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专家热议如何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

2024-11-11 20:26:0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韩昱

据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网站11月11日消息,11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23年10月份以来金融工作情况。在下一步工作考虑中,潘功胜明确“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其中提到“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

事实上,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以及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央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即7天期回购操作利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并影响存贷款利率,进而促进消费和投资,提升社会总需求,支持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政策利率的传导情况如何?在11月8日央行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题为《维护竞争秩序 改善政策利率传导》的专栏文章(以下简称《文章》)指出,总的看,我国政策利率能够有效传导,但不同市场的传导效率存在差异。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基本与政策利率同向同幅波动,但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调整幅度存在较大偏离。

央行数据显示,2019年8月份至2024年8月份,7天期逆回购利率累计下调0.85个百分点,3个月期同业存单收益率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下降约0.9个百分点。同期,1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累计下降0.9个百分点,而银行贷款平均利率降幅为1.9个百分点;定期存款平均利率的降幅则仅为0.5个百分点。

存贷款市场的利率传导效率不足,原因几何?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信贷市场存在过度竞争、以价换量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存款定期化现象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存款利率下调的效果。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存贷款市场的利率传导效率不足,主要是因为银行竞争“激烈”,导致贷款利率下降迅速,而存款利率却难以同步降低。这种状况也是由于银行对存款的过度依赖,以及贷款市场上有效需求的不足导致的。

《文章》指出,存贷款市场的利率传导效率受损影响调控效果,制约货币政策空间。当前经济运行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但进一步降息面临着净息差和汇率内外部双重约束。央行已采取多项措施疏通利率传导机制,稳定银行净息差,包括规范存款市场利率定价行为,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对异地存款、结构性存款、协定存款等进行自律管理;建立存款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引导银行以科学有效的定价机制促进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等。

范若滢建议,未来改善政策利率传导,需要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机制。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框架,研究适当收窄利率走廊的宽度,向市场传递更加清晰的利率调控目标信号。更好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维护理性有序竞争秩序。

那么,在年内剩余时间,央行降息的前景如何?于晓明认为,鉴于当前经济需要更多的逆周期调节,但降息操作受到银行净息差和汇率的双重限制,央行在降息决策上或较为谨慎。可能会优先考虑使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经济支持和金融稳定,而不是简单降低利率。

范若滢认为,今年降准概率大于降息。一是经济恢复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需要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二是随着财政政策加大化债力度,未来债券供给将明显增加,需要货币政策给予配合。三是进一步降息面临银行净息差和人民币汇率压力的约束。

  • 相关阅读
  • 在“科技·新财富”战略引领下 做好“五篇大文章”的探索实践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着重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

    时间:11-11
  • 潘功胜最新报告,事关下一步金融工作!

    本报记者 刘琪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于2024年11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就2023年10月以来金融工作情况,潘...

    时间:11-11
  •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财政部网站11月11日消息,为进一步加快转移支付预算执行进度,提高地方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财政部于近日发布通知,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566亿元。其中,住房保...

    时间:11-11
  • 借助进博会“淘”全球好物 电商按下品牌入驻服务“快捷键”

    11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圆满闭幕。来自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汇聚上海,通过举办124场新品发布活动、展示176项前沿科技产品、达成合作意向近600项。几天来,采购商的“购物车”收获满满。...

    时间:11-11
  • 可持续贸易不断深化 共筑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全球气候变局下的可持续贸易”分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和全球化智库(以下简称CCG)共同承办,为共同应...

    时间:11-11
  • 首发经济,不只是一场消费盛宴

    想要感受首发经济的脉动,不妨来进博会走一走。 萌动听诊式胎儿监护仪、米其林月球探测车轮胎、佳沃猫山王鲜食榴莲……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品发布台上,每隔15分钟,就会有一件或者多件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

    时间:11-11
  • 从进博会四个“新”看未来生活新趋势

    智能动力鞋助人“健步如飞”,“空中的士”走进现实……第七届进博会上,从“小而美”到“高精尖”,衣食住行各类好物集中亮相。透过这些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新风尚,未来生活新趋势清晰可见。 新产品:首发首展秀出生活...

    时间:11-11
  • 家电销售领跑“双十一”,以旧换新撬动力凸显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邹多为 胡旭 丁乐)随着“双十一”大幕开启,线上线下共掀消费热潮。今年的“购物车”里,家用电器成为“显眼包”,高居各大平台销售额排名榜首。 优惠叠加,市场热度攀升 这两天,广州市民邓女士带着父...

    时间:11-11
  • 从“双十一”跨境包邮看电商新风尚

    今年“双十一”,包邮的风吹到了海外。 从一日大促的狂欢冲刺,到战线足月的促销长跑,这个颇具气象的消费“节日”已迈入第16个年头。人们不禁要问,“双十一”还能“加载”出什么新内容? 如果将视角对准跨境市场,会发现另一番...

    时间:11-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