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全球车市为何迎来密集调整期

2025-02-20 07:34: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整合重组”与“合并终止”同屏出现

  全球车市为何迎来密集调整期

  当前,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无论是传统汽车制造商还是造车新势力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近年来全球各主要汽车市场出现了增速放缓、竞争加剧的情况,这给各大车企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全球数据公司GlobalData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1%,达8900万辆,但包括日本、韩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在内的多国2024年汽车产销总量同比均有下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过去常见的“单打独斗”“赢者通吃”策略难以奏效。2024年以来,国内外不少车企都在探索彼此合作、跨界突破甚至重新整合的新路径,尝试以合纵连横的方式分担成本与风险,加速抢占更多行业新风口。

  东风、长安牵手,国内第一大汽车集团或将横空出世

  2月9日,多家东风系和兵装系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其间接控股股东、控股股东或发生变更。公告显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器装备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但公司公告同时强调,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值得注意的是,隶属东风公司的东风股份、东风科技,以及隶属兵器装备集团的长安汽车也发布了上述公告。

  “尽管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未明确指出彼此为重组对象,但这一消息在资本市场与汽车行业掀起波澜,引发广泛关注与猜测。”谈及这一话题时,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志超对记者说,从级别上看,东风集团为国资委直属央企,长安汽车为国资委直属央企兵装集团下属二级板块。因此双方重组或由东风主导,未来将成立全新的汽车集团。

  统计数据显示,东风汽车2024年销量248万辆,长安汽车则为268万辆。目前,双方已经有各自成熟的品牌布局、供应链和人才体系,且分立武汉、重庆,都是当地的支柱企业。倘若两家大汽车集团重组,那么将诞生一个年产销超过500万辆的世界级巨型汽车集团。

  “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合并重组,将重塑中国和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此次重组有望通过市场化手段和政府引导,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事实上,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的整合重组早有讯号。1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表示,将以中央企业重组整合为抓手,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要继续开展新公司组建、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提升中央企业在重要行业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林庆苗着重强调说。

  记者注意到,2024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就召开了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12组26家单位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矿产资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动力电池等领域。

  在中国一汽、兵器装备集团、东风公司与中国诚通动力电池领域专业化合作项目中,中国一汽拟投资控股中国诚通所属力神青岛,兵器装备集团、东风公司同步参与,共同打造国资动力电池头部企业,推动中央企业新能源汽车业务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已走过百余年历史。其间起起伏伏、分分合合,最终通过整合优势资产打造核心竞争力,走向集团化发展,留下为数不多但具有竞争力和相当体量的几大汽车集团。”付于武分析道。

  刘志超持同样的观点:“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从大到强的转变,品牌重构和企业重组是必经之路。若东风汽车、长安汽车重组成功,新集团将成为国内销量第一大车企,并跻身全球前五。这将极大地改变汽车市场格局,加速行业洗牌。”

  日产、本田终止合并谈判,“绝望之局”应如何破局?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东风汽车、长安汽车整合重组后续动作的同一时间,2月13日,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分别召开董事会会议,正式决定终止双方此前商议的合并谈判。这一决定标志着,两家日本汽车制造商旨在“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的合作计划告吹。

  据了解,自2024年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来,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的管理团队(包括首席执行官)一直在讨论和考虑周围的市场环境、业务整合目标以及整合后的管理战略和结构。此外,考虑到业务整合的重要性,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还与各利益相关者进行认真磋商。

  就在很多人以为双方的合并已经“板上钉钉”时,本田汽车1月21日表示,到2026财年,日产汽车的年营业利润至少需要增长3倍,才能顺利完成双方计划的整合。此外,还为整合后的新实体设定了长期目标,即每年至少实现3万亿日元(约1434亿元人民币)的利润。

  记者查询数据发现,截至2024年9月,日产汽车的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了90%。公司已将全年盈利预期下调至1500亿日元(约71.7亿元人民币),较2023财年下降了74%。为了扭转业务损失,日产汽车将在全球裁员约9000人,并将全球产能削减20%。这样的营收表现显然不符合本田汽车的要求和预期。

  与此同时,本田汽车希望将日产汽车作为子公司纳入其体系,以掌握日产汽车的管理权,推进业务重组,提高决策效率。日产汽车认为此举违背了最初组建平等公司结构的设想,希望在新公司中保持平等地位,双方在管理层架构和决策权分配上难以达成一致。

  “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均需要技术创新和把自身技术升级,而不是简单的规模化协同降低制造成本。两家公司之间很难找到协同效应,按照日产汽车前CEO卡洛斯·戈恩的理解,两家公司几乎没有互补的地方,这是‘绝望之局’,并非一笔务实的交易。”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说。

  崔东树认为,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在混合动力技术领域均有独特优势,需要加大在中国的本土化技术创新。“倘若合资车企在中国汽车市场失去竞争力,那么也将失去世界车市份额。”他直言,如果把核心精力和技术研发放到最具竞争力和创新精神的中国市场,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将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合纵连横

