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人勤春来早 开工干劲足丨未来已来!人工智能踩上“风火轮”练就“十八般武艺”

2025-02-17 15:00:1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技术催生新场景

  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启航

  最近,国产DeepSeek大模型的横空出世在国内掀起“人工智能热”。各行各业也是开足马力,开启了一场拥抱AI的“抢滩登陆战”,各种人工智能新场景、新应用层出不穷。记者这几天在成都走访发现,这里的人工智能企业非常忙碌。

  总台央视记者 李厦:造一台人形机器人究竟有多复杂?我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人形机器人的内部,十分精密,旁边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它的部件进行安装和调试。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成都市的一家智能硬件中试平台,新年一过,这里已经开足马力,十多条产线,二十多个项目在并行生产。

  “中试”是科研项目从概念走向应用的关键一环。在这个中试车间里,一条条试验线、组装线忙碌运转,来自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服务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产品正在进行性能测试和小批量试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年以来,每周都有新项目来进行成果转化,像这台采用AI视觉识别技术的交通摄像头,就即将投向市场。

  蜂鸟智造智能硬件中试研发平台工程技术部经理 周江:现在的订单计划已经排到了三季度了。AI类的产品明显有一个增加,去年我们同时期大概就是1到2款AI类的产品在做,今年有一半以上都是跟AI相关的。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快速实现成果转化?在几公里之外的成都科创生态岛,刚刚投运一年多,就已注册科创企业近千家。在这里,大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对全岛进行可视化管理,小到用机器人为访客做一杯拉花咖啡,或是用手机向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客服进行咨询,一座“岛”就是一个巨大的应用场景验证中心。

  走进科创岛的这家机器人研发企业,仿佛进入了一座繁忙的机器人训练场。这边,工程师在测试机械臂自主识别分类物品的能力,另一边,双轮足机器人在训练攀爬楼梯。还有可隔空操控的“五指灵巧手”、能精准清理杂草的农业机器人……一项项人工智能技术的测试场景令人目不暇接。负责人告诉记者,春节以来,他们几乎每天都是“火力全开”,加快进度将新品推向市场。

  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副总经理 陈洋:4月份的时候会发布文旅类型的机器人,5月份的时候会发布农业场景的机器人,6月份的时候会发布“贡嘎一号”(机器人)最新版的产品,运用于我们家庭康养的场景。

  AI技术成果转化持续加速,科研人员天马行空的想法也在不断催生新的应用空间。当记者来到一家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时,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头脑风暴。

  原来,他们正在开发一项空间智能技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理解和认知,从而赋能千行百业,相关的研制工作已在加速推进。

  眼下,成都已建设60余个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相关的创新平台,2024年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39%,算力更是增长了7倍。那么今年如何更进一步,推动产业实现跃升?在成都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工作专班,记者看到,每天的工作计划排得满满当当。

  将搜集到的诉求和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像这样的企业诉求摸底对接会,这里每周都要开上好几次。在这份任务清单上,密密麻麻地列明了接下来要完成的目标。

  成都市经信局人工智能产业处副处长 蒋炆伶:目前已经计划了有40多项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为了推动工业、商务、教育、医疗等等这些领域的应用。重点培育行业大模型,建设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发布场景机会清单、开放机器人标志性应用场景,力争今年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

  加快人工智能技术

  在各行各业“落地生花”

  人工智能企业焕发出蓬勃活力,一项项新技术新产品加速走向市场。不仅仅是在成都,开年以来,全国多地都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今年的重点任务。

  春节刚过,广东东莞发布的2025年市政府“一号文”,就是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这几天,当地的一家科技企业就在加紧测试一款智能分拣机器人,它可以自动识别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货物,靠的是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平台,相当于给机器人装上一个“AI大脑”。

  河南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赋能产业焕新升级。在焦作的一家新材料企业,最近就用上了安全生产大模型,极大提高了工厂安全运行效率。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信息部部长 刘海庆:这个安全生产大模型,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实现多类型、多领域、多维度安全能力获取,让我们安全综合管理效率提升20%,安全管理综合成本降低15%。

  眼下,人工智能技术也在为外贸赋能。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国际站数据显示,春节过后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达50%,其中AI外贸产品为6.9万国内商家出海提供了服务。

  浙江义乌的这家包装制品厂,海外订单已经排到了六月份。企业负责人把AI比作他的“定制军师”,客户、订单、物流、财务全都交给它,甚至对员工的培训也通过AI来进行。

  此外,还有更多城市加紧布局人工智能赛道。像北京将继续强化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上海将在金融和制造业领域深化AI应用;而深圳、杭州等地则在大模型、智能硬件等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通过各地发挥核心资源优势,形成区域间协作,将进一步加快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落地生花”。

  AI行业从业者的新年新干劲

  各地发展人工智能热火朝天,AI行业的从业者们也是干劲儿十足。新的一年,他们有哪些新目标、新愿望要去突破、去实现?一起来看看。

  • 相关阅读
  • 中债指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本报讯 (记者韩昱)2月17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日前,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债券杂志”发布了题为《中债指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文章。文章认为,金融“五篇大文章...

    时间:02-17
  • 八部门联合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六大专项行动

    本报讯 (记者郭冀川)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了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

    时间:02-17
  • 安徽马鞍山:聚焦“黑白”材料 向“微”求“新”

      中新网马鞍山2月17日电 (记者 张俊)马鞍山,这座曾经以钢铁产业闻名的城市,如今正从传统产业迈向新能源材料领域,从这里生产的“一黑一白”两大材料颇受关注。“黑”是碳气凝胶,一种新型轻质多孔碳材料;“白”是高性能...

    时间:02-17
  • 履职一年间丨如何让国家的科技资金用到刀刃处?他在调研中有了新建议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即将召开。一年来,代表和委员们访民意、听民声、汇民智,积极履职调研。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是一位持续关注科技创新的全国人大代表,他长期奋战在科...

    时间:02-17
  • 经济大省挑大梁丨创新跨境电商新模式 外贸新业态跑出“加速度”

      这两年,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浙江外贸的重要一环。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浙江跨境电商企业如何积极拓展新模式新路径,打开新的增长空间?来看今天的《经济大省挑大梁》。  走进宁波舟山港海关监管仓库,堆...

    时间:02-17
  • 低空经济“一张网”建设提速 产业链企业争相布局

    本报记者 李雯珊 李乔宇2月14日,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召开“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项目论证会,并正式启动该项目。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通讯”)、航天...

    时间:02-17
  • 北京海关出台新措促外贸稳量提质

      中新网北京2月17日电 支持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布局建设、推动“保税+”业务创新、提升航空“双枢纽”国际竞争力……北京海关日前发布《促进外贸稳量提质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为全年稳...

    时间:02-17
  • 中航成飞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中新网成都2月17日电 (记者 刘忠俊)2月17日,随着深圳证券交易所内钟鸣声响起,中航成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成飞”)(股票代码:302132)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标志着中航成飞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发展迎来新机遇...

    时间:02-17
  • 500根棉签到手只有380根……网购商品“缺斤少两”只能认栽?

      原标题:  买来200个垃圾袋,细数却少了1/4  网购日用品,数量不能成为糊涂账  半月谈记者:熊嘉艺 赵紫羽  500根棉签到手只有380根,260张抽纸其实只有62抽……近来,不少消费者在网上购买日用品遇到类似的问题:一些...

    时间:02-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