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外资持续深耕布局中国市场

2025-01-10 14:25:44

来源:经济日报

  过去一年,全球形势复杂多变。面对经济全球化逆风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影响,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外资、服务外资。多家外资机构扩大业务、增加资本,以实际行动彰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497亿元;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2379家,同比增长8.9%,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引资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以及一系列政策效能逐步释放,外资企业扩大在华投资的信心稳定,外资金融巨头持续关注并布局中国市场。

  继元盛、英仕曼、桥水、德劭、迈德瑞等之后,又有量化巨头进军中国。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量化对冲基金宽立资本全资子公司宽立(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记。目前,进入我国的外资私募机构总数已超过30家。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认为,我国经济基本面稳固,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展现出强大韧性。特别是近期集中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规模总量大、统筹力度强、政策举措新,有效增强了市场稳定性。

  外资加速布局新质生产力,引资结构持续优化成为最大亮点。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1%;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53.4%、39.1%和19%。

  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创新中心。礼来、拜耳等知名国际医药企业在北京新设研发创新中心;大众汽车将投资25亿欧元,进一步拓展位于合肥市的生产及创新中心;美国苹果公司宣布将在上海、深圳两地扩建及新增应用研究实验室;奥的斯上海研发中心拥有奥的斯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团队。

  “中国市场一直是我们的首选投资地。”泰国天丝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说,近5年来,天丝集团在华投资累计达43.6亿元,目前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四川生产基地一期已经投产1年。

  开放举措渐次落地

  外资持续加码中国,短期看离不开一系列增量政策的刺激,长期看则与金融市场持续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有关。

  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宁说,当前全球对外投资整体下行,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与产业配套优势,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遇。与此同时,我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通过规则完善与体制机制改革,为外资来华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对内,我国不断减少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提升引资规模和质量,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对外,通过双边及区域性自贸协定网络建设,积极参与多边经贸规则改革,为外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国际制度环境。

  多项开放举措渐次落地,为外资机构长期布局中国市场夯实基础。多部门修订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投资门槛大幅降低;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进一步拓展优化沪深港通机制;国家外汇局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政策,为外资银行深化中国市场布局提供更多空间。

  外资准入限制持续缩减,进一步拓宽外资企业投资空间。从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到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从完善外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到推进国际化进程,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我国持续在外资准入限制上做“减法”,在营商环境上做“加法”,不断增强高质量引资“强磁力”。

  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打造“投资中国”品牌。2024年,我国在境内外举办27场“投资中国”招商推介活动,召开了15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开展常态化沟通交流200余次,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困难问题300余件。“投资中国”海外活动先后走进丹麦、德国、法国、意大利,通过专场推介会、企业圆桌会等形式,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桥梁。

  拓展外商投资空间

  外资在华投资兴业步履不停,彰显了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的《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未来3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排名由2023年的第7位跃升至第3位,且在新兴市场专项排名榜首。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强劲驱动力。中国德国商会近日发布的2024/2025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作为创新市场的吸引力持续增强,超过半数受访德国企业计划未来两年内增加对华投资。92%的受访德企表示,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中国英国商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76%的英国企业计划维持或增加在华投资。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未来几年,中国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增长市场之一,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蕴含巨大发展机遇。贝莱德、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施罗德投资、摩根资产管理等机构对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走势表现较为乐观。摩根资产管理近日表示,预计未来10年至15年中国股市的预期年化回报率为7.8%。外资机构认为,中国经济正在探索一种稳健且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具体投资方向上看好消费、科技等。

  万喆表示,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稳外资的明确信号,通过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将进一步释放引资红利,拓展外商投资空间,为外资企业带来更多信心。 (经济日报记者 孙昌岳)

  • 相关阅读
  • 大利好!事关北京!

    本报记者 杜雨萌“2024年前三季度,京津冀三地工业增加值超1.8万亿元,同比增长6.3%,较全国增速高0.3个百分点。”1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吴家喜在京津冀产业...

    时间:01-10
  • 多家头部金融机构齐聚鸿蒙生态金融行业论坛,超800款金融应用及元服务已上架

      1月9日,鸿蒙生态金融行业论坛在北京举办。此次论坛汇聚了华为与众多金融行业的专家,以及200多名来自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伙伴代表、ISV和SDK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在原生鸿蒙底座上推动金融数智化的新趋势。原生鸿...

    时间:01-10
  • 大家资产完成首笔绿色能源直接投资

      近日,大家资产完成越秀光惠基金缴款,合计出资9亿余元。实缴出资的完成标志着大家资产在绿色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是公司深入贯彻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落实乡...

    时间:01-10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瓜果轮种不断档 绘就四季好“丰景”

      中新网江西共青城1月10日电 (巫发阳 敖丽娟)眼下,正值草莓丰收季,走进江西九江共青城市江益镇跃进村草莓大棚,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草莓,她们提着篮子、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摘下又大又红的草莓,享受...

    时间:01-10
  • 沪指失守3200点 机器人板块逆势上涨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A股10日(周五)遭遇调整,主要股指悉数下跌。其中,上证指数当天高开低走,最终失守3200点整数关口。  截至当天收盘,上证指数报3168点,跌幅为1.33%;深证成指报9795点,跌幅为1.8%;创...

    时间:01-10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本报讯 (记者寇佳丽)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

    时间:01-10
  • 川渝商务主管部门携手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中新网重庆1月10日电 (记者 刘相琳)重庆市商务委10日与四川省商务厅签署《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市场一体化商务发展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合作协议》),携手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时间:01-10
  • 海口:自贸港重点园区蓬勃发展 将培育园区支柱型产业

      中新网海口1月10日电(陈英清 张茜翼)作为海南省会城市,海口拥有海南自贸港13个重点园区中的4个。海口市市长丁晖10日在海口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海口自贸港重点园区蓬勃发展,将培育园区支柱型产业。1月10日,海口...

    时间:01-10
  • 楼市回暖!多地新房市场成交持续回升 二手房市场企稳效果明显

      2024年10月以来,在各部门合力打出政策“组合拳”、各地因城施策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的积极变化。  进入2025年,记者走访多地后发现,房地产市场延续这一态势,继续保持一定热度,市场信心正在逐渐恢复。  ...

    时间:01-10
  • 江西新余国际陆港封关运行

      中新社江西新余1月10日电 (王剑 吴鹏泉)中国中部省份江西增添对外开放平台,江西新余国际陆港10日正式封关运行。  新余国际陆港系江西省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2亿元人民币,拟建成集海铁联运、保税物流、海关监管及跨...

    时间:01-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