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新的一年,紧抓中国开放发展新机遇(侨界关注)

2025-01-06 14:50:2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侨企江夏国际位于广东东莞的数码研发生产基地。本文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图为第七届进博会期间,观众在傅伯弟公司的展台参观。邝锦荣(左三)带领泰中侨商联合会成员在云南考察。

  2024年,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给予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接连举办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链博会等国际盛会,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中国开放的脚步不断向前迈进。

  在日益紧密的中外经贸合作中,活跃着海外华商的身影。新年伊始,多名华商展望2025年,表示将紧抓机遇,积极拥抱充满活力的中国大市场,也将发挥优势,为中外经贸往来牵线搭桥。

  “2024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

  岁末年初,许多华商在忙碌和收获中度过。

  在北京,比利时华商、浙江高洛会进口巧克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傅伯弟这几天马不停蹄,走访王府井、奥森等多个商圈,为筹建中的中比巧克力博物馆选址。“我们计划在博物馆中设置文化展示区、科普区、DIY体验区、创新研究区、商品销售区,旨在打造一个孵化中国巧克力品牌、促进美食文化国际交流的基地。”傅伯弟说。

  2020年,傅伯弟回乡创业,与比利时知名巧克力企业COSIJNS公司合作,在浙江丽水经开区办起巧克力工厂。他从比利时引进生产原料、技术和理念,专业生产纯脂巧克力。2024年,傅伯弟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相关产品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火热,令他备受鼓舞。

  “目前,公司产品已经入驻711便利店、首都机场集团旗下的7个机场、上海浦东及虹桥机场、中国石油旗下的浙江省中石油及河南省中石油全省加油站等多地。2025年,公司产品将进一步入驻浙江十足便利店、上海罗森便利店等。”傅伯弟说,“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升级趋势明显。期待中比巧克力博物馆顺利落成,让更多中国消费者了解并喜爱巧克力文化。”

  大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加拿大华商、侨企江夏国际董事长黄盾斌正在为家乡东莞的“好物”出海奔走牵线。“显示屏、小家电等‘东莞制造’在美国市场很受欢迎,目前已经产生了三四百万美元的采购额,我还在努力争取更多订单。希望这些好消息能给更多莞商朋友提气!”他说。

  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新三样”加速出海,绿色经济前景看好,让黄盾斌看到了更多机遇。“2024年,我公司与深圳、东莞等地新能源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共同进军海外新能源市场,目前正在竞标马耳他的一个储能项目。”他说,“当前,中国新能源技术和相关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我们顺势而为是正确的选择。”

  在澳大利亚,澳佳集团董事长俞维佳欣喜地看到,随着元旦到来、春节临近,公司葡萄酒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状况延续2024年的良好态势,更加红火。

  “公司产品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线下卖场渠道的销售额增长迅速,这得益于2024年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深入拓展和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他说,“2024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我们推出了起泡酒与脱醇葡萄酒等新产品,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创立分公司,与好特卖、重庆百货集团等企业达成合作。尤其是公司的蓝鸟红白葡萄酒产品入驻好特卖在中国51个城市的981家门店,进一步提升了市场覆盖率,让我充分感受到中国消费市场的活力。”

  “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有信心”

  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如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多位华商不约而同地提到前不久的一场重要会议。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会议强调的一系列重点内容,让深耕中外经贸合作的广大华商吃下“定心丸”。

  伴随着中国开放发展的脚步,许多中国企业紧抓共建“一带一路”机遇“走出去”,在全球市场的广阔大海中奋斗、成长,成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交融交汇的生动写照。在泰国,泰中侨商联合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前来投资兴业的中国企业铺路搭桥。

  “2024年,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待三四家前来咨询投资事宜的中国企业,最忙碌时每天的接待量可达10家。”泰中侨商联合会主席邝锦荣说,“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诸多重磅信号,十分提气。2025年,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有信心。企业‘走出去’将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助力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泰中侨商联合会提供了“一条龙”服务:法律委员会组建一支专业律师团队,提供法律讲解与咨询服务;作为智库的专家委员会提供企业所在行业的投资信息,进行前期风险分析;落地服务部会帮助企业寻找办公场地、进行相关注册并提供会计服务等。

  中国开放脚步不停,引资“磁力”强劲,也让更多外资企业看好“中国机遇”。中德科技创新中心创始人唐志红介绍,2024年3月,在她的牵线下,拥有7万家会员的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在中国南京设立服务中心。“该中心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好在南京的德国中小企业,推动两国经贸技术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双向投资”。

  在近日举办的中德科技创新中心年会上,当地政府部门官员和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畅谈德中合作前景,令唐志红对新一年的工作充满期待。“德国中小企业正在开拓海外市场,寻找研发伙伴。对他们来说,中国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选项。”她说。

