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31个省份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揭晓近六成高于“全国线”

2024-10-31 23:46: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孟珂 韩昱

10月31日,青海省统计局网站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青海省生产总值绝对额为2741.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至此,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已全部揭晓。

各地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表现如何?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中哪些亮点?《证券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解读。

8个省份前三季度GDP

均超4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GDP为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从增速看,西藏、重庆、甘肃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前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速高于全国水平(4.8%),其中,西藏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达到6.2%,位列第一位。重庆和甘肃均为6%,并列第二,随后是内蒙古,为5.8%。13个省份前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速低于全国水平。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三季度,半数以上省份GDP同比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反映出多数地方经济加快回暖,对全国经济恢复向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增速上看,中西部省份表现更为突出,西藏、重庆、甘肃等地增速较快,体现出“盘子小”“增量快”的特点。

从总量看,广东前三季度GDP达99939.18亿元,接近10万亿元大关,稳居全国榜首。紧随其后的江苏也站上9万亿元,前三季度GDP达97744.3亿元。山东和浙江分列第三位和第四位,GDP均超过6万亿元。整体看,共有8个省份前三季度GDP超过4万亿元。

东源投资首席分析师刘祥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部分省份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能够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广东、江苏等经济大省稳居全国GDP总量前列。首先,因其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产业基础雄厚,能够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其次,丰富的人力资源在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上具有优势,区域创新能力强,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强了经济的内生动力。

刘向东认为,从总量看,东部沿海省份仍是“挑大梁”。在经济发展中,这些省份能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其发展动能包括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等产业投资增速较快,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较快等,对支撑经济恢复回暖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赵玲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东部地区如江苏、浙江等省份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使得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区域差异缩小

结构差异仍存

记者在梳理各地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时发现,中西部地区的不少省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较快,正在加速追赶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各地GDP增速前五位分别是西藏、重庆、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北(并列),中西部地区省份占比较大。

这些地方的经济表现也颇具亮点。比如,10月24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平表示,前三季度,全区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全国前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位居全国第二,居民物价总体平稳。

赵玲认为,当前南北、东西区域经济差异依然存在,但呈现缩小趋势,差异缩小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和体量上,在创新能力差距以及区域协同发展方面也有明显变化。不过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差异依然较为明显,比如南方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产业结构较为多元化,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电子信息、金融、物流等产业发展迅速,而北方多以资源能源和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展,中西部地区则通过产业转移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如四川、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等发展迅速。

谈及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刘祥东认为,要加强区域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需要持续加大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继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升级的相关政策,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吸引更多内外部投资。

刘向东认为,今后要进一步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带动作用,遵照市场机制推动产业转移,引导各地区各类产业有序转移和高质量发展,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竞相发展新格局。

  • 相关阅读
  • 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出一批消费领域新政策

    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孙红丽)国务院新闻办1日就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关消费月活动情况举行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活动+政策”双轮驱动,是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以下简称“消费月”...

    时间:11-01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成效如何?商务部解答

    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孙红丽)国务院新闻办1日就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关消费月活动情况举行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党中央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商务...

    时间:11-01
  • 商务部:中国国际精品消费月将大力推进首发经济

    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孙红丽)11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关消费月活动情况。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把打造精品首发季...

    时间:11-01
  • 首个中国国际精品消费月活动11月3日在上海启动

    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孙红丽)国务院新闻办1日就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关消费月活动情况举行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商务部会同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培育建设城市,在11月...

    时间:11-01
  • 5000亿元 央行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黄盛)中国人民银行在10月31日发布公告表示,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此前10月2...

    时间:11-01
  • “天关”卫星发布首批科学成果

    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自2024年1月9日成功发射以来,以其卓越的X射线探测能力,探测到多种类型的暂现天体,并捕捉到几例可能的新类型暂现源,成...

    时间:11-01
  • 推动外汇领域对外开放 跨境投融资便利化试点扩大

    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10月31日发布消息表示,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将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试点和银行直接办理外债登记试点的地区扩大至天津市、安徽省、山东省...

    时间:11-01
  • 《世界开放报告2024》媒体吹风会在京召开

    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记者王绍绍)10月31日,《世界开放报告2024》媒体吹风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张宇燕和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崔卫...

    时间:11-01
  • 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 住房租赁成盘活存量新方向

    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许维娜)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至关重要。“我们成立用地专班和招商引资专班,建立低效用地、低效厂房数据库,以‘一块一档’‘一企一策’开展精准盘活,保障土地可以实...

    时间:11-01
  • 六大商业银行11月1日起实施存量房贷利率新机制

    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黄盛)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商业银行日前发布公告表示,将从11月1日起,陆续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实行新的定价机制。这也意味着中国人民银...

    时间:11-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