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产业一线·跨年行 | 蛇年生肖瓷“不够卖”!货还没出就被订空

2025-01-22 17:57:14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月16日电 (董湘依)“蛇生肖瓷一设计出来,马上就被订走了,目前外贸和内贸的订单都比较忙,货的需求量很大。”乙巳蛇年临近,顺美集团正在全力备战蛇年生肖瓷生产,每年10月到次年春节前是企业最繁忙的时段。

  其所在的人口仅30多万的小县城,孕育出超600亿元的陶瓷产值,家家户户都与陶瓷生产密切相关。近日,中新经纬走进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探寻这座千年瓷都的技艺传承和产业密码。

  蛇年生肖瓷“不够卖”

  顺美集团是德化的陶瓷制造龙头企业,拥有多条自动化陶瓷生产线,产品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我们推出的生肖瓷产品叫做‘乙巳呈祥’,底部是金元宝,上部是一只小蛇,结合了福文化元素,一樽售价为128元。自从推出后,消费者都很喜欢,现在正紧锣密鼓地加班赶制中。”顺美集团副总经理郑衍彬接受中新经纬记者采访时说道。

  顺美集团蛇年生肖瓷产品。 中新经纬 董湘依摄

  对于蛇生肖瓷的设计理念,顺美集团开发部经理陈素萍介绍,蛇年吉祥物结合了“福”文化与传统吉祥元素。蛇头戴财神帽,手握“福”字,寓意招财进宝、幸福安康。尾部的金元宝底座增加了储物功能,比如办公室的人员可以放一些回形针,如果放在茶桌上,还可以装茶叶。

  值得一提的是,顺美集团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陶瓷版的唯一授权生产商,在“冰墩墩”大获成功后,消费者呼声不断,其顺势推出兔年、龙年和蛇年生肖IP。

  “当时(冰墩墩)火到什么程度,不夸张地说我一天可以接到100个电话。那一年有天晚上刚好开个主管会,会都开不下去,每个人的手机都嘣嘣响,我的小学同学一直打电话过来说能不能给他买一对‘冰墩墩’。那时我感觉得罪了很多人,因为确实是供不应求,不光是外贸客户,连老同学都没法满足。”对于当时“一墩难求”的情景,陈素萍仍记忆犹新。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023年我们又开始创造兔生肖IP,没想到反响很好,当时生产一直供不应求,海外客户觉得中国的生肖吉祥物是一个很美好的祝福,因此很喜欢。这几年下来,客户会主动来要,所以现在生产也在繁忙地进行中。”

  陈素萍称,今年的蛇生肖瓷也是“不够卖”,已经卖出了几万套,外贸和内贸订单都挺多的,产品一设计出来马上就被订走了,“我们连存货也没有,只剩下样品”。

  千年瓷艺如何焕新

  德化白瓷享誉世界,瓷雕技艺更是天下一绝。

  德化陶瓷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有3700多年的历史,以白瓷闻名于世。其有着冰清剔透、如脂似玉的质感,被誉为“中国白”。

  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5年,福建德化被联合国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陶瓷之都”称号。

  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曾称赞道:“中国几乎可以说是以出瓷器而闻名的一个国家,以瓷器的白色程度而论,自当首推德化瓷”。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评价称:“德化白瓷堪称一绝,前后无瓷能与之比肩”。

  德化白瓷以瓷塑尤其是观音像、佛像闻名,形象栩栩如生。中新经纬 董湘依摄

  据了解,德化白瓷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坯料制备、制模、成型、干燥、施釉、装饰、装烧等。工艺也极其复杂,一种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另一种则是将泥塑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干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然后放入窑中在一千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

  德化白瓷之所以能以精湛的技艺延续千年,从源头来看最关键就是原料,可别小看它们,这里面也有很大讲究。中新经纬记者在陶瓷车间外看到,地面上的瓷土堆积成了几座小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堆外表呈黑灰色的瓷土。

  为何黑色的瓷土原料却能烧制出洁白如玉的瓷器?顺美集团新媒体专员蔡慧萍说:“这堆黑色瓷土叫做黑滑石,化学组成较为单一,其成分中的少量有机物质在1300℃高温加热条件下,有机碳可完全燃效去除。在经过超细粉碎后可得到优质高白超细滑石粉,白度最高可达90%。在陶瓷制作中,可以提高陶瓷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使陶釉不易变色和卷缩等。”

  她形象地比喻称:“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黑滑石中的有机碳燃尽突然变白,就像女生瞬间变脸的样子。”

  郑衍彬副总经理称,制作陶瓷的工种有很多,涉及成型工、修坯工、贴花工、上色工、烧窑工、选瓷工、包装工等等。“陶瓷产业一定是避免不了手工的,像这种工艺品没办法百分百实现自动化,如果一名工人的手工活效率高,每个月能够拿到七、八千块钱。”

