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部山区小城缘何成为“中国物流第一县”?

2025-02-14 16:23: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江西广昌2月14日电 题:中部山区小城缘何成为“中国物流第一县”?

  记者 张明新 王修君 吴鹏泉

  在线称重、扫码识别、智能传送……在江西供销(广昌)数字物流产业园的一家快递企业转运中心,每件快递包裹都被精准分拣处理,随后被装上物流卡车,发往全国各地。

  “产业园内目前有八家快递物流企业,每天累计约有六万件快递从这里汇集、分拣,再运送到千家万户。”中共广昌县快递行业联合党支部书记刘火英介绍道。

2月8日,在江西供销(广昌)数字物流产业园的一家快递企业转运中心,快递工作人员整理快递包裹。记者 刘占昆 摄

  中新社采访报道组一行近日走进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探秘这座中部山区小城缘何成为“中国物流第一县”。

  广昌,因“道通闽广、隶属建昌”而得名。2006年,中国物流行业协会和中国物流诚信联盟授予广昌“中国物流第一县”荣誉称号。

  其实,这个地处武夷山西麓的小县,尽管历史上曾是江右商帮把瓷器、纸张、茶叶等“江西制造”送往各地的一处水陆要冲,但在当今却并不具备现代物流产业优势:既不沿边,也不靠海,时至今日未通铁路。

  为何当年“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广昌路上”会奔涌出物流大军?“靠的是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精神。”广昌县交通运输局分管物流产业的相关负责人饶绍云给出了答案。

  20世纪80年代,第三方物流刚从国外引入国内不久,不少广昌人便投身物流市场,在沿海沿江发达地区创业,成为新一代赣商的代表之一。随着第一批从事物流的人实现“逆袭”,他们回乡后亲帮亲、邻帮邻,带动一大批人涌向物流市场。

  “当时家里穷,没办法只能去外面闯一闯。”1998年,当时三十出头的广昌人饶英跃拄着拐杖南下广东开拓物流事业。凭借吃苦耐劳的韧劲,他的物流事业越做越大,2004年将公司总部迁回抚州。目前,其物流公司已发展成为年营业收入超十亿元的大型物流企业。

  广昌人从事货运中介服务起初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城市,21世纪初服务范围覆盖中国百余个大中城市。饶绍云告诉记者,在上海、广州、厦门等广昌物流人聚集的城市,甚至形成了“广昌村”“广昌街”。

  经过数十年发展,物流已成为广昌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据统计,总人口约25万的广昌,有六万多人从事物流业,在中国各地开办五千余家物流公司,年营业额近千亿元,创造了“广昌物流通天下”的奇迹。

2月8日,在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的一家服装企业内,鲨鱼裤生产线上一片繁忙景象。近年来,广昌物流业的发展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广昌制造”通过物流和电商走向全国。记者 刘占昆 摄

  面对庞大的物流大军,如何将他们团结凝聚好、发展壮大好?中共广昌县委统战部推动成立了广昌县物流总商会、建立了物流人士统战工作服务站等平台,与当地物流从业者建立了密切联系,为他们在金融信贷、政策咨询、人才培训、法律援助方面提供鼎力支持,助力物流企业发展。

  广昌物流异军突起的背后,离不开政策支持。为做大做强物流产业,广昌县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并提出打造“物流总部经济”。

  业内人士认为,总部经济需要基础设施和龙头企业支撑。广昌打造“物流总部经济”,当务之急是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及培育龙头物流企业。广昌正在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并打造物流集团公司。

  近年来,中国物流汽运行业呈现出“车多货少”的局面,这给全县拥有近150家物流企业的广昌县带来新课题。

  “我们将发展‘互联网+物流’,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饶绍云表示,数据的共享和利用,为物流产业带来了更多便利和机会,也使得物流运输更加智能、快捷和安全。

2月8日,江西广昌林下经济展馆展示的各类林下种植产品。近年来,发达的物流业助推广昌优质绿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记者 刘占昆 摄

  一业旺带来百业兴。随着外出闯荡的广昌物流业界返乡创业,当地工农业产品不断运往全国。中新社采访报道组在同处物流产业园的一家服装企业了解到,该公司广昌籍的企业家把原来位于杭州的鲨鱼裤生产线逐步迁回家乡。广昌的白莲、食用菌等优势农产品和深加工食品也因发达的物流业而更加畅销。

  新春假期结束,商贸物流业全面复工复产。广昌这座中部山区小城,依然忙着“迎来八方客,送达四海货”。(完)

  • 相关阅读
  • 定了!16城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

    本报记者 杜雨萌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的通知》(简称...

    时间:02-14
  • 最新!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再创新高

    本报记者 杜雨萌2月1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高于全国工业0.2个百分点。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均实现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发挥引...

    时间:02-14
  • 2024年中国共发行各类绿色债券6814.33亿元

    本报讯 (记者杨洁)近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披露的2024年度中国绿色债券指数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共发行各类绿色债券6814.33亿元,托管量2.09万亿元,同比增长5.57%,为中国绿色债券指数提供丰富样本券。...

    时间:02-14
  • “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项目正式启动

    本报讯 (记者寇佳丽)为尽快实现全国各地低空交通网络指挥平台和地面若干飞行服务设施标准统一,尽快形成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为各地低空交通网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国低空经济联盟于2月14日在...

    时间:02-14
  • 重磅发布!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

    本报记者 刘琪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8.52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2.45万亿元,同比增长0.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

    时间:02-14
  • 央行最新公布,这些贷款持续增长!

    本报记者 刘琪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据统计,2024年四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5.68万亿元,同比增长7.6%,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稳...

    时间:02-14
  • 央行:2025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833亿元

      2025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5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833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22万亿元,同比多增379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

    时间:02-14
  • 央行:2025年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15.2万亿元,同比增长8%

      2025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5年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15.2万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7.71万亿元,同比增长7.2%;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

    时间:02-14
  • 助企扬帆出海 陕西持续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提质

      中新网陕西宝鸡2月14日电 (李一璠)“截至2024年12月,陕西累计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74项。目前,陕西国际标准化工作已实现由政府支持引导到企业主动参与、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张战国向中...

    时间:02-14
  • 央行:2025年1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

      中新网2月14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央行14日发布2025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指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  广义货币增长7%  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8.52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2.4...

    时间:02-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