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再升级

2025-01-06 09:33:27

来源:经济日报

  2024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进一步升级〈自由贸易协定〉的议定书》(简称《议定书》)正式生效实施。这是自2008年10月中国和新加坡签署自贸协定,以及2011年7月和2018年11月分别签署修改和升级自贸协定的议定书后,两国为进一步深化在经济等领域合作关系,促进经贸等领域合作更上一层楼而升级的最新版自由贸易协定。

  中新自贸协定是中国与亚洲国家签署的首个全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最新升级版《议定书》主要呈现了五方面的变化与亮点:

  一是确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升级前,中新双方采取正面清单方式,对正面清单列举的领域承担开放的国际义务,对未列举的领域不作开放承诺。升级后,除负面清单明确列出的禁止或限制性领域外,对方企业可从事其他所有服务贸易和投资活动,享受与本国国民相同的待遇,双方不再设置其他障碍。

  二是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新加坡承诺对绝大多数制造业领域不设限制。在建筑服务、专业工程等领域,新加坡取消对专业人员持股比例和控制权等方面的限制,同时还在环境保护、海运等多个领域作出高水平开放承诺。中国根据国内最新开放成果,对制造业领域限制总体“清零”,并在货物运输、陆上石油开采、分销以及医疗等广泛领域作出更开放承诺。

  三是注入更大的开放确定性。除部分需保留政策灵活性的领域外,双方对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作出了“棘轮”承诺,要求双方将现行法律法规及限制性措施列入负面清单,未来相关领域如出台新的法律法规,不能施加更多限制,且如果相关领域新的法律法规作出了更开放的规定,则开放措施自动成为协定约束性承诺的一部分。

  四是提供更高的政策透明度。除部分需保留政策灵活性的领域外,负面清单列出影响双方服务和投资领域的全部限制性措施。双方服务提供者和投资者可在负面清单中获得相关信息,最大程度解决两国企业对彼此政策措施不熟悉、不了解的痛点,减少各自企业赴对方投资兴业的难度障碍和困惑疑虑,从而有力提升两国的营商环境水平。

  五是拓展新兴互利合作领域。双方在《议定书》中推动新兴领域合作。例如,在电信服务方面,双方承诺在频谱、号码分配、使用、转售,公共电信网络接入和互联互通,以及携号转网等方面给予非歧视待遇,将有力促进两国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议定书》还为两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互利合作搭建了平台,双方将加强数字经济领域交流对话,深入推进包括电子支付、数字身份、数据流动、单一窗口、智慧城市等在内的新兴领域务实合作。

  新版《议定书》的生效,不仅彰显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也让新加坡企业更便于在中国开展投资和贸易活动。新加坡贸工部认为,新中自贸协定将使企业从三方面获益:一是允许新加坡投资者和服务供应商在更自由和透明的规定下,以公平竞争方式在中国开展投资和贸易;二是通过“禁止清单”方式,在默认下让所有行业向投资者开放,除非是特别列出;三是增设新的电信服务章节,为电信监管流程制定更明确规则并提高透明度,促进行业合作以实现创新和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也承诺新加坡投资者在建筑工程、零售和批发、建筑与城市规划服务等22个领域的外资股权将不受限制。

  2025年中新两国迎来建交35周年。中新自贸协定升级版的正式实施,将夯实“中新两国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基础,为两国经贸合作带来新增长点,为地区国家间合作发挥示范性作用,也将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两国与时俱进地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以及维护贸易自由化和多边主义秩序注入新动能。 (经济日报驻新加坡记者 蔡本田)

  • 相关阅读
  • 财政部: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实施期限延长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财政部网站1月6日消息,日前,财政部发布《关于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为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挥财政贴息政策引导放大作用,进一步加力...

    时间:01-06
  • 两部门: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 完善峰谷电价机制

    本报记者 杜雨萌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在新能源消纳困难时段优先调度...

    时间:01-06
  • 政策暖风助推入境游市场繁荣发展

    本报记者 寇佳丽作为提振文旅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国际交流的重要力量,我国入境游市场潜能正不断释放。近日,福建、江苏、天津、贵州等多地发布新政,旨在更好促进入境游市场繁荣发展。例如,1月5日消息,福建省...

    时间:01-06
  • 全球制造业保持平稳趋升态势 亚洲制造业引领全球经济稳定复苏

    本报记者 孟珂1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5%,较2024年11月份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小幅上升,刷新2024年下半年以来新高。2024年,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49.3%,较2023...

    时间:01-06
  • 去年12月份新增信贷有望环比大幅增加 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开门红”可期

    本报记者 刘琪2024年12月份的金融数据即将出炉。在“收官”数据正式发布前,《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和多家机构,对该月金融数据进行前瞻。业界普遍预计,2024年1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将大幅...

    时间:01-06
  • 2024年12月份CPI同比涨幅或持稳 PPI同比跌幅有望收窄

    本报记者 孟珂2024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月度报告即将发布。对此,多位业内专家认为,由于2024年12月份食品及非食品价格涨跌互现,叠加去年低基数效应,CPI同比或持稳,仍将保持温和上涨趋...

    时间:01-06
  • 要素保障支持 城市更新将步入“黄金发展期”

    本报记者 韩昱 张芗逸“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是2024年12月份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这一工作在近期又迎来新动向,1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城市更新关系城市...

    时间:01-06
  • 最高法:做好资本市场司法保障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简称“最高法”)举行2025年首场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从总体要求、依法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保...

    时间:01-06
  • 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加快布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 每年将吸引直接投资约4000亿元

    本报记者 郭冀川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发布,《指引》阐述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概念内涵、发展愿景、总体功能、总体架...

    时间:01-06
  • 四部门:切实做好企业2024年年报工作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财政部网站1月6日消息,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日前印发《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做好企业2024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企...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