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航展飞出航空市场新高度(经济聚焦)

2024-11-18 06:30:00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从大国重器到智能装备,从绿色技术到低空经济,第十五届中国航展集中展示了我国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搭建起国内外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据统计,本届航展交易额达2856亿元,签约涉及飞机1195架,飞机数量创新高。

  

  新换装的“八一”飞行表演队炫技长空、C909与C919飞机“同框”展出……伴随着各类飞机的轰鸣声,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展”)于11月12日至17日在广东珠海举办,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家企业展演了“空、天、海、陆”各领域的尖端设备,飞出了航空市场的新高度。

  装备首发首秀,展现中国科技创新成果

  漂移过弯、360度回旋、高速对冲……位于珠海市斗门区的航展第二展区,云洲智能公司4艘无人艇上演的“水上芭蕾”,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据了解,本届航展首次实现“一展多地”,一大批“高精尖”产品首发首秀,全方位展示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创新成果。其中珠海国际航展中心启用13个展馆,室内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23万平方米,地面装备动态演示区12万平方米。航展第二展区面积33万平方米,金凤台观演区面积16.8万平方米。

  大国重器集中亮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馆内,260余项展品让人目不暇接。在商业空天展区,观众围着一款黑白相间的飞机模型拍照,这是近日刚公布的“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模型。“昊龙”总设计师房元鹏介绍,这是企业自主设计研制的一型带翼低成本空间站货物运输飞行器,能实现可重复、高频次发射,将大幅降低全寿命周期使用成本。“目前已完成‘昊龙’的方案设计,正全面开展工程研制,力争早日实现首次空间站货物运输任务。”房元鹏说。

  嫦娥六号探测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航天科技集团此次展出近200项科技成果,75%属首次亮相。展区一角,全球首颗静止轨道微波气象卫星模型引人注目。“经过多年攻关,我们突破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这款卫星能实现对云雨大气及其内部结构的全天时、全天候、高频次三维探测。”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杨之浩介绍,卫星预计于2026年前后发射,将在防灾减灾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智能装备获得普及。

  本届航展,各型智能无人装备尽展绝活,成为一大看点。“智能装备及指挥控制系统的应用,为我们插上了信息化、数字化、无人化的翅膀。”兵器工业集团航展发言人程子恒说。

  绿色技术加快应用。

  今年中国航发带来的67款展出产品中,近半数是首次亮相,不少绿色产品令人印象深刻。展馆门口,摆放着CJ2000、CJ1000A两款国产发动机。“它们分别用于双通道远程宽体客机和单通道飞机,具有低排放、低噪声、低油耗等特点。”中国航发新闻发言人杨松说。

  国航展出了一套飞机地面燃油交输系统。据介绍,该系统具有减少资源浪费、低碳环保的特点,投用5年来已交输燃油约780吨,节约成本约1500万元。航展期间,南航联合相关单位发布了《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路径研究报告》。南航集团副总经理吴颖湘说,公司将持续探索航空节能减排解决方案,为交通绿色低碳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产品丰富多样,助力低空经济蓬勃发展

  航展开幕前夕,一场特别的海鲈拍卖会在珠海举办。一架无人机飞至深远海养殖平台,装载300斤海鲈,仅10分钟后就送达拍卖现场。开箱一看,鱼儿依然活蹦乱跳。

  随着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本届航展专门设立了低空经济馆。除了新产品和新应用场景展示,航展还举办多场论坛、展演、签约等活动,为低空经济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展台中央,一架蓝白相间、造型科幻的倾转旋翼机转动“翅膀”,引来众人围观。“这是我们研发的首款6吨级倾转旋翼飞行器,载人、载物两用,最大起飞重量6吨,以直升机模式起降,无需机场跑道,巡航时旋翼倾转为固定翼模式,飞行距离达4000千米。”联合飞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田刚印说,大航程、高速度、大载重的低空飞行器,在商务出行、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领域有很大应用空间。

  除了飞机,还有飞艇。11月12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研制的“祥云”AS700载人飞艇传来喜讯,公司与多家航空、旅游机构签下10架购艇订单和160余架意向订单。集团副总经理何胜强介绍,今年以来,企业产品在低空经济领域表现出色,“我们将加快ARE—3000型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等新一代装备研制,推动更多成果转化和商业应用。”

  当前,低空飞行器规模快速增长,如何科学有效管理成为热议话题,航展上一些企业也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航天科技展区的一块沙盘上,货运无人机、电力巡检无人机、治安巡逻无人机等模型在城市中繁忙穿梭。“众多航空器之所以能有条不紊地运行,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数字大脑’。”航天科技集团九院旗下飞鸿公司总经理陈建国说,公司研发的“鸿栅”无人自主任务管理系统可以接入多种无人系统,实现跨域、跨平台管理。

  此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了“光箭”“天盾”系列低空安防装备,可用于保护机场、仓库、油田、变电站等重要设施。海格通信推出“天腾”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运用时空网格化技术将空域、航路、设施等数据绘成一幅立体画卷,能提供飞前、飞中、飞后全流程服务。中国电科展示了“天牧”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支持对10万架次以上规模的航空器实时监测。

