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原粮仓加快向“国人厨房”转变

2025-01-06 11:10:44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刘 畅 张 晓 杨子佩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产品加工业大省。近年来,河南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链式盟式发展,打造万亿元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培育了一大批品牌。

  位于河南郑州的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汤圆全自动生产车间里,真空和面机精确控制面粉配比,全自动拌馅机均匀调配馅料,面团通过智能传送带精准对接……一颗颗汤圆制作成型后,再通过速冻通道,经由全自动包装线,检测异物、复核重量,在这条全自动生产线上,汤圆从原料到成品一气呵成。

  “三全的速冻通道是在零下35摄氏度至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下将产品急速冻结,整个过程只需25分钟至30分钟。”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李贵仁告诉记者,速冻后的汤圆,中心温度达到零下18摄氏度以下,食品内部水分凝结成微米级冰晶,食材营养得到了最大程度保留。

  从30多年前发明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到如今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每分钟可生产15000颗汤圆,三全的生产能力和装备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

  为确保食品既美味又安全,三全设立了研发中心,涉及食品、营养和检验检测领域,按照品类分为饺子、汤圆、粽子、面点等7个研发室,研发人员超百人,并设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不断开展技术创新。“以信息化、数字化赋能,积极推进行业关键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的高端化改进,是三全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李贵仁说。

  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支撑。为了让百姓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2022年9月,中原食品实验室在河南漯河揭牌成立。

  近年来火爆出圈的“快乐酸奶”,是由河南老牌乳企三剑客与中原食品实验室合作研发的产品,也是中原食品实验室首个科研成果转化产品。

  中原食品实验室正式运行以来,科研团队在乳业、速冻食品、包装等方面先后突破16项关键技术,发布36项代表性成果,为28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80多次,并与15家企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大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之一,公司总经理王丽军介绍,公司和实验室已合作研发了6款新品,在实验室院士团队指导下,公司在技术研发、工艺流程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提升,能更好满足客户的需求。

  目前,依托“1+6+N”(1个中心实验室+6个研究基地+N家成果转化基地)的组织架构,中原食品实验室“实验室+研究生院+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全链条科研转化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实验室采用‘企业下单,科学家接单’的模式,帮助众多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突破技术难关。同时,企业也可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实现了食品科研从‘0’到‘1’的突破。”中原食品实验室副主任陈历水告诉记者,目前,中原食品实验室已与28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开发产品30余款,并建设完善了1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未来,中原食品实验室还会在营养健康、食药同源及未来食品三大方向开展更多课题研究,把好食品安全这道关卡。

  为构建以中原食品实验室为核心的创新引领体系,河南已汇聚省内外15所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突破食品加工领域关键技术16项。如今,河南农产品加工业持续转型升级,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103家,现代食品产业成为河南省3个万亿元级支柱产业之一,“中原粮仓”正加快向“国人厨房”转变。

  • 相关阅读
  • 财政部: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实施期限延长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财政部网站1月6日消息,日前,财政部发布《关于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为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挥财政贴息政策引导放大作用,进一步加力...

    时间:01-06
  • 两部门: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 完善峰谷电价机制

    本报记者 杜雨萌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在新能源消纳困难时段优先调度...

    时间:01-06
  • 政策暖风助推入境游市场繁荣发展

    本报记者 寇佳丽作为提振文旅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国际交流的重要力量,我国入境游市场潜能正不断释放。近日,福建、江苏、天津、贵州等多地发布新政,旨在更好促进入境游市场繁荣发展。例如,1月5日消息,福建省...

    时间:01-06
  • 全球制造业保持平稳趋升态势 亚洲制造业引领全球经济稳定复苏

    本报记者 孟珂1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5%,较2024年11月份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小幅上升,刷新2024年下半年以来新高。2024年,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49.3%,较2023...

    时间:01-06
  • 去年12月份新增信贷有望环比大幅增加 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开门红”可期

    本报记者 刘琪2024年12月份的金融数据即将出炉。在“收官”数据正式发布前,《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和多家机构,对该月金融数据进行前瞻。业界普遍预计,2024年1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将大幅...

    时间:01-06
  • 2024年12月份CPI同比涨幅或持稳 PPI同比跌幅有望收窄

    本报记者 孟珂2024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月度报告即将发布。对此,多位业内专家认为,由于2024年12月份食品及非食品价格涨跌互现,叠加去年低基数效应,CPI同比或持稳,仍将保持温和上涨趋...

    时间:01-06
  • 要素保障支持 城市更新将步入“黄金发展期”

    本报记者 韩昱 张芗逸“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是2024年12月份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这一工作在近期又迎来新动向,1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城市更新关系城市...

    时间:01-06
  • 最高法:做好资本市场司法保障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简称“最高法”)举行2025年首场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从总体要求、依法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保...

    时间:01-06
  • 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加快布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 每年将吸引直接投资约4000亿元

    本报记者 郭冀川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发布,《指引》阐述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概念内涵、发展愿景、总体功能、总体架...

    时间:01-06
  • 四部门:切实做好企业2024年年报工作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财政部网站1月6日消息,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日前印发《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做好企业2024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企...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