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成本一块五卖消费者上千!来历不明的肉毒素也许就在你朋友圈里

2025-01-12 13:11:5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期,多地医院接诊的肉毒素中毒患者明显增多,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不少患者为了快速瘦身、除皱,注射了来路不明的肉毒素,虽然短时间内获得了不错的美容塑身效果,却遭受到健康困扰。

  成本1.5元、出厂价20元、卖给消费者上千,主要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对外销售,这些来历不明的问题肉毒素,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总台记者一线调查揭开问题肉毒素的美丽“陷阱”↓↓↓

  肉毒素中毒事件频发

  医院接诊量增加

  内蒙古赤峰患者:头晕眼花看不清,看东西模糊,嗓子紧,舌头根硬不好使。我第一反应就感觉应该中毒了。

  辽宁大连患者:我以为得了脑梗或者脑供血不足,最严重的就是头部昏昏沉沉,双腿发软,一侧发麻。

  河北唐山患者:注射一周左右的时间的时候就出现复视,后来中毒以后,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包括失声、右眼睑下垂。

  这些患者描述了自己中毒后的种种症状,到底中的什么毒?答案是肉毒素。近日,北京、江苏等地多家医院频频接收肉毒素中毒患者,严重的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化学损伤中毒救治科主治医师 王春燕:我们每天在门诊会诊的时候,几乎都有肉毒中毒的患者,现在住入院病房里面有八九个肉毒中毒的患者。近期,内蒙古的、黑龙江的、吉林的、辽宁的病人都有,南方的也有。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最近一个月接收了全国不同地方的肉毒素中毒患者。记者采访当天,中毒科病房不仅有新收治的患者,而且正在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将近1/3是肉毒素中毒入院的。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化学损伤中毒救治科主治医师 王春燕:2024年收治的肉毒中毒的患者,上半年统计了一下是200多例,到目前为止,预计要超300例,像以往每年也就几十例。

  记者看到,这些患者,都是女性,年龄从二十多岁到五六十岁不等。医生告诉记者,有些患者中毒症状严重,送来时已危及生命。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化学损伤中毒救治科主治医师 王春燕:严重中毒的话,会累积到呼吸肌,导致呼吸肌麻痹无力,呼吸困难,是需要紧急做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的。

  除了这家医院以外,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江苏南京鼓楼医院、苏州大学附属二附院等不同地方的医院,近期屡有这类中毒患者送到急诊。

  南京鼓楼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 孙昊:目前我们接收到的肉毒中毒患者,这几个月有几十例在我们病区。

  内容不详、计量不清

  中毒者对针剂一无所知

  被送进急诊,患者才知道是肉毒素中毒。记者采访发现,像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些患者竟然对自己在美容机构注射的所谓“祛皱针”“瘦脸针”,几乎一无所知。

  记者:在美容机构打的这个是什么东西,你知道吗?

  内蒙古赤峰患者:我不知道,感觉看了我也不懂。

  记者:每次打的剂量是多少,您知道吗?

  河北唐山患者:我连那个药都没看过,更不知道剂量。

  内容不详,计量不清,不仅如此,一些肉毒素针剂在美容机构的包装下,摇身一变,就成了生物感和科技感满满的美容产品。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化学损伤中毒救治科主治医师 王春燕:比如像叫什么肽,叫什么六胜肽,或者什么胶原肽,或者其他的一些名字。

  采访中,一些患者表示,美容机构对她们采取“朋友式”营销,久而久之,一叶障目。

  河北唐山患者:因为太信任这个朋友,我都没看,每次就是躺那,然后她就给打。

  此外,记者了解到,美容机构注射的肉毒素产品价格从几百块钱到几千块一针不等,通常都以包年或是套装的形式捆绑兜售给女性消费者。

  内蒙古赤峰患者:我是办的年卡,两年2000多元,他说无次数限制,你可以随便打。

  南京鼓楼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 孙昊:目前我们接收到的肉毒中毒患者,以医疗美容途径暴露的患者比例明显升高。

  成本1.5元、出厂价20元

  卖给消费者上千!

  层层加价的黑医美被查

  肉毒素在我国被列入毒麻类药品,自2008年起,它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等方面均有严格规定和要求。一些美容机构,特别是网上那些没有行医资格的美容微商,它们的肉毒素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南京的王女士从一个微商手中,花8000元买了10瓶肉毒素,按照商家的说明,调配生理盐水后,自行注射到脸部。

  王女士:使用后恶心、头晕,然后我就联系了卖家,他说是正常反应,我自己就不敢用了,我想要退货,结果发现自己被拉黑了。

  王女士立即向公安部门反映了这个线索。经过对销售网络进行溯源,执法人员找到了一家位于山东淄博的生物制品公司。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车间正在生产大量“肉毒素冻干粉”。从外包装看,这些肉毒素成品都是裸瓶包装,没有任何标签,只是一个几毫升的小玻璃瓶,里面灌注了一些不明粉末。

  加工生产简单粗暴 裸瓶肉毒素主营微商

  据了解,这家企业采购含有肉毒素的原液,把它和凝胶、甘露醇、水等混合,分装到7毫升的小玻璃瓶中,再冻干,就成了肉毒素冻干粉针剂成品,每支成本仅1.5元,出厂价20元,主要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对外销售。