  “合作共赢之路将越走越宽”

  继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力度、扩大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关注新兴市场和新一代消费群体、在医疗保健行业加码投资……谈起2025年,俞维佳有很多新想法。

  “从2024年已公布的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平稳向好,尤其是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推出,为市场注入更多信心。相信2025年,中国市场将有更多机遇、更大活力。”俞维佳说,“当前,中国消费市场出现一些新业态、新变化。比如,文旅热、冰雪游兴起,‘银发经济’方兴未艾。我们将深入研究消费新动态,满足消费新需求。”

  新年新气象。展望2025年,广大华商有信心、有干劲。

  “身处开放繁荣的中国市场,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与信心。打造自有‘可口利’品牌、研发更多特色产品是我们2025年的目标。”傅伯弟说,“现在,我们正在与国内科研机构、高校与医药企业开展合作,研发出融入灵芝、黄精、人参等中国特色药材的药食同源巧克力,积极探索食品产业跨界与国货研发新思路。”

  作为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黄盾斌前段时间与一批莞企、台商共同考察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绥芬河口岸活跃的中俄边境贸易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他有了新想法。

  “这些年,我们在广东投资建设了3个高新产业园区及‘南粤侨创基地’,主要深耕数码科技、健康养老、健康医疗等产业,为华侨华人创新创业提供支持。”黄盾斌说,“牡丹江之旅让我看到了口岸贸易新机遇。现在,我们正与相关部门探讨,计划将中俄边境贸易的优势和政策引入我公司产业园,为更多有意向参与中俄经贸合作的粤商和莞商铺路搭台。”

  2025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新年伊始,一系列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相信今年‘中泰一家亲’的情谊将更深厚,经贸往来会更活跃。”邝锦荣说,“目前,泰中侨商联合会正在筹办一个展会,主要展出会员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优质产品,助力‘中国制造’品牌及形象的提升。”

  “华侨华人有着融通中外的天然优势。”唐志红说,“今年,我会带领德国中小企业代表团到中国开展‘创新之旅’,重点考察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寻找投资机会及合作伙伴。目前,已经初步计划了两次考察活动。同时,我也会介绍更多中国企业到德国考察投资。我相信,2025年合作共赢之路将越走越宽。”(本报记者 李嘉宝)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1月06日 第 06 版)

  • 相关阅读
  • 财政部: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实施期限延长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财政部网站1月6日消息,日前,财政部发布《关于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为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挥财政贴息政策引导放大作用,进一步加力...

    时间:01-06
  • 两部门: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 完善峰谷电价机制

    本报记者 杜雨萌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在新能源消纳困难时段优先调度...

    时间:01-06
  • 政策暖风助推入境游市场繁荣发展

    本报记者 寇佳丽作为提振文旅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国际交流的重要力量,我国入境游市场潜能正不断释放。近日,福建、江苏、天津、贵州等多地发布新政,旨在更好促进入境游市场繁荣发展。例如,1月5日消息,福建省...

    时间:01-06
  • 全球制造业保持平稳趋升态势 亚洲制造业引领全球经济稳定复苏

    本报记者 孟珂1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5%,较2024年11月份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小幅上升,刷新2024年下半年以来新高。2024年,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49.3%,较2023...

    时间:01-06
  • 去年12月份新增信贷有望环比大幅增加 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开门红”可期

    本报记者 刘琪2024年12月份的金融数据即将出炉。在“收官”数据正式发布前,《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和多家机构,对该月金融数据进行前瞻。业界普遍预计,2024年1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将大幅...

    时间:01-06
  • 2024年12月份CPI同比涨幅或持稳 PPI同比跌幅有望收窄

    本报记者 孟珂2024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月度报告即将发布。对此,多位业内专家认为,由于2024年12月份食品及非食品价格涨跌互现,叠加去年低基数效应,CPI同比或持稳,仍将保持温和上涨趋...

    时间:01-06
  • 要素保障支持 城市更新将步入“黄金发展期”

    本报记者 韩昱 张芗逸“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是2024年12月份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这一工作在近期又迎来新动向,1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城市更新关系城市...

    时间:01-06
  • 最高法:做好资本市场司法保障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简称“最高法”)举行2025年首场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从总体要求、依法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保...

    时间:01-06
  • 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加快布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 每年将吸引直接投资约4000亿元

    本报记者 郭冀川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发布,《指引》阐述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概念内涵、发展愿景、总体功能、总体架...

    时间:01-06
  • 四部门:切实做好企业2024年年报工作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财政部网站1月6日消息,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日前印发《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做好企业2024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企...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