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水资源税全国推广后首个征期,水价涨了吗?

2025-01-23 13:55:41

来源: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作者:陈益刊

  水资源税全国推广后,居民和一般工商业水价平稳,但高耗水等特种行业税负上升,以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

  今年1月的前半个月是水资源税全面推行之后首个纳税申报期,税务总局称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水资源税首个申报期平稳有序,企业普遍反映良好,水资源税改革的效应逐步显现。

  在去年12月之前,中国只在10个省份试点水资源费改税,其他省份依然征收水资源费。12月1日开始,财政部、税务总局、水利部发文,在全国推广水资源费改税,水资源费由此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水资源税。此举旨在保护水资源,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

  《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等文件,明确了水资源税征收范围、税率、计税方式、征管等。由于水资源税适用税额等赋予各省一定自主权,12月份之后部分省份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水资源现状等也开始明确当地税额。

  比如经济大省江苏去年12月公布了《关于江苏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有关事项的公告》,在国家水资源税政策框架内,明确授权事项。如江苏分类制定差别税额,设置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税目,地表水适用税额范围为0.006~0.4元/立方米,地下水为0.3~8元/立方米。将省与市县的水资源税收入分成比例调整为25:75,适当提高市县分享比例,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按照规定,选择按月缴纳水资源税的纳税人,需要在每月1日至15日期间申报缴纳水资源税,今年1月前半个月也因此成为水资源税全国推广后首个征期。

  为了确保改革平稳有序,随着各地明晰水资源税适用税额等细节及税务总局进一步明晰相关征管问题,各地税务部门提早准备,在办税服务厅设立专人专岗专窗,为企业提供水资源税政策咨询、申报表填写辅导、流程引导等贴心服务。同时在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政策,辅导企业通过电子税务局等办理申报业务,首个征期平稳有序。

  “对水资源费改税,我们一开始是有点压力的。因为以前缴的是水资源费,由水务局测算,公司财务直接按照金额缴纳就行;现在需要自行申报了,我有些担心。”广州中程康怡饮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玉棋表示,“首个征期,在税务干部的帮助下,我们在电子税务局上很快就完成了申报,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此次水资源费改税全面推广,不少老百姓最担心的是自来水价会不会上涨?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白彦锋告诉第一财经,本次水资源税全面试点,遵循“平稳转换”原则,老百姓用水习惯没有大的变化的前提下,用水负担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不少省份也确定了居民用水负担不会上涨。

  比如,广东省财政厅、税务局、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解读当地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时称,我省的水资源税基本平移改革前水资源费标准,城镇公共供水企业取用地表水继续按照0.2元/立方米执行,且相比改革试点前,还可进一步可享受5%的合理漏损率扣除,以及不适用超计划取水、水资源严重短缺和超载地区加倍征收政策,城镇公共供水企业的水资源税(费)负担将进一步降低,预计不会因改革试点导致出现城镇公共供水成本提高的情况。

  家住湖南省岳阳市的邓女士表示,之前听说水资源税改革还担心水价会上涨,现在看到自来水公司发来的收费单,发现水价还是原标准,一下就放心了。

  湖南省衡阳市近尾洲水电厂财务人员张蓓雯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往我们每年缴纳的水资源费在70万元左右,今年1月我们申报的水资源税为5.8万元。按照这个额度计算,全年整体税负不会有多少变化。从长远看,如果我们把水轮机的工作始终控制在高效运行区间,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将提高,税负还能低一些。如何节约用水,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然,此次水资源费改税原则在强调平稳转换同时,强化分类调控,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和超载地区取用水、取用地下水等从高确定税额,通过设置差别税额,更好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抑制地下水超采和不合理用水需求。比如,此前开展水资源费改税试点的河北、内蒙古等省份,改革后当地居民正常生活用水、农业正常用水、一般工商业用水负担保持不变,与改革前持平。但河北对高尔夫球场、洗车、洗浴等高耗水的特种行业地下水税额标准比改革前增幅超15倍。内蒙古对于严重超采地区、超采地区取用地下水的税额标准,分别按照非超采地区税额标准的3倍和2倍执行;对超计划或超定额用水水资源税加征1~3倍等。

  此次水资源费改税改革明确对洗车、洗浴、高尔夫球场、滑雪场等特种行业取用水,从高确定税额,旨在借此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

  今年首个征期,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寨坝鑫通加油站有限公司申报的水资源税比之前缴费时明显增加。“差不多是以前的两倍。为了降低税收成本,我们对洗车人员开展了节水培训,要求他们做到人走水停,后续也计划通过更新洗车设备来达到节水目的。”公司法定代表人黄其通说。

  • 相关阅读
  • 多部门打出“组合拳” 力促中长期资金入市

    央行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已有超300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拟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本报记者 杜雨萌近日,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1月23日,在国...

    时间:01-24
  • 多地明确2025年消费增长目标 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活力

    本报记者 孟珂促消费是扩内需的第一大抓手,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多个经济大省公布了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目标,其中,河南为6%左右,江苏、浙江、广东、四川分别为5.5%左右、5%以上、5%左右、5%。南开大...

    时间:01-24
  • 当中国冰雪旅游“两极” 牵手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  进入新雪季以来,冰雪热在全国各地涌动。2024年红火了整个冬季的“尔滨”,经过一年的蓄能,今冬已开足马力“整新活儿”,丰富多彩的冰雪赛事活动接续上演;在吉林,赏雾凇、戏冰雪成为热门项目...

    时间:01-23
  • 吉地过年 消费在吉丨“冷资源”持续撬动“热消费”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消费高度重视,“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是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国家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多维度拉动消费增长。对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吉林总站立足吉林省情,策划推出系列报道《吉...

    时间:01-23
  • 新春走基层丨“一片叶子”卖出千万元

      早上八点不到,廖万甜撩起帘子,钻进大棚,轻车熟路地打开风机,开始巡棚。  花烛、白锦龟背竹、蔓绿绒、鹿角蕨……棚内仿佛小型的“热带雨林”,这里有市面上常见的热带植物(以下简称“热植”),也有难得一见的“奇珍异株...

    时间:01-23
  • “上证指数”上新 将于1月24日发布4条“红利指数”

      中新网上海1月23日电 (高志苗)上海证券交易所23日晚间发布消息称,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24日发布上证红利质量指数、上证180红利质量指数、上证红利增长指数、上证180红利增长指数,为市场提供更多投资标的。...

    时间:01-23
  •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中国增长是全球增长的重要基石

      中新社瑞士达沃斯1月23日电 (记者 马秀秀)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日前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受访表示,中国增长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  倪以理指出,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

    时间:01-23
  • (新春走基层)浙江越城将投入超2.5亿元资金 点燃新春消费活力

      中新网绍兴1月23日电(项菁)春节是传统消费旺季。1月20日至3月底,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将开展新春消费季活动,计划投入资金超2.5亿元,用于促进春节前后消费。今年春节临近,在绍兴古城一市集上,儿童试玩悟空皮影戏。项菁 ...

    时间:01-23
  • 截至去年底北京经营主体达268.62万户 科技型企业占近四成

      中新网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23日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底,北京经营主体268.62万户,同比增长5.08%。科技型企业存量85.9万户,占比近四成。  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过去一年服务首...

    时间:01-23
  • 广南联络线西塱隧道“永庆号”盾构机刀盘成功下井

      中新网广州1月23日电(郭军 吕翀 梁耀新)1月23日上午,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项目广州现场,随着现场履带吊机一声鸣笛,重374.2吨、直径12.85米的“永庆号”盾构机刀盘成功下井落位,与机身主体精准“合体”,标志着“永庆...

    时间:01-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