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2025地方债开闸,2万亿化债先行

2025-01-14 19:12:02

来源:第一财经

  湖北、青岛发债,拉开了2025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序幕。

  2025年地方政府“借钱”已经启动,资金用于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以推动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

  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1月13日,湖北和青岛分别发行了约639亿元和3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成为今年首批发债的地方。这也正式拉开了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序幕。

  13日,天津、安徽、河北、海南、湖南五地披露发债信息,将在1月20日合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1050亿元。1月14日河南披露发债信息,计划在21日发行约353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而目前不少省份披露的一季度发债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预计,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元,发行节奏将快于去年同期,这笔资金则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交通、社会事业、棚户区改造等领域重大项目,或用于偿还旧债,将有助于扩大有效投资稳经济,防范债务风险。

  与2024年相比,2025年地方债发行时间提前了四天。湖北和青岛率先发债,两者都将部分资金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延续去年底以来的化债节奏。

  青岛13日发行的10年期约39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全部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最终票面利率为1.67%。湖北13日发行的约63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中,约451亿元为再融资专项债券,也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另外约188亿元则为新增专项债券,投向重大项目建设。

  天津、海南也计划20日发行约405亿元和50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河南计划21日发行约353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均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为了支持地方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去年11月全国人大批准的新增6万亿元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其中2024年、2025年和2026年各发行2万亿元。其中2024年的2万亿元化债额度地方仅用1个多月时间,在去年12月18日完成发行。根据前述信息,2025年用于化债的2万亿元额度也正式启动发行。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上述隐性债务置换政策“松绑减负”的效果已逐步显现。各地置换债务平均成本普遍降低2个百分点以上,有的地方还超过2.5个百分点,还本付息的压力大幅度减轻。有的地方优先置换即将到期的公开市场债券和“非标”、涉众债务,区域金融环境显著改善。

  根据财政部估算,考虑隐性债务和法定政府债务之间的利差,仅上述6万亿元化债额度,预计可累计节约利息支出约4000亿元。此次12万亿元(含上述6万亿元)化债“组合拳”预计五年内累计节约利息6000亿元。

  王建凡表示,置换政策的实施给地方腾挪出更多支持内需的空间,地方资金链条进一步畅通,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下一步财政部持续加大对地方化债的指导力度,加强债券资金全流程、全链条监管,确保合规使用。坚定不移严防新增隐性债务,推动隐性债务“清仓见底”。

  除了化债之外,部分省份还发行了新增政府债券尤其是专项债券,投入重大项目,以稳投资、补短板、促消费,助推经济平稳运行。

  上述湖北发行的共计七期188亿元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投向149个重大项目,涉及市政和产业园、交通、医疗、棚户区改造、社会事业等领域。

  安徽、河北、海南、湖南也将发行新增债券,募集资金用于重大项目建设。

  关于地方密集发行2025年新增债券,专家认为,这意味着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了部分2025年新增债务限额。按照全国人大授权,提前下达额度不得超过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因此,按2024年4.62万亿元新增债务限额测算,2025年提前下达的额度可能不超过2.77万亿元,市场普遍预计2025年提前下达限额超2万亿元。(作者:陈益刊)

  • 相关阅读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中国央行:暂停国债买入是为避免市场波动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王梦瑶 夏宾)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投资国债并非没有风险,央行暂停国债买入是为避免市场波动。  中国央行此前宣...

    时间:01-14
  • 《2024胡润全球高质量企业TOP1000》发布

      中新社深圳1月14日电 (记者 索有为)胡润研究院14日在深圳市福田区发布《2024胡润全球高质量企业TOP1000》。在上榜的1000家企业中,美国以413家公司领先,中国以134家位居第二,日本以61家位居第三,印度超过英国和加拿大...

    时间:01-14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中国央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不会改变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王梦瑶  夏宾)中国央行副行长宣昌能14日在国新办举办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央行汇率政策立场是清晰和一以贯之的,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不会改变。  ...

    时间:01-14
  •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表现依然充满信心”——访渣打集团主席韦浩思

      中新社上海1月14日电 题:“我们对中国经济的表现依然充满信心”——访渣打集团主席韦浩思  中新社记者 姜煜  “尽管中国经济在短期内面临一些挑战,但是从我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来看,我们对中国经济的表现依然充满...

    时间:01-14
  •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欧盟企业始终致力于开拓中国市场

      中新社沈阳1月14日电 (记者 刁海洋 韩宏)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Jens Eskelund)日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欧盟企业始终致力于开拓中国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积极信号,将为欧盟在华企业带来新机遇。 ...

    时间:01-14
  • “北斗模块”如何收费?旧标车如何处理?专家解读“电驴”新规

      昨天(1月13日),修订后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对外发布。针对新国标中“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的规定,有部分网友担忧个人信息是否会被过度采集,还有一些网...

    时间:01-14
  • 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本报讯 (记者寇佳丽)1月14日,自然资源部举行1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要成果。会上,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熊自力表示,自然资源部坚持立足国内,全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

    时间:01-14
  •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江西将促进企业年金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南昌1月14日电 (记者 李韵涵)14日,“促进江西企业年金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江西出台《关于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制定14条具体举措,促进企业年金...

    时间:01-14
  • 青海:2024年近10万名低收入群体圆“安居梦”

      中新网西宁1月14日电 (记者 李江宁)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40.7平方米、农牧区人均住房面积达41.6平方米,近10万名低收入群体圆了“安居梦”;建筑业增加值拉动全省GDP增长愈发明显,总产值增速居西北第一,全国前列……  ...

    时间:01-14
  • 出险房企债务重组新阶段,高比例削减本金已是大势所趋

      由于预期降低、实际持有成本较低,债权人态度逐渐发生变化。  新年伊始,多家房企的债务重组出现了重大进展。  1月9日,碧桂园披露了启动债务重组以来的首个方案;同期,龙光发布了条款调整后的第二版方案。稍早些时日...

    时间:01-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