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如何激发海洋经济迸发“新”活力 浙江探索“蓝色未来”新引擎

2025-02-12 10:10:27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浙江是海洋经济大省,拥有4370个海岛,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今年,浙江加速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多个领域开启了先行探索。

  浙江宁波舟山港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港口和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连通宁波到舟山六横岛的重要通道——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正在紧张建设中。目前,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关键控制性工程——青龙门大桥首个主塔下横梁型钢骨架已吊装完成,标志着大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浙江海港佛渡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卉称:“梅山港区是属于宁波市的,六横港区属于舟山市,通过六横大桥把它串起来,把两座千万吨标箱的港区连成一体。”

  作为港口物流服务岛,佛渡岛是六横大桥跨海联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大桥的建设,佛渡码头迎来发展新机遇。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投资管理处副处长闫书锋称:“去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成立海洋经济发展厅,职责进一步理顺,为推动浙江‘强港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制保障。”

  2024年1月,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成立后,协同省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部门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新版宁波舟山港总规于当年10月获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政府联合批复,在顶层设计上破解制约港口更高质量发展的港口集疏运体系不够完善、港产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

  闫书锋称:“按照我们的整体规划,2031年整个佛渡港口650万标箱吞吐能力就要建成释放。”

  目前,浙江宁波、舟山等地相继成立海洋经济发展局。聚合集成资源力量,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浙江省将谋划推进120个强港项目建设,全年预计完成投资超600亿元。

  盘活低效用海 旧船厂里长出新产业

  浙江不仅拥有全国第一的海岛数量,海岸线长度也是位居全国榜首。然而,部分宝贵的岸线资源却长期被落后产能所占据。因此,浙江通过建立海洋产业提质增效倍增平台,来盘活低效用海用地产业。

  浙江省三门县是全国率先开展临港船舶低效用海更新的试点县。当地原有船舶工业用海企业25家,用海面积5730亩,许多企业用海面积闲置,效益总体低下。为盘活海洋资源,高效用海,三门县探索鼓励扶持民营企业投资开发临港产业。台州恒投工贸是一家现代物流贸易机构,从事散装水泥的中转储存、销售,全年货物吞吐量已占整个健跳港区的30%以上。春节假期过后,他们已经开始筹备二期码头的建设工作。

  针对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如何将原有的海域使用权证换发为土地使用权证的问题,三门探索将海域使用权流转、分宗、改变用途三个事项合并成一次受理、同步审批、一次办结,审批时间从1年缩短到2个月。

  李欠飞是一家造船企业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2024年,他的企业不仅拿到了政府700多万元的造船提升技术改造资金,而且在三门县发展造船产业涉及到的所有涉海手续的审批,都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

  同时,政府加大了规模小、技术低、效益差船厂的淘汰力度,把资金、政策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造船企业倾斜。

  目前,三门县已盘活低效用海20宗,涉及面积4800亩,并成功入围浙江高端船舶和海工装备集群协同区,撬动投资85亿元。而在浙江全省,已经开展首批16个海洋产业提质增效倍增平台培育工作,平台主导产业涵盖临港先进装备、海洋清洁能源、海洋新材料、现代海洋渔业等领域,力争3年时间培育一批现代化海洋产业集群。

  培育新业态 加速推进新质生产力“入海”

  传统海洋产业加速变革的同时,今年浙江以科技创新为动能,加速推进新质生产力“入海”。

  在浙江舟山岱山县大长涂岛叮嘴门,分布着岱衢族大黄鱼养殖园区。这里因为水质好、饵料丰富、海水相对较湍急,不停运动的大黄鱼肉质细腻鲜美。

  舟山岱衢洋渔业负责人张家豪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每斤大黄鱼的市场价格能卖到上百块钱。而他这个养殖基地到达最近的岸上,船车配送需要2个多小时,不仅费用高,由于大黄鱼离水时间长,几乎全部死掉。为此,岱山县专门开辟了大黄鱼养殖基地到岱山本岛的低空经济航线。现在,从张家豪的养殖基地到达岱山本岛,用无人机运输大黄鱼只需15分钟时间。春节期间,张家豪饲养的大黄鱼已基本销售一空。

  宁波象山是海洋城市,集聚了大批从事海洋相关产业的企业。欧曙辉经营的这家企业主要是从事海洋防腐材料的研制,需要在海洋场景做大量实验。

  这片区域就是即将建成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宁波片区,是自然资源部与浙江省共建的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国际先进的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服务于各类海洋新材料与装备试验测试需求。

  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储昭节称:“我们精准地选择了海洋材料这一领域,主要也是基于宁波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对海洋装备、海洋材料、海洋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记者了解到,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宁波片区建成后,将采取“研究机构+企业”共同运行的方式,来加快科研成果的市场转换进度。同时,加大海洋量子精准感知、卫星遥感、海洋关键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争取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 相关阅读
  • 工信部:绿色智能健康家电新产品加速引领消费升级

    本报记者 郭冀川2025年2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家电行业生产情况。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家用电冰箱产量达到了10395.7万台,同比增长8.3%;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更是高达26598.4万台,同比增长9.7%;家用洗衣...

    时间:02-13
  • 各方协同发力 积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刘萌2月11日,商务部等九单位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银发号”启程,标志着银发经济发展迎来又一重大利好。“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银发群体...

    时间:02-13
  • 地方国企青睐低空经济赛道 助力产业做大做强

    本报记者寇佳丽低空经济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其正快速崛起成为万亿元级的产业新赛道,吸引着越来越多参赛者的到来。年初至今,一些地方纷纷成立由地方...

    时间:02-13
  • 着力盘活存量土地 多地专项债收储工作加速推进

    本报记者张芗逸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下简称“专项债”)资金收储存量闲置土地的工作加速推进。2月份以来,珠海市、惠州市、潮州市、江门市等多地密集发布关于运用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

    时间:02-13
  • 1月份电商物流指数为109.2点

    本报记者孟珂2月12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京东集团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9.2点,较2024年12月份回落3.5点。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吴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春节假期,多...

    时间:02-13
  • 北京商业航天十大应用场景发布

      中新社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 徐婧)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举行,发布了北京市商业航天十大应用场景。  活动现场发布的北京市商业航天应用场景,包括基于卫星通导遥技术...

    时间:02-12
  • (新春走基层)攀高逐新谋发展 浙江丽水“链”就山区蝶变之路

      中新网丽水2月12日电(奚金燕 蓝伊旎)新春期间,浙江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丽水经开区”)内,投资超10亿元的高纯钽铌新材料绿色制造项目正加紧施工。该项目由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链主企业主导培...

    时间:02-12
  • “线下+线上”双轨并行、直播带岗……“春风”送暖扎扎实实促就业

      央视网消息:为满足企业用人和求职者就业的双向需求,近日,浙江温州龙湾区举行“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此次招聘会采用“线下+线上”双轨并行模式,汇聚了近400家企业,提供超3.2万个岗位。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首日就吸...

    时间:02-12
  • 以旧换新有效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监测调度数据显示:春节期间(1月28日—2月4日),数码产品、家电家居、汽车以旧换新销售额分别约为141亿元、105亿元、66亿元,总销售量达到860万台(套);其中,手机等数码产...

    时间:02-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