  南京市江北新区人民检察院 白洋:正常的肉毒素要通过正规的药品经营模式销售,而假冒的产品销售网络则非常隐蔽,基本上是通过不见面、非接触式,通过网络、物流等方式进行销售。

  成本1.5元、出厂价20元、卖给消费者上千

  据了解,正规厂家生产的每支肉毒素出厂价大约800到1000元,市场零售价近2000元。而这些查处的裸瓶肉毒素,每支出厂价仅20元,中间商层层加价后,最终卖给消费者的价格都在千元左右。

  代理商拿货后 必须删微信删记录

  为了逃避监管,这家生产企业负责人要求所有代理商在拿货以后,删除所有的聊天记录、发货转运记录等等。

  代理商 蔡某:我也是通过网络,看到他们的宣传,才加了生产商的微信。进了七八次货,每次交易成功就直接删除微信,这是上家大老板交代的,必须删他微信。

  据了解,仅这一名代理商从这家生产企业采购了大批假冒肉毒素冻干粉针剂,通过层层代理商销往上海、浙江、黑龙江、江苏等20多个省份,涉案金额约380万元。这些裸瓶肉毒素最终通过微商流向消费者,频频引发肉毒素中毒事件。

  甘肃警方日前在兰州一处出租屋内查获大量肉毒素产品。据了解,房间内五层货架上摆满了不同颜色包装的肉毒素,被俗称为“紫肉”“红肉”“粉肉”等。这些肉毒素虽然外包装和名称有所区别,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均没有任何中文标识。

  记者了解到,这些肉毒素,是由所谓的“国内一级代理商”组织背包客“人肉”夹带,或者通过虚报、瞒报品名等方式寄递,从韩国走私入境。

  记者调查发现,各类社交群是这些走私入境的肉毒素销售的灰色地带,尤其是微信群。代理商们通常用行话发布广告,例如:“粉肉到货,需要滴滴”等等,这样的广告隐语一发布,很快就有下家主动联系购买,货品常常供不应求。

  兰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食药侦大队副大队长 王宏斌:一级代理在境外拿货,不同的品牌价格区间是80~130元,长期合作的代理一般加价100元或者200元。这些医美机构和黑诊所的经营人对消费者一般加价在400元或500元以上,到消费者手里就在1000元以上。

  据了解,甘肃兰州共查获肉毒素8种,相关医美产品3万多件,涉案金额1000万元以上。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2023年医美市场规模高达2912亿元,预计2025年将超过4100亿元,其中肉毒素在医美项目中关注度超过56%。

  南京鼓楼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 孙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强烈呼吁和建议患者,一定要去正规的、大型的、综合性的医院,正规的医疗机构。

  (总台记者 张芸 赵酉龙 王妍 汤涛 徐大为)

  • 相关阅读
  • 中英柜台债业务正式落地 助力中英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本报讯 (记者杨洁)1月13日,记者从建设银行获悉,近期,建设银行与华侨银行伦敦分行顺利达成首笔人民币债券现券交易,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模式成功迈向国际市场,为境外投资者使用人民币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开辟了柜...

    时间:01-13
  • 潘功胜最新发声!

    本报记者 刘琪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潘功胜表示,中国经济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超大规模的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丰富且质量较高...

    时间:01-13
  • 成绩来之不易!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跨过43万亿元大关

    本报讯 (记者寇佳丽)“这是2024年8838万份报关单中的最后一份。它是一批从深圳发往日本的翻译耳机,虽然这批货物价款不高,但它却为2024年中国外贸的进出口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1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

    时间:01-13
  • 宁夏贸促会2024年签发超4000份原产地证书

      中新网银川1月13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13日从宁夏贸促会获悉,2024年,宁夏贸促会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4005份,同比增长19.65%;涉及金额36.4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4.8%。其中,优惠原产地证书1096份,同比增长5.2%,涉...

    时间:01-13
  • 瑞银亚太区总裁:瑞银始终将中国视为实现增长的重要战略市场

      中新社上海1月13日电 (记者 姜煜)“中国已经展示出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决心。无论是探讨中国经济转型进展,还是新政措施将对2025年投资格局带来的影响,1月都是绝佳时机。瑞银始终将中国视为实现增长的重要战略市场。...

    时间:01-13
  • 海关总署回应抢出口效应:近期出口增速提速是长期向好态势的延续

      中新网1月13日电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1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近期的出口增速,有所提速。我们认为这既是长期向好趋势的延续,更是政策落地显效的体现。特别是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出...

    时间:01-13
  • 中国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1.75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13日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国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

    时间:01-13
  • 海关总署:2024年我国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

      中新网1月13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会上表示,202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为外贸发展持续...

    时间:01-13
  • 外企在中国丨珀金埃尔默CEO彭睿德:我们很乐意参与中国创新发展

      中新网1月13日电(中新财经 吴家驹 实习生 张易安)“中国经济将因创新而蓬勃发展,珀金埃尔默很乐意参与其中。”珀金埃尔默首席执行官彭睿德(Dirk Bontridder)在接受中新财经专访时如是表示。  总部位于美国的珀...

    时间:01-13
  • 2025年春运进出京人流总量预计将达1.16亿人次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吕少威)记者13日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2025年春运进出京人流总量预计将达到1.16亿人次,日均290万人次,较2024年上升11%。  2025年春运从1月14日(腊月十五)开始至2月22日(正月二十五)结束,...

    时间:0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