  搭建合作平台,国内外企业看好中国航空市场

  作为世界五大航展之一,中国航展不但是国内外新装备、新技术、新应用的展示窗,也是航空航天企业深化合作、开拓市场的大舞台。据介绍,本届航展交易额达2856亿元,签约涉及飞机1195架,飞机数量创新高。

  超过100亿元!11月13日,来自中航无人机、白鲸航线等10家企业的客户代表与中国航发集中签约,签订了1500余台航空发动机的意向采购合同和合作协议,总金额超100亿元。“这是中国航发历史上签约台份最多的国产民用航空发动机总订单。面对通用航空市场需求,我们积极布局涡轴、涡桨、混合动力等产品谱系,后续将加速系列化、产业化发展,为我国通航产业注入强劲动力。”中国航发副总经理王之林说。

  C909、C919均获新订单!本届航展上,海航、多彩贵州航空等与中国商飞签署了数十架C909、C919客机订单。根据中国商飞最新市场预测,未来20年,我国航空运输市场将接收喷气客机超9000架。

  中国航空市场的大机遇,也吸引了众多海外客商。据了解,本届航展的境外展商数量比上届增长104%,俄罗斯、法国、美国、沙特阿拉伯、意大利等国以展团形式参展,欧洲空客、巴西巴航工业等世界知名航空企业纷纷前来合作。

  目前,中国已成为空客在全球范围内的最大单一国别市场。空客预测,未来20年中国市场所需的新客机和货机将占同期全球总需求的20%以上。航展期间,空客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涵盖创新研发、工业合作等多个领域。空客中国首席执行官徐岗说,公司将继续深化在华布局,助力中国航空业高质量发展,并为全球航空业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通用电气航空航天首次以独立品牌身份亮相航展,其与相关合资公司同多家国内航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收获订单近19亿美元。通用电气航空航天全球副总裁向伟明说:“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将一如既往地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继续拓展在华航空发动机维修网络,增加生产制造领域投资,助力中国民航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8日 10 版)

  • 相关阅读
  • 2024年全国守信纳税人达4127万户 比2023年增加378万户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国家税务总局消息,合规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只有依法合规经营,企业才能行稳致远。依法诚信纳税是企业合规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税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税收法治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依法诚...

    时间:11-18
  • 金融专家聚焦雄安新区发展 共话新质生产力与金融市场创新

    本报讯 (记者张晓玉)11月17日,2024投融资论坛在雄安新区隆重召开。论坛期间,举办了主题为“求新谋质:共话金融市场与新质生产力”的圆桌论坛,论坛由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刘宾教...

    时间:11-18
  • 赵全厚:化债工作思路的四个根本性转变

    本报讯 (记者张晓玉)“实施这样一次大规模置换措施,意味着我们化债工作思路作了根本转变。一是从过去的应急处置向现在的主动化解转变,二是从点状式排雷向整体性除险转变,三是从隐性债、法定债‘双轨&r...

    时间:11-18
  • 财政部发布最新数据!

    本报记者 韩昱11月18日,财政部发布《2024年10月财政收支情况》,财政部答记者问(下同)时介绍,10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5%,增幅继续回升。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8%,年内首次正增长,当月税收收入运行出现...

    时间:11-18
  • 国家邮政局: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 年人均收快递超100件

    本报记者 寇佳丽11月18日,记者获悉,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中国快递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显示,就在2024年11月17日16时29分,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大关。据国家邮政局介绍,今年第1500亿件快件出现在甘肃...

    时间:11-18
  • 《中关村企业年度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

    本报讯 (记者李乔宇)2024年11月15日,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中关村智库正式发布“中关村企业年度报告”之《中关村企业年度发展报告(2024)》。这也是继《中关村新三板企业成长力报告》《中关村上市公司...

    时间:11-18
  • “买全球、卖全球”!义乌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

    本报记者 杜雨萌11月18日10时18分,一趟满载110个标准箱日用百货、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等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铁路义乌西站(以下简称义乌西站)驶出,驶往逾1.3万公里外的西班牙马德里。当天,义乌中欧班列迎来开行十...

    时间:11-18
  • 我国快递年业务量突破1500亿件 彰显中国经济活力

    记者从国家邮政局获悉,2024年11月17日16时29分,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大关。今年第1500亿件快件是一箱花牛苹果,由甘肃天水发往重庆。 年人均收快递超100件,平均每秒产生5400多件快件,最高日业务量超7.29亿件,月...

    时间:11-18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入驻金融机构近3000家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是部署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数字工信”系统下的公共服务平台,主要用于汇聚金融资源、对接产融信息、帮助企业融资,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政策引导、融资对接、咨询培训、智能评价等服务。  平台紧扣...

    时间:11-18
  • 打通金融惠企利民“最后一公里”(财经观)

      从供需两端入手,畅通银企对接渠道,提高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和意愿,实现银企良性互动    金融监管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部门和银行机构共同参与;区县层面成立工作专班,一手牵企业、一手牵银行……近期,支持小微...

    时间:11-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