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财税政策不断优化 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4-11-10 23:14: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韩昱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2024年11月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会上介绍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有关政策情况,并答记者问。

除宣布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政策外,蓝佛安还明确了两项围绕房地产领域的重要增量政策。蓝佛安表示,目前,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近期即将推出。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财政部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细则,推动加快落地。

“财政部即将推出的税收政策和专项债券支持措施,旨在通过减轻房地产行业的税负和提供资金支持来激活市场。”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预计这些政策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包括提振市场信心、加速资金回流至房企,以及稳定房价预期等。

事实上,在10月12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蓝佛安介绍的将在近期陆续推出的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中,就包括“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财政部与相关部门同向发力,聚焦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不断优化财税政策,推动房地产行业回归平稳健康发展轨道。”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财政部正在抓紧研究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下一步,还将进一步研究加大支持力度,调整优化相关税收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从目前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来看,包括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和个税政策都存在积极调整空间。”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其直接影响是降低房东和房企的税费成本,对于房屋交易和开发成本降低具有积极作用。

从围绕专项债券的政策看,一方面是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另一方面是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

严跃进认为,这实际上明确了专项债券在“优化存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回收闲置存量土地和进而转为土地储备方面,主要包括两类土地,即安置房闲置用地、房企未开发用地。其对于缓解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领域、出险房企土地库存项目方面的风险具有积极作用,也有效改善了2025年的土地储备结构和供地结构。

严跃进进一步分析,目前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两类金融工具已经积极落实,专项债券的加入将有助于土地和房屋库存消化,促进供求关系平衡。

于晓明认为,通过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可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满足不同层次的居住需求,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这些举措不仅短期内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回稳,而且从长远看,将有助于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 相关阅读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谭小芬:中国财政政策空间比较大

    本报记者 吴晓璐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明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谭小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时间:11-11
  •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何青:专项债扩围是激活市场、稳定增长的关键

    本报记者 吴晓璐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明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投向领域,提高用作资本金的比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何青在接受《证券日报...

    时间:11-11
  • 国资央企研发投入连续两年超1万亿元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本报记者 杜雨萌 韩昱“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亟待破解。”11月7日,国务院国有...

    时间:11-10
  • 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本报记者 刘琪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了前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对下阶段货币政策进行了展望。《报告》提出,下阶段,将坚...

    时间:11-10
  • 新朋老友纷至沓来觅商机 “进博故事”续写新篇章

    本报记者 谢岚 见习记者 梁傲男11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圆满闭幕。为期6天的展期里,企业集中签约“进货”,参展商更是收获满满,“大单”频传成为现...

    时间:11-10
  • 财经热点|明年稳增长政策力度有望升级 市场热议三大看点

    本报记者 吴晓璐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用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政策,为地方政府腾出空间更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在当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了后续...

    时间:11-10
  • 12月1日起民航旅客运输服务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

    本报讯 (记者韩昱)11月9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继铁路客运领域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后,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民航局联合对外发布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在我国民航旅客运输服务领域推...

    时间:11-10
  • 财政政策“诚意足、力度大” 有望推动长期风险偏好回升

    本报记者 吴晓璐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简称“议案”)的决议。议案提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压实地方主...

    时间:11-09
  • 0.3%!CPI数据发布

    本报记者 孟珂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看下降0.3%,同比上涨0.3%;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9%。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

    时间:1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