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诗和远方”中看银发经济前景

2025-02-13 16:31:18

来源:经济日报

  激发银发经济活力,要促进供需适配,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与物业、家政、医疗、文化等行业融合发展,拓展形成多业态多形式的新型消费领域;提高银发经济质量,要创新产业规划,进一步运用数字技术的精度,打造“互联网+”智慧养老新模式;优化银发经济环境,要完善配套政策,推动形成若干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品牌。

  商务部等9单位近日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围绕增加银发旅游列车服务供给、强化适老化设施保障、提升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水平、优化银发旅游列车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多项具体措施。按照《行动计划》,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银发号”列车启程,让更多银发族奔向“诗和远方”,对创新旅游服务供给、增进老年人福祉、扩大服务消费具有积极意义。

  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预期提升,老龄人口的消费观念、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不断发生变化。新一代银发族重养生、爱时尚、追科技,推动养老相关产业更新迭代。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涵盖一二三产业。据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结合银发群体的心理特征和生活习惯,有效挖掘养老服务消费潜力,满足个性化养老需求,既关乎老年生活幸福感,也蕴含产业发展金色机遇。

  激发银发经济活力,要促进供需适配。除了健康、看护等传统养老领域,银发群体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日益增加。热门景点、培训课堂、购物直播间……都有老年人活跃的身影。然而,当前产品和服务较为单一,与老年人多元化消费需求之间仍有一定程度不匹配。应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与物业、家政、医疗、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等行业融合发展,拓展形成多业态多形式的新型消费领域。例如,推出老年剧场、老年大学、休闲康养等定制化项目,丰富文化旅游养老内容;打造集居住、医疗、康养、餐饮等于一体的高品质养老社区,营造适老化宜居环境。

  提高银发经济质量,要创新产业规划。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让银发群体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应进一步运用数字技术的精度,提升养老产业的服务温度。打造“互联网+”智慧养老新模式,依托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整合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全流程资源,逐步构建覆盖养老服务全周期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完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聚焦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在养老场景中的应用。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老年用品和服务展示体验。在传统养老方式进行信息化升级之后,要同步强化数据安全管理、重视隐私保护,确保老龄群体安心享受数字权益。

  优化银发经济环境,要完善配套政策。加强老龄产业投融资环境建设,构建产业融资平台,降低民企进入门槛。不断壮大养老服务经营主体,支持培育养老服务领域龙头企业,推动形成若干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品牌。探索完善职业教育、学业教育和培训教育相衔接的银发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建立网络监督体系,优化老年人维权程序,为银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作者:吉亚矫 来源:经济日报)

  • 相关阅读
  • 商务部:“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圆满收官

    本报讯 (记者刘萌)2月13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有关情况。何咏前表示,2月5日,“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圆满收官。据商务大数据对重点电商...

    时间:02-14
  • 上市公司高薪招贤纳士 人工智能人才紧俏

    本报记者 丁蓉元宵节过后,春季招聘市场渐热,多家上市公司春季招聘的岗位已经“上新”。《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人工智能相关岗位需求大幅增长,不少企业开出高薪招纳相关人才。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企...

    时间:02-14
  • 2024年税费“红包”超2.6万亿元 有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本报记者 韩昱2月12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293亿元,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税费优惠政策...

    时间:02-14
  • 全力以赴拼经济 多地国资委部署一季度“开门红”工作

    本报记者 杜雨萌继年初多地国资委明确表态“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稳增长”后,最近一段时间,多地国资委陆续召开会议部署一季度“开门红”工作。具体来看,四川省国资委召开的2025年省属监...

    时间:02-14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以工代赈中央投资50亿元

    本报讯 (记者杜雨萌)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月13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于日前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支持地方实施1008个以工代赈项目,计划吸纳12.3万农村脱贫人口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项目建...

    时间:02-14
  • 央行: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

    本报记者 刘琪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货币政策坚持支持性的立场,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金融总量合理增长,2024年末社会融资...

    时间:02-14
  • 全国首个!《网约货车运营服务规范》西安市地方标准实施

      中新网西安2月13日电 (记者 阿琳娜)网约货车线上与实际货物信息不匹配怎么办,货车司机长途“玩命跑车”出现安全事故责任如何划分,工会为网约货车司机维权服务该找平台方还是货主方……网约货车作为数字经济和物流...

    时间:02-13
  • 票房突破百亿!《哪吒2》为何是“成都制造”?

      哪吒闹海再迎高潮。  2月13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票房突破百亿,一跃升至全球影史票房榜第17位。  根据专业平台最新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或突破160亿,以单一市场成绩超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进...

    时间:02-13
  • 甘肃80余种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 文创产品“破圈远航”

      中新网兰州2月13日电 (记者 冯志军)兰州海关13日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披露,去年甘肃有包括敦煌杏皮茶、天水鲜葡萄、庆阳鲜苹果、金昌马铃薯、秦安花椒、天水大樱桃、武威葡萄酒等80余种特色农食产品实现“首次出口...

    时间:02-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