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2024中国经济年报,怎么看?

2025-01-18 15:52:2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宏观经济数据,202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30万亿。面对2024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用五个“很不容易”来评价。2024年,中国经济怎么样?2025年,又如何应对挑战保持经济持续向好?《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连线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带来解读分析。

  2024年四季度GDP增长5.4%,是为实现目标努力发力的结果,还是自然增长规律的结果?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5.4%毫无疑问不是经济自然运行的一个产物,而是党中央对于二季度、三季度经济增速有所回落、经济动能有所转弱进行精准分析,果断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在投资、消费以及出口等领域取得一系列良好的反弹,所产生的一个综合效应,因此是宏观政策综合发力的产物。我们现在从结果来看很美好,很满意,但是过程依然是很艰辛。当然下一步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所以去年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要再进行超常规、逆周期的政策,也就是说在去年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码推动经济的全面复苏。

  如何看待经济增速目标的实现VS普通人的“体感温差”?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在自媒体时代,引领大家的体感和新闻的,是决定于一些边际人群的感受。我们看到的GDP增长速度5%,是总体平均的一个速度。实际上在不同部门不同人群,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收入、利润等方面的增长,可能与GDP的平均速度是有差异的,尤其是在传统的一些行业里面,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可能呈现负增长;还有一些可能面临着失业危险、面临着行业调整的一些劳动者,收入可能出现了一些下滑;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地方政府,财政也面临了一系列的压力。这些边际群体的感受,往往会左右整个的舆论,所以从而形成了大量的人所听到的、看到的、自己感受到的,和宏观数据出现了一些偏差。那么这个偏差在外围国家可能体现得更明显,原因就是结构不均衡,导致偏差会更大。

  如何看待全年外贸比上年增长5.0%?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外贸数据的超预期,不仅仅是在2024年下半年,实际上从2019年以来都超乎预期。这种超预期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中国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同时也会受惠于整个外贸结构的多元化,特别是向“全球南方”进行全面发展。我们看到的12月份10.9%的出口增长速度,也取决于这两个主体因素,当然这里面也有抢订单这样的一些现象。但是不管怎么样,的确中国经济的弹性韧性,就是体现在我们全球竞争力上面,体现在我们超大经济体,在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的效应上面,所以这是好事。

  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如何应对人口红利的消失?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从理论上来讲,人口减少直接会导致劳动力供给出现持续下滑,从而会导致增长速度下滑。更重要的是如果人口出生率下降,会导致整个平均年龄下降,生产效应和储蓄效应都会发生作用,进一步使人口红利出现消退。这种消退对很多群体来讲,会周期性地发生。在应对上,人类历史上已经有很多经验,很重要的一个应对方式是,我们一定要从过去数量型的人口红利,转向质量型的人口红利,也就是说要转向人力资源红利,特别是当下所看到的工程师红利,这对于经济增长是极其重要的。另一方面,当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到来,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保障体系上要进行全面提级,社会建设上要加大力度,这样才能使整个经济增长有很好的社会支持,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我们制定一系列的战略来进行应对。

  2024年的经济数据中,有哪些惊喜?又有哪些担忧?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惊喜的是我们在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升级上面持续发力,在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不仅体现在外贸增速的大规模提升,也体现在这些行业本身的增加值和产值出现了快速提升。这体现了我们整个民族在穿越周期、在提升整个全球竞争力上面,一个根本的也是我们弹性韧性的所在。担心是目前由于我们在宏观上内需不足,那么一些价值实现出现了不畅通的现象,在微观上出现了一些非规范性的竞争,从而导致宏观微观相夹击下面所出现的低价格现象,这个现象的产生是我们很担忧的,值得我们在战略上要进行更为深刻反思和研判。

  如何进一步提高老百姓收入?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①很重要的是要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还要下功夫做大蛋糕,这要求我们整体经济要摆脱低迷状态,使名义GDP的增长速度到5%,甚至到5%以上,这是我们保证收入增长的一个基本面。②很重要的是收入政策。对民众和劳动者收入进行一个系统提升,我们在短期可以采取一些短期的再分配政策,来一次性提升,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启动社会建设工程,同时加大再分配的改革力度,通过改革来提升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从而进一步为扩消费奠定收入财富的基础,当然这需要我们在政策层面和改革层面要综合发力。

