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提供全方位投融资服务 资本市场助力央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024-10-31 00:43: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韩昱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10月29日消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新型工业化》上发表的署名文章指出“切实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数据显示,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取得长足进步,2022年、2023年研发投入连续突破万亿元,约占全国投入的1/3,截至目前,拥有科技人才174万人、国内研发机构5000余个、国家级研发平台400余个,在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卫星导航、核电技术等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央企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关键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领航者。”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不仅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在科技创新方面,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在前述文章中,张玉卓也坦言“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那么,央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堵点、断点在哪里?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周代数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呈现显著的“风险规避”特征。例如,从实践来看,出于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量,国有企业在研发阶段对于“颠覆性创新”方面的科技投入不足,更多资金投向了渐进性、微创新领域;在转化应用阶段,对首台(套)、首批次应用等较为谨慎,成果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不畅。

谈及如何应对上述问题,宋向清表示,一方面是要处理好当前和短期利益与未来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为了当前利益而忽视甚至牺牲由创新驱动而形成的潜在的巨大的长期效益。另一方面,要统筹处理好资本逐利性和创新风险性等矛盾,协调好央企当期经营、研发投入、未来增长、专利和品牌增值等关键环节的衔接关系,让创新成为央企打造新质生产力、构建产业新生态、强化市场新动能的核心支撑。

朱华雷认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应包括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建立培养专业的人才机制,是央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点。此外,资本市场也可在支持央企科技创新方面发力,例如,可以为央企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为央企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以支持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

宋向清建议,在支持央企创新发展方面,资本市场可提供全方位投融资服务,为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包括种子基金、风险投资、创投资本等多元化的、全方位的投融资服务,帮助企业分散风险。同时,建立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长效机制,支持央企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融资,加速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助推数字化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增强融资工具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适配性。此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业务投入,优化监管考核,鼓励证券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承销业务投入,鼓励中长期资金加大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投资,引导降低融资成本。

  • 相关阅读
  • 华昊中天(2563)获超额认购 百惠担任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

      10月31日早上,北京华昊中天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昊中天”),股票代码2563.HK,以每股定价16港元,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这次的IPO上市流程,由百惠金控团队担任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

    时间:10-31
  • 业内聚焦推进会计诚信建设 助力新会计法贯彻实施

    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车柯蒙)10月29日至30日,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联合财政部会计司、财政部监督评价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政部会计财务评价中心和中国会计学会,在北京举办第四届“会计诚信与高质量发展论...

    时间:10-31
  • 产学研深度融合 点燃科技产业化新引擎

    近年来,我国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着力打通打破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紧密连接。 此前,科技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

    时间:10-31
  • 2023年海洋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高质量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王绍绍)10月31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在202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发布了《2024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据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是对一定时期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

    时间:10-31
  • 国家能源局: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实现新突破

    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王绍绍)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在会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家能源局统筹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稳...

    时间:10-31
  • 国家能源局: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2.1亿千瓦 同比增长21%

    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王绍绍)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在会上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国家能源局统筹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时间:10-31
  • 国家能源局:截至9月底 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1.6亿千瓦

    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王绍绍)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在会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家能源局持续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有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依靠科...

    时间:10-31
  • 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如何?最新报告来了

    本报记者 刘萌10月31日,中国贸促会召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孙晓介绍了前三季度全国贸促系统商事认证数据、外资企业对我国营商环境感受等内容。图为发布会现场 摄影/刘萌前三季度全国贸促系统累...

    时间:10-31
  • 工信部修订印发《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本)》 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

    本报讯 (记者郭冀川)为进一步优化水泥玻璃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市场供需动态平衡,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10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本)》(下称《实施...

    时间:10-31
  • 逸安启首批超充站正式投入运营

    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栗翘楚)日前,由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50:50股比成立的合资公司——北京逸安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高端超充品牌逸安启,同时宣布首批逸安...

    时间:10-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