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财经观察:基础设施投资提速为经济发展添动力

2024-11-20 09:22: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基础设施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催化剂。随着“两重”“两新”等政策的持续推进,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迎来了显著回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10月份,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3%,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份以来的首次回升。这一增长不仅反映出政策效应的持续显现,也为下一步整体投资上行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安排体现“两重”性质和国家意志的重大项目1465个、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7000亿元,支持沿江高铁、东北高标准农田建设、“双一流”高校、城市地下管网、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三北”工程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透露,用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全部下达到项目和地方,将抓紧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加快建设,争取在年内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进入第四季度,各地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北京市级层面提前下达2025年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主要聚焦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重点基础设施等领域;

山东聚焦推动设备更新项目落地,统筹推动6570个设备更新储备项目,加快建设680个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培育增长新动能;

四川省举行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共推进项目1823个、计划总投资7800多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额最大,占比达46.4%;

10月12日,上海浦东新区一批总投资约416亿元的重大建设项目开工,包括科技产业类、城市基础设施类、社会民生类和生态环境类等项目共20个;

……

“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以及近期地方政府化债工作的推进,地方政府在加强基础设施的能力方面会继续得到提升。”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举行的“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展望未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带动整体投资上行,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 相关阅读
  • 相约乌镇峰会 共话“智能向善”

    2024年初冬,“乌镇时间”再次开启。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相聚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坐而论道、共商大计。 今年,人工智能成为热议焦点。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这一技术在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

    时间:11-20
  • 乌镇“网事”| 在乌镇,寻找最有趣的AI“搭子”

    聚焦人工智能,共探数字未来。11月19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盛大开幕。今年,哪些展位吸引了最多游客前来打卡,哪些展品让人连连惊呼?本期《乌镇“穿越”记》带你一睹为快。 策划、出镜:王仁...

    时间:11-20
  • 今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呈现三大特点

    本报记者 韩昱2024年,经全国人大批准,财政部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9万亿元,为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年。加上2023年结转的1000亿元,财政部下达各地2024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达4万亿元。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

    时间:11-19
  •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持续增多

    本报记者 杜雨萌“9月份我国多项经济指标边际改善,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进一步好转,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持续增多。”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国家发展改革委11...

    时间:11-19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支持在华外资机构更加全面深入参与中国金融市场

    本报记者 刘琪11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近年来,香港金融业充分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一得天独厚的优...

    时间:11-19
  • 财政部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本报讯 (记者韩昱)财政部11月19日发布的《国债业务公告2024年第183号》显示,财政部于2024年11月19日开展了国债做市支持操作,操作券种为2024年记账式附息(十六期)国债、2024年记账式附息(十九期)国债;期限分别为3年、...

    时间:11-19
  • 见证活力 今年第1500亿件快递如何诞生?

    2024年11月17日16时29分,我国今年第1500亿件快递正式诞生,这件快递一箱花牛苹果,17号从天水网点发出,18号下午抵达重庆转运中心,19号上午到达重庆解放碑网点,并送到了消费者牟女士的手中。 当得知自己是今年第1500亿件快递...

    时间:11-19
  • 乌镇“网事”|共探数字未来 看AI如何管理AI

    面对呼啸而来的人工智能浪潮,如何守护我们每个人的“专属IP”?“AI换脸技术”“AI换音技术”迅速发展,“换脸诈骗”如何防范?带上3D面具,眨眨眼、摇摇头就通过网贷平台把钱转出去?当无数个人信息汇聚到政务平台上,我们的...

    时间:1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