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外资持续深耕布局中国市场

2025-01-10 14:25:44

来源:经济日报

  过去一年,全球形势复杂多变。面对经济全球化逆风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影响,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外资、服务外资。多家外资机构扩大业务、增加资本,以实际行动彰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497亿元;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2379家,同比增长8.9%,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引资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以及一系列政策效能逐步释放,外资企业扩大在华投资的信心稳定,外资金融巨头持续关注并布局中国市场。

  继元盛、英仕曼、桥水、德劭、迈德瑞等之后,又有量化巨头进军中国。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量化对冲基金宽立资本全资子公司宽立(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记。目前,进入我国的外资私募机构总数已超过30家。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认为,我国经济基本面稳固,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展现出强大韧性。特别是近期集中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规模总量大、统筹力度强、政策举措新,有效增强了市场稳定性。

  外资加速布局新质生产力,引资结构持续优化成为最大亮点。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1%;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53.4%、39.1%和19%。

  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创新中心。礼来、拜耳等知名国际医药企业在北京新设研发创新中心;大众汽车将投资25亿欧元,进一步拓展位于合肥市的生产及创新中心;美国苹果公司宣布将在上海、深圳两地扩建及新增应用研究实验室;奥的斯上海研发中心拥有奥的斯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团队。

  “中国市场一直是我们的首选投资地。”泰国天丝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说,近5年来,天丝集团在华投资累计达43.6亿元,目前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四川生产基地一期已经投产1年。

  开放举措渐次落地

  外资持续加码中国,短期看离不开一系列增量政策的刺激,长期看则与金融市场持续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有关。

  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宁说,当前全球对外投资整体下行,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与产业配套优势,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遇。与此同时,我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通过规则完善与体制机制改革,为外资来华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对内,我国不断减少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提升引资规模和质量,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对外,通过双边及区域性自贸协定网络建设,积极参与多边经贸规则改革,为外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国际制度环境。

  多项开放举措渐次落地,为外资机构长期布局中国市场夯实基础。多部门修订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投资门槛大幅降低;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进一步拓展优化沪深港通机制;国家外汇局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政策,为外资银行深化中国市场布局提供更多空间。

  外资准入限制持续缩减,进一步拓宽外资企业投资空间。从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到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从完善外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到推进国际化进程,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我国持续在外资准入限制上做“减法”,在营商环境上做“加法”,不断增强高质量引资“强磁力”。

  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打造“投资中国”品牌。2024年,我国在境内外举办27场“投资中国”招商推介活动,召开了15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开展常态化沟通交流200余次,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困难问题300余件。“投资中国”海外活动先后走进丹麦、德国、法国、意大利,通过专场推介会、企业圆桌会等形式,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桥梁。

  拓展外商投资空间

  外资在华投资兴业步履不停,彰显了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的《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未来3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排名由2023年的第7位跃升至第3位,且在新兴市场专项排名榜首。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强劲驱动力。中国德国商会近日发布的2024/2025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作为创新市场的吸引力持续增强,超过半数受访德国企业计划未来两年内增加对华投资。92%的受访德企表示,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中国英国商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76%的英国企业计划维持或增加在华投资。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未来几年,中国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增长市场之一,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蕴含巨大发展机遇。贝莱德、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施罗德投资、摩根资产管理等机构对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走势表现较为乐观。摩根资产管理近日表示,预计未来10年至15年中国股市的预期年化回报率为7.8%。外资机构认为,中国经济正在探索一种稳健且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具体投资方向上看好消费、科技等。

  万喆表示,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稳外资的明确信号,通过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将进一步释放引资红利,拓展外商投资空间,为外资企业带来更多信心。 (经济日报记者 孙昌岳)

  • 相关阅读
  • 武汉市政协委员刘萌:加快武汉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本报讯 (记者李万晨曦)1月7日、1月8日,政协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相继开幕。今年武汉两会,量子科技产业赛道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心的领域。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市...

    时间:01-10
  • 三部门: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

    本报讯 (记者韩昱)财政部网站1月10日发布的《财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 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显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

    时间:01-10
  • 大变革!财政部、证监会联合修订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10日,为了进一步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备案管理要求,提高证券审计机构执业质量,发挥执业监督作用,财政部、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时间:01-10
  • 财政部重磅发声!2025年财政政策将非常积极!

    本报记者 韩昱“请大家放心,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是清晰明确的,充分考虑了加大逆周期调节的需要,是非常积极的。同时,我们也充分考虑了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国新办于1月10日举行的&...

    时间:01-10
  • 深圳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7%

      中新社深圳1月10日电 (索有为 朱婷婷 吴栩峰)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10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全社会用电量121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  分产业看,2024年深圳第二产业用电量57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增...

    时间:01-10
  • 上海联交所集齐三大跨境交易场内结算业务资质

      中新网上海1月10日电(记者陈静)记者10日获悉,经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批准,上海联交所获得开展实物资产、无形资产跨境交易场内结算业务资质;加上此前已经获得的产股权跨境交易场内结算业务资质,上海联交所成为全...

    时间:01-10
  • 山西大同:“蝴蝶兰”助力乡村经济“绽放”

      中新网大同1月10日电 (马静波 丁宏伟 宋佳烨)随着春节临近,各类绿植、鲜花逐渐走俏市场。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口泉乡杨家窑村的兰花基地温室大棚里,一株株蝴蝶兰花开正灿;电商主播则在花丛中直播,等待花卉发往全国各...

    时间:01-10
  •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财政部: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清晰明确、非常积极

      中新网1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下午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财政高质量发展成效有关情况。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2025年,财政部门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实施更加积极的财...

    时间:01-10
  •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财政部:2024年全国财政运行可实现收支平衡

      中新网1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下午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财政高质量发展成效有关情况。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2024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收入方面,2024年9...

    时间:01-10
  • 湖南自贸试验区第三批制度创新成果发布 12项为全国首创

      中新网长沙1月10日电 (记者 鲁毅)湖南自贸试验区第三批25项制度创新成果已于近日发布,主要涉及口岸物流通关便利化、保税监管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非经贸合作、金融开放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律服务保障等七...

    时间:01-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