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透过硬核数据看中国能源保供“底气” 以绿色能源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1-06 10:24:17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1月5日从中国石油获悉,大庆油田松辽盆地和川渝探区,2024年天然气产量突破60亿立方米,同比增产1.55亿立方米。实现连续14年稳定增长,创历史新高。

  松辽盆地是大庆油田天然气上产的主要产地。面对“动用程度低”“储量动用难”等难点问题,持续攻关致密气效益提产技术,产量首次突破1亿立方米;首次实现页岩油伴生气零散气回收,全年回收伴生气2300万立方米。大庆油田2024年松辽地区天然气产量实现稳中有升,首次达到50亿立方米。

  大庆川渝探区是大庆油田天然气上产的“主要阵地”。技术人员通过精细老井挖潜、创新探井试采,多措并举释放合深4先导试验区产能,打开16亿立方米产能规模上产新局面,天然气产量实现“7连增”。2024年,大庆川渝探区年同比增产1.3亿立方米,产量首次突破10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开发事业部党总支书记赵云飞称:“今年天然气产量突破60亿立方米给我们增添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气。2025年,大庆油田将实施气田“挖潜扩容”行动,在上产格局优化上实现新突破。”

  国内首座火山岩储气库已开工 正钻井5口

  此外,作为保障天然气供应稳定的“地下粮仓”,我国第一座地下储气库——大庆油田喇嘛甸储气库实现连续安全平稳生产超50年,累计注采气量超50亿立方米。

  目前,大庆油田加快储气能力建设,位于黑龙江安达市升平镇的国内首座火山岩储气库已开工建设,正钻井5口,建成投产后,调峰保供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大庆油田连续10年实现原油高质量稳产

  据了解,大庆油田在增加天然气产量的同时,还连续10年实现了原油稳产,其中三次采油产量实现连续23年超千万吨,累计产量近3.2亿吨。

  2024年,大庆油田加快推进喇嘛甸油田、萨中油田等油田区块的注采方案优化,精细生产管理,实现了提前五十天完成三次采油产量超千万吨,是大庆油田自2018年以来三次采油最快实现千万吨产量的一年。

  赵云飞称:“目前已在三次采油区块实施各类调整措施16931井次,采收率比方案高1.1个百分点,后续水驱产量递减幅度减缓0.4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油田原油高质量稳产。”

  “一次采油”是靠地层压力形成的自喷采油,“二次采油”是用水把油“挤”出来,“三次采油”就是通过向油层注入化学物质,改善油、气、水及岩石相互间的性能,从而将更多原油从岩石孔隙中“洗”出来。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三次采油企业技术专家侯兆伟称:“在大庆油田,采收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百米赛跑提高0.1秒那么难。大庆油田依靠水驱高效开发技术的持续迭代更新,采收率超40%,比同类油田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现在,通过三次采油技术的广泛应用,采收率在二次采油技术——水驱的基础上提高了14—20个百分点,创造了国际领先的陆相砂岩油田开发水平。”

  大庆油田去年新能源发电量超7亿千瓦时

  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大庆油田积极探索绿色转型新模式,在传统能源基础上推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2024年新能源自消纳发电量超7亿千瓦时,是历年累计发电量的1.4倍。

  在喇嘛甸低碳示范区,一期8座电站全部并网发电,累计发电超1亿千瓦时。目前,光伏二期项目总体基础建设已完成95%,预计2025年初全部并网发电。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新能源事业部经理庞志庆表示,目前,大庆油田在建风光发电项目共19项,装机规模较2023年同期扩大了6倍。其中,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中式风光发电项目已全面开工;黑龙江省首个水热型地热供暖项目在方正县正式开钻,迈出了企地合作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重要一步。

  截至2024年底,大庆油田自消纳风光发电项目并网规模累计53.5万千瓦,发电量超12亿千瓦时,居中国石油首位。

  • 相关阅读
  • 财政部: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实施期限延长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财政部网站1月6日消息,日前,财政部发布《关于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为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挥财政贴息政策引导放大作用,进一步加力...

    时间:01-06
  • 两部门: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 完善峰谷电价机制

    本报记者 杜雨萌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在新能源消纳困难时段优先调度...

    时间:01-06
  • 政策暖风助推入境游市场繁荣发展

    本报记者 寇佳丽作为提振文旅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国际交流的重要力量,我国入境游市场潜能正不断释放。近日,福建、江苏、天津、贵州等多地发布新政,旨在更好促进入境游市场繁荣发展。例如,1月5日消息,福建省...

    时间:01-06
  • 全球制造业保持平稳趋升态势 亚洲制造业引领全球经济稳定复苏

    本报记者 孟珂1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5%,较2024年11月份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小幅上升,刷新2024年下半年以来新高。2024年,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49.3%,较2023...

    时间:01-06
  • 去年12月份新增信贷有望环比大幅增加 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开门红”可期

    本报记者 刘琪2024年12月份的金融数据即将出炉。在“收官”数据正式发布前,《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和多家机构,对该月金融数据进行前瞻。业界普遍预计,2024年1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将大幅...

    时间:01-06
  • 2024年12月份CPI同比涨幅或持稳 PPI同比跌幅有望收窄

    本报记者 孟珂2024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月度报告即将发布。对此,多位业内专家认为,由于2024年12月份食品及非食品价格涨跌互现,叠加去年低基数效应,CPI同比或持稳,仍将保持温和上涨趋...

    时间:01-06
  • 要素保障支持 城市更新将步入“黄金发展期”

    本报记者 韩昱 张芗逸“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是2024年12月份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这一工作在近期又迎来新动向,1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城市更新关系城市...

    时间:01-06
  • 最高法:做好资本市场司法保障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简称“最高法”)举行2025年首场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从总体要求、依法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保...

    时间:01-06
  • 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加快布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 每年将吸引直接投资约4000亿元

    本报记者 郭冀川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发布,《指引》阐述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概念内涵、发展愿景、总体功能、总体架...

    时间:01-06
  • 四部门:切实做好企业2024年年报工作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财政部网站1月6日消息,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日前印发《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做好企业2024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企...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