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提振消费 要解决让老百姓有钱的问题

2024-12-15 21:52:0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杜雨萌

12月14日,“新质职场·重构生长”2024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暨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便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背后,主要即依靠创新驱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论坛上表示,在创新驱动过程中,关键点就在于人才的素质,所以,提升人力资本已成为重中之重,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本。

刘世锦表示,目前消费分为生存型消费与发展型消费。其中,发展型消费能提升人力资本,进而推动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而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又能带动发展型消费,如此就形成了国民经济运行的新循环,进而推动中国进入高收入阶段并持续稳定增长。总的来说,这种国民经济运行的新循环核心,就是提升人力资本。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出席会议并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的内外环境充满挑战,周期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相互叠加,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并存。从2025年来看,我国经济仍面临着若干困难,包括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很多等。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九个重点任务中,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置于首位。

在姚景源看来,提振消费,要解决让老百姓有钱的问题。对此,他给出三条解决路径:即增加薪酬、增加就业、提高存量财富的增加值。姚景源建议,后续政府层面可进一步增加对企业的补贴力度。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就《如何走出需求不足》发表演讲时,深入分析了信心预期偏弱的根源。他指出,信心预期偏弱的根本原因在于支出水平的下降,支出水平又与收入水平紧密相关。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社会整体支出水平的下降将导致政府税收减少、企业利润下降和居民收入减少,市场需求不足会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表现为市场失灵,并可能导致经济进入负向螺旋循环。

张斌认为,打破经济进入负向螺旋循环,最有效的手段是实施逆周期政策。经过国内外多次实践验证,降低利率和政府举债扩大支出是成熟且有效的方法,能有效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这些措施能够对居民、企业和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产生显著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举行期间,2024年度最佳雇主各奖项也逐一揭晓,包括年度最佳雇主TOP30、年度最受女性关注雇主TOP10、年度最受大学生关注雇主TOP10、年度最具社会责任雇主TOP10、年度最具发展潜力雇主TOP30等奖项。

  • 相关阅读
  • 刚刚,多项重磅数据出炉!

    本报记者 孟珂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组合效应继续释放,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积极变化进一步增多。在当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

    时间:12-16
  • 国家能源局明确2025年能源工作十大重点

    本报记者 杜雨萌12月15日,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情况,谋划2025年重点工作。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表示,明年和“十五五”时期是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

    时间:12-16
  • 打好“组合拳” 助力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本报记者 寇佳丽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回望即将过去的2024年,提振消费一直是宏观经济政策施力的重点之一。7月30日召开的中共...

    时间:12-16
  • 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 加速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本报记者 田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这为我国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明了一条系统且具有前瞻性的实践路径。接受《证券...

    时间:12-16
  • 四部门发文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本报讯 (记者郭冀川)12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中小企业数...

    时间:12-14
  •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本报记者 韩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在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更加积极&...

    时间:12-14
  • 明年降准降息力度或进一步加大 金融工具创新值得期待

    本报记者 刘琪继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后,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对此进行更为细化的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

    时间:12-14
  • 两部门: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本报讯 (记者韩昱)财政部网站12月13日消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的《关于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显示,自202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在缴费...

    时间:12-14
  • 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1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9.4万亿元

    本报记者 刘琪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1万亿元。截至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4.68万亿元,同比增长7.7%。从11月份...

    时间:12-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