰...

    时间:10-26
  •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加快释放 为经济回升向好注入强劲动力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 (焦磊)10月25日,商务部召开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工作进展及各地经验做法。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指导...

    时间:10-26
  • 绘说现代化丨中国农业 “大”有可为

    广东茂名的荔枝、山东枣庄的石榴、福建东山的海鲜干货和渔获产品......我国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9万家,今年1月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8.7万亿元。《绘...

    时间:10-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