  跨越千年,陶瓷工艺历久弥新。在顺美集团工厂内,除了传统的手工制瓷工序,3D打印陶瓷技术也已成熟并应用于生产线,从而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为当地陶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D打印陶瓷技术能运用到陶瓷产业上的核心,是需要针对性地根据陶瓷生产的工艺,对模型进行调整及修改。比如以前是客户发图稿过来再进行人工雕塑,在这个过程中工人师傅会考虑这个产品能不能适合陶瓷工艺的生产。现在如果客户有3D模型,可以运用软件和设备对模型进行二次修改,让它能够更符合陶瓷生产工艺的需求。”郑衍彬补充道。

  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近年来,德化陶瓷产业迅猛发展。据德化县陶瓷办提供的数据显示:德化现有陶瓷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2024年产业规模达到663亿元,同比增长15%。2023年,德化白瓷产业集群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秘书长樊瑞新对中新经纬记者表示,德化陶瓷发展具备三大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优势。德化瓷土矿点多、分布广,类型多种多样,储量丰富,铁、钛等杂质含量低,质量好,烧后白度高;二是人力资源优势。全县户籍人口超30万,大部分长居本地,每家每户的生活都与陶瓷生产密切相关;三是技术优势。德化陶瓷在刻花、划花和印花等传统的技术上,发明了堆花、贴花和刻写诗词美语等装饰技法,充分利用德化白瓷质地纯白、杂质少等特点,塑造出各种艺术品。

  在陶瓷3D打印室,工人正在进行雕刻。中新经纬 董湘依摄

  德化县人民政府资料显示,陶瓷产业是德化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和民生产业。2018—2022年,德化县实施陶瓷产业跨越发展五年行动,产值从328亿元增长到502亿元。

  德化县陶瓷办常务副主任曾宪升对中新经纬记者表示,从瓷土的加工到产品的生产,直至最终的销售环节,德化拥有一条相当完整的陶瓷产业链条。其产品种类也丰富多样,可以概括为三大类:一是出口工艺瓷,二是日用家居瓷,三是大师艺术瓷。产品大部分外销到国外200多个国家,国内市场多以日用瓷、大师艺术瓷为主。

  “德化高度重视陶瓷产业的发展,从2023年开始实施‘中国白·德化瓷’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7年陶瓷产业规模超千亿。”曾宪升表示。

  德化白瓷历史悠久,从唐宋以来就出口,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密切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往。

  放眼全球化的今天,曾宪升说,这几年德化一直推动陶瓷国际化,比如2024年举办德化国际陶瓷文化周,主题就是“中国白·向世界”,并且还到国外举办“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等各种形式。在推动国际化战略的同时,还培育陶瓷龙头企业,打造自主品牌,通过各种措施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德化瓷更好地走向世界。(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 相关阅读
  • 数据要素开发与利用受关注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成重要抓手

    本报记者 田鹏进入1月中下旬,地方两会陆续启幕,全国各地纷纷聚焦新一年的发展大计,紧锣密鼓地筹划布局一系列工作任务。其中,数据要素的开发与利用被多地“划重点”,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数据运...

    时间:01-23
  • 多地加码数字贸易 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 寇佳丽近日,国内多地出台增量政策、召开专门会议,探索数字贸易发展新机遇。1月20日,2025大湾区数字贸易深化会在深圳举行;1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上海市推动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时间:01-23
  • 央行开展逾万亿元14天期逆回购 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

    本报记者 刘琪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公告,为对冲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当日,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1575亿元14天期逆回购...

    时间:01-23
  • 央行等五部门: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类新金融服务

    本报讯 (记者刘琪)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领域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

    时间:01-23
  • 福建2024年GDP达5.77万亿元

      中新网福州1月22日电 (记者 龙敏)2024年,福建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福建省统计局22日发布消息称,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57761.02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可...

    时间:01-22
  • 同心·同道·同赢 富德生命人寿携手钻石企业家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同心者同路,同路者同行。在时代浪潮中,企业互联让创变新生延展出更多可能。近日,一场以“同心·同道·同赢”为核心精神的钻石企业家论坛在东莞松山湖圆满落幕,来自制造、服务、科技等多元领域的众多企业家齐聚一堂,共...

    时间:01-22
  • 2024年中国南方五省区用电量同比增7.5%

      中新社广州1月22日电 (王华 蓝旺)中国南方电网公司22日消息,2024年,南方五省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全社会用电量170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用电量和增速双双创近三年新高。  分产业看,2024年,南方五省区...

    时间:01-22
  • (乡村行·看振兴)揭秘“中国生鱼之乡”乡村致富经

      中新网中山1月22日电 (孙秋霞 黎颖欣)近日,记者走进被誉为“中国生鱼之乡”的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只见鱼塘星罗棋布。据了解,这里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近年建成了省级现代生鱼产业园,成为全国最大的生鱼繁育和...

    时间:01-22
  • 江西庐山西海打造研学营地 构建全链条研学旅游产业

      中新网九江1月22日电 (熊锦阳 秦秀奇)1月21日,江西九江庐山西海研学营地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开工现场。 庐山西海新媒体工作室供图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庐山西海风景区巾口乡,占地230亩,已列入九江市2025年“三大攻...

    时间:0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