  在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不断磋商协调的同时,近期,不少车企也在进行着内部整合与优化。

  今年1月,广汽集团宣布,将对传祺、埃安、昊铂的营销体系进行整合,设立品牌营销本部,完成营销领域一体化改革。

  在新的营销体系中,品牌营销本部将下辖传祺营销本部、埃安营销本部及昊铂营销本部,通过统一战略规划、统一市场布局、统一渠道管理、统一售后服务等举措,实现营销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提升整体效能。

  上汽集团则对乘用车板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重整。围绕构建“大乘用车板块”的目标,上汽集团启动了公司管理层的竞聘上岗机制,绩效优异者将有机会获得跨级晋升。

  据悉,荣威、飞凡、名爵等品牌所属的乘用车公司,以及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等公司被整合为“大乘用车板块”,并通过新成立的“执管会”在后续集体决策自主板块的重大事项。

  2月5日,丰田汽车宣布与上海市政府就共同助力中国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相关举措达成合作意向,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独资成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该公司计划于2027年投产。

  与此同时,针对中国本土市场,丰田汽车也已开始针对性的技术和产品投入——丰田在江苏常熟建立了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其主要职责是进行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的研发。除了成立中国研发中心外,丰田还选择与华为等中国公司合作,以此加速其智能化进程。

  “如今,全球各国对汽车尾气排放的限制越来越严格,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明确的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加速发力纯电动汽车领域,有助于雷克萨斯更好地满足全球各地的环保政策要求,并跟上汽车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崔东树说。

  据了解,雷克萨斯上海工厂定位为“大中华区+出口基地”,未来或承担雷克萨斯全球50%的电动车产能。借助中国产业链的优势,雷克萨斯可以将在中国制造的高品质电动车出口到全球其他市场,尤其是在日韩、东南亚、中东等地开拓新市场,扩大其全球市场覆盖范围,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市场在售且在华生产的汽车品牌一共121个,其中中国本土品牌89个,外资品牌31个,主要以合资公司生产形态为主,独资的外资品牌仅有特斯拉一家。

  “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兴起,给汽车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一方面,汽车产业变革正持续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也迫使车企迫切需要解决产品如何快速切入市场、提高销量,进而提升盈利能力的现实问题。”刘志超预测,“接下来,全球汽车市场或迎来深度整合潮,市场集中度将加速提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20日 08版

  • 相关阅读
  • 毕马威中国发布报告:今年一季度经济有望持续修复

    本报讯 (记者闫立良)毕马威中国日前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伴随当前“抢出口”活动延续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码推进,今年一季度经济有望持续修复。...

    时间:02-20
  • 北京充电车位配建指标将有统一标准,破解充电难要迈几道坎?

      不同类型的建筑具体应配建多少充电车位,北京将有统一标准。日前,北京市地方标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征集持续至2月24...

    时间:02-20
  • 欧盟准备与美国讨论降低汽车关税

      中新网2月20日电(宫宏宇)据彭博社报道,欧盟最高贸易官员Maros Sefcovic19日在华盛顿表示,欧盟准备讨论削减汽车和其他商品的关税,以阻止与美国的贸易战,其中可能包括降低甚至取消工业产品的关税。截图自彭博社报道。...

    时间:02-20
  • 特朗普考虑将政府削减开支节省的20%发给美国人

      中新网2月20日电(宫宏宇)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9日表示,正在考虑将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削减开支节省资金的20%,发给美国纳税人,并用另外20%用来偿还债务。  据介绍,这一提议最初是由投资公司Azoria ...

    时间:02-20
  • AI跨界发展,人才需求能否跟上

      小时候对声音敏感的赖锘林,能够分辨出不同家人的钥匙声和脚步声。工作后,他获得了一个很酷的称呼——“噪音猎手”。只不过这一次靠的不再是耳朵,而是AI技术。基于他们的努力,“穿梭”在不同声学场景和终端设备上的声...

    时间:02-20
  • “人工智能+”,如何加速跑

      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人工智能+”,如何加速跑(议政)  近日,由中国企业训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火爆出圈,受到广泛关注;蛇年春晚舞台上,身着花袄的人形机器人扭起大秧歌,引发热议……随着人工智能产业...

    时间:02-20
  • AI闯入寻常百姓家

      “小艺小艺,给我们讲几个关于春节的故事。”  今年春节,大学生孟婷回到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原上村老家,跟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团圆时,70岁的奶奶突然对着智能手机开口说道。  看到大家一脸惊奇的表情,奶奶笑着告诉大家...

    时间:02-20
  • “羊绒衫里没羊绒”,任何时候货真价实都是底线

      直播间的秩序、产品的质量,关乎直播电商的未来。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网购时代,“吆喝”可能是必须的,但不能信口开河、满嘴跑火车。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极尽忽悠之能事,会让消费者逐渐失去对电商的信赖,也会侵蚀直播...

    时间:02-20
  • 储能行业重磅文件发布 如何让新型储能产业“走向世界”?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将加快锂电池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  记者注意到,方案中一大亮点是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简单...

    时间:02-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