  2025年提振消费,还有更大的招吗?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国家已经把扩消费定为今年的头等大事,并且还要专门启动相应的扩消费工程,也就是说在2024年9月26日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惠民生来促消费,通过扩收入来促消费,以及实施消费刺激政策等多个层面,来加力整个消费的提升。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消费是一个基础变量,也是一个慢变量,一旦消费低迷,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状况,不是哪一招就能够马上起效果的,它需要综合施策,同时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在中国目前消费政策的发力上,不能够简单地继续用某一项政策来改变目前的格局,而是要有一个综合施策,从多途径来进行改善,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布局2025年的九项工作中,很多工作实际上都与消费的提振密切相关联。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需要有一个中期的布局,需要在短期刺激政策、中期结构调整和中长期制度改革上,要有一个统筹安排。

  2024年CPI比上年上涨0.2%,怎么看?2025年如何回到合理区间?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2024年CPI全年增长0.2%,这的确是目前供求关系失衡的一个产物。它是我们整个调控中间的一个重中之重的参数,也就是说当物价水平出现过低的状况,一定会导致国内经济循环动荡减弱,导致整个需求下滑、企业利润下滑、居民收入下滑,进一步导致我们的预期和下一步的需求变化,从而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要解决这种恶性循环,特别是低价格、高债务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后果,我们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上,一定要更加积极,更加注重在内需扩展上面下大力气,更加注重在预期调整上面下大力气。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设定的2025年的目标,不仅仅是稳增长、稳就业,同时还有一个价格目标。这个价格目标2024年是3%左右,那么当然从目前这个状况,我们认为2025年向2%这样一个增长目标坚定地去做,是我们政策上面一个很重要的抓手,也是我们各项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抓手,是我们走出目前一些困局、解决很多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中间目标。

  • 相关阅读
  • 上海两会热议入境游“免签流量” 变“240小时”为消费兴业

      中新社上海1月18日电 (记者 许婧)正在此间举行的2025年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表示,上海要抓住签证政策放宽的机遇,推动上海进一步在更高层次开放,让外籍人员从来沪240小时旅游转变为...

    时间:01-18
  • 河南两会关注“胖东来现象” 文商旅融合迈上新赛道

      中新社郑州1月18日电 (王宇 韩章云)“胖东来频频出圈,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在1月18日开幕的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胖东来再次被写进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胖东来是创建于河南许昌的一家商超,...

    时间:01-18
  • 专家学者共议AI时代企业合规新趋势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刘育英)第二届企业合规高峰论坛近日在京举行,此次论坛聚焦AI(人工智能)大潮下企业合规的新趋势、新挑战和新机遇,共同寻求企业合规发展的新路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

    时间:01-18
  • (新春走基层)中欧班列进口商品保税店亮相陕西汉中站

      中新网陕西汉中1月18日电(张远 周茂育 陈燕)中欧班列进口商品保税店18日亮相陕西汉中站,千余种“洋年货”为旅客带来全新体验。图为旅客在店内挑选商品。陈喆 摄  汉中站是西成高铁与阳安铁路的交汇点,也是陕西省...

    时间:01-18
  • 春节广州边检总站口岸出入境客流预计逾41万人次

      中新社广州1月18日电(记者 方伟彬)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以下简称“广州边检总站”)18日发布消息称,春节假期该总站所辖口岸出入境客流预计逾41万人次,日均约5.1万人次,相比2024年春节假期增长约50%,中外旅客占比为...

    时间:01-18
  • 江苏省政协委员建议推进长三角总部经济区域协同

      中新网南京1月18日电(记者 朱晓颖 钟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正在南京召开。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致公党江苏省委会副主委米其智18日在其提案中建议,推进长三角总部经济区域协同。1...

    时间:01-18
  • 助力科技创新生态建设 国新创投基金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陈溯)18日,中国国新联合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在京共同举行国新创投基金合作签约仪式。  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思伟在签约仪式中表示,中国国新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牵头发起设立...

    时间:01-18
  • 河南2024年GDP超6万亿元 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超2万家

      中新网郑州1月18日电(王宇 韩章云 李超庆)中部省份河南2024年生产总值(GDP)超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超2万家。  1月18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郑州开幕,省长王凯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4...

    时间:01-18
  • 2024年云南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3.6%

      中新社昆明1月18日电 (韩帅南 时文枝)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8日在昆明开幕。云南省省长王予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2024年,云南省开放势能愈加强劲,农产品出口规模保持西部第一,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

    时间:01-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