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坚定不移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

2024-11-08 00:30: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田鹏 毛艺融

11月7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02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开放作出一系列部署,明确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便利性,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李明表示,中国证监会将落实好中央部署,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落实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举措,提升A股投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

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贸易、地缘政治形势愈加复杂,全球金融市场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变革。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国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持续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努力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李明表示,中国证监会始终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为国际投资者打造良好投资环境。

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为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今年4月份国务院出台新“国九条”,中国证监会认真抓好落实,会同相关方面就发行上市准入、上市公司监管、退市、行业机构监管、交易监管、稽查执法等出台政策文件,系统制定修订了50多项制度规则,形成了“1+N”政策规则体系。

从当前来看,一批重点措施正在紧锣密鼓地落实,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例如,发行上市方面,更加突出“硬科技”特色。上市公司方面,围绕分红、回购、退市等方面出台若干政策措施,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加强投资者保护,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3600多家公司披露2023年度分红方案,较去年同期增长11%,分红金额达到了2.2万亿元;沪深两市新增披露1345单回购方案,预计回购金额上限合计为1866亿元。

交易监管方面,对程序化交易监管作出全方位、系统化新的规定。监管执法方面,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惩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和违规减持等行为。受益于中国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市场,可投资性持续增强。

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中国证监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李明表示,近年来,中国证监会持续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取得一系列新的进展和成效。

具体来看,市场开放方面,投资端,证监会完善沪深港通机制,扩大交易标的范围,优化交易日历安排,持续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准入条件、扩大投资范围,提高外资参与A股投资的便利性,外资通过QFII和沪深股通持续流入A股市场。截至10月底,沪深股通标的股票数量2788只,市值占A股市场总市值比例超过90%。融资端,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截至10月底,已办结195家企业境外首发上市备案。

机构开放方面,证监会不断提升外资机构来华展业便利度,已取消外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机构在经营范围和监管要求上实现国民待遇。截至10月底,富达等25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花旗银行等5家外资银行在华子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桥水等35家外商独资或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在基金业协会备案。

产品开放方面,证监会推动A股纳入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等国际指数,纳入比例不断提升。中日、中新、深港、沪港ETF互通相继开通并顺利运行,已合计推出24只ETF互通产品。期货期权特定品种开放持续扩大。首家在华外资银行实现参与境内国债期货市场交易。离岸A股衍生品工具供给不断丰富,支持香港推出首个A股指数期货,进一步便利了国际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11月初,首批14家证券公司试点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落地。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李明表示,中国证监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努力打造外资“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良好局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作出系统部署,释放出很多新的改革开放信号。李明表示,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落实好中央部署,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落实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举措,提升A股投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便利跨境投融资,扩大沪深港通投资标的范围,优化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支持推出更多跨境ETF产品,拓展存托凭证互联互通,拓宽境外上市渠道,扩大期货市场开放,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鼓励和支持更多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展业,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持续强化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机制,推动解决外资关切与合理诉求,加强开放条件下资本市场监管和监管能力建设,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总体看,随着近期各方面落实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打出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陆续落地见效,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到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参与分享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红利。”李明表示。

  • 相关阅读
  • 科技赋能医疗创新 新一代放疗成果亮相科博会

    人民网北京11月8日电 (焦磊)随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不断实现重要突破。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上,长虹中玖闪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

    时间:11-08
  • “一片美”变“处处美”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广大农民群众根本福祉,事关美丽中国建设。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

    时间:11-08
  • 2024年意大利米兰国际两轮车展览会:布雷博前沿制动解决方案全新亮相

      作为高性能制动系统的全球领导者,布雷博在2024年意大利米兰国际两轮车展览会上展示其最新创新成果。布雷博一系列新产品亮相本次展会,包括为超级运动摩托车打造的PRO和PRO+套件,以及Distincta®制动器和离合器...

    时间:11-08
  • 默沙东田安娜:期待将更多创新药品和治疗方案带到中国

    人民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杜燕飞)“在中国32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中国的开放,与中国共同成长,也受益于中国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可以让我们将更多创新药品和治疗方案带到中国。”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

    时间:11-08
  • 欧姆龙健康医疗陈祎晓:以数智化赋能慢病管理 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人民网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许维娜)11月7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期间,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祎晓分享了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洞察和展望。 陈祎晓表示,中国庞...

    时间:11-08
  • 大卫·菲利普·希斯卡: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生命健康领域取得新突破

    人民网北京11月8日电(记者乔雪峰、任妍)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期间,赛诺根亚太公共事务总监大卫·菲利普·希斯卡做客人民网与进博局联合主办的《进博会客厅》访谈节目时表示,进博...

    时间:11-08
  • 首发首展超50% 海尔盈康一生携新品亮相进博会

    人民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栗翘楚)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召开。凭借其创新的活力、庞大的市场潜力和高效的产业联动效应,进博会成为全球高端技术、前沿产品和创新解决方案的汇聚...

    时间:11-08
  • 前三季度新设“四新经济”民营企业271.8万户

    本报讯 (记者寇佳丽)11月8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民营企业发展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向“新”力。民营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截至2024年...

    时间:11-08
  • 2024进博观察|“老友”汇“新朋” 共向新未来

    进入11月,上海再次迎来“进博时刻”。 首次设立新材料专区,升级打造创新孵化专区,展示40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近年来进博大门越开越大、越办越好,持续吸引全球智慧力量汇聚于此,不断释放向“新...

    时间:11-08
  • 加速转型升级 我国畜牧养殖装备逐步走向智能化绿色化

    人民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李栋)日前,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了解到,当下,我国畜牧业加快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型升级,畜牧养殖装备正逐步走向智能化绿色化。 据悉,近年来,我国畜牧设施装备总量持续增长...

    时间:11-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