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中国央行:截至去年末SFISF累计操作超1000亿元

2025-01-14 22:28: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王梦瑶 夏宾)中国稳定股市的新工具正持续发挥作用。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14日表示,截至2024年末,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累计操作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

  去年,中国央行创设了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即SFISF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旨在提升相关机构融资能力和投资能力。

  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邹澜表示,两项工具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上市公司和行业机构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策购买股票的时机和规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选择功能,校正资本市场超调。去年9月以来,资本市场信心显著增强,交易量和市场指数均大幅攀升。相关企业和机构也就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来熟悉新的工具,做好各项准备,并且为在需要时使用新工具保留了较大空间。

  邹澜介绍,截至2024年末,SFISF累计操作超过1000亿元,金融机构已经和超过700家上市公司或者是主要股东签订了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金额超过300亿元,2024年全市场披露回购、增持计划上限接近3000亿元。

  他称,在股票市值被明显低估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和证券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将有足够意愿运用两项工具提供的低成本增量资金去回购或者增持股票,这样就形成内在的稳定平衡机制,能够有效发挥稳定市场作用,遏制市场负向循环。(完)

  • 相关阅读
  • 大连商品交易所设立首批4个焦煤品牌

      中新网大连1月14日电 (记者 杨毅)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14日发布公告,将设立“平煤 主焦一号”“山焦日照1号”“乡焦1号”和“凯嘉一号”为首批焦煤品牌,此举旨在进一步保障焦煤期货平稳运行、支持龙头企...

    时间:01-14
  • 湖南零陵做强“绿色GDP ” 林下经济激活乡村振兴引擎

      中新网永州1月14日电(张雄)近年来,湖南零陵飞凤山专业合作社万亩油茶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投资4000余万元在9个村流转土地12000余亩种植油茶。  基地负责人何天介绍,每年,油茶林中套种迷迭...

    时间:01-14
  • 2024年黄埔海关监管跨境电商进出口货值突破2200亿元

      中新网广州1月14日电 (许青青 傅彬 万鹏)据黄埔海关14日消息,2024年该关监管跨境电商进出口货值首次突破2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黄埔海关所属沙田海关关员对跨境电商出口货物进行监管。吴志波 摄  广州市增城区...

    时间:01-14
  • 吴清会见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首席执行官亚迪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 题:吴清会见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首席执行官亚迪  中新财经记者陈康亮  中国证监会14日发布消息称,2025年1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京会见了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首席执行官亚迪(Nikhil Rat...

    时间:01-14
  • 签约737.71亿 新疆塔城招商推介会在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臧赫)一道大盘鸡,让世界认识新疆美食;一朵红花,通过现代科技产业园延伸发展至全产业链;一座亚欧大陆地理中心之城,带动地区口岸、外贸产业,构建起“中亚商贸走廊”……这些名片都出自新疆塔城。 ...

    时间:01-14
  • 海南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领跑全国

      中新网海口1月14日电 (记者 王晓斌)海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2024年再创佳绩,在新增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58.2%,市场渗透率在中国省级行政区中居于首位,保有量占比则排名第二。1月7日,海南博鳌一处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停在...

    时间:01-14
  • 2024年山东新建商品房网签面积逾9600万平方米

      中新网济南1月14日电(周艺伟)记者14日从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山东省新建商品房网签9659.2万平方米,保持全国第一,房地产和建筑业缴纳税收1647.6亿元(人民币,下同),占该省国内税收收入的16.5%。...

    时间:01-14
  • 2025年春运启幕 江西南昌车站预计发送旅客543.5万人次

      中新网南昌1月14日电 (刘力鑫)14日,2025年春运启幕。记者从铁路江西南昌车站(下辖南昌站、南昌西站、南昌东站)获悉,整个春运期间,南昌车站预计发送旅客543.5万人次,日均13.6万人次。图为1月14日,江西南昌东站,旅客在候...

    时间:01-14
  • 北京将重点培育20个未来产业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杜燕 陈杭)2025年,北京将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等20个未来产业。  1月14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

    时间:01-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