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经济观察)入地10910米,中国又一超级工程刷新深度纪录

2025-02-20 21:44: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题:入地10910米,中国又一超级工程刷新深度纪录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20日下午,位于北京的中国石油大厦内,发布会刚结束,一群记者就争相上前,拍摄一块比砖头小些的灰色岩石。

  “别摸!”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执行董事王清华提醒,这块岩心来自地下超万米深处,是5.4亿年前的岩石标本,其珍贵程度堪比月壤。

  当日,中国石油举办新闻发布会称,中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近日在地下10910米完钻,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万米科探井是全球油气勘探领域的一项超级工程。其钻探深度相当于钻穿珠穆朗玛峰后,又向地下继续钻进两公里多,风险难度非常大。经由这口井取出、来自地下超万米的岩心自然也非同一般。

  万米深度的超级工程

  深地塔科1井所在的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含油气盆地。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芳介绍,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但盆地油气藏埋深普遍在6000至1万米。在中国油气勘探开发中,一般认为埋深超过4500米的地层为深层,埋深超过6000米的地层为超深层。资源埋深处于超深层加之地质情况极其复杂,塔里木盆地一度被视为“勘探禁区”。

  打破“禁区”的是一项超级工程。深地塔科1井于2023年5月30日开钻,开钻以来先后创造了全球尾管固井“最深”、全球电缆成像测井“最深”、全球陆上钻井突破万米“最快”、亚洲直井钻探“最深”、亚洲陆上取芯“最深”等五大工程纪录。

  越到深处钻探越难。王清华介绍,深地塔科1井从地表到钻抵万米,用时279天;从万米到最后近1公里,耗时300多天。

近日,中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完钻,图为深地塔科1井现场。(中国石油供图)

  万米“取心”难在哪里?

  王清华在发布会上举着一块来自超万米深的岩心做了5-6分钟的介绍。他告诉记者,这块岩心的珍贵主要在于其获取不易,“光下一趟钻就得5天时间”。他展示的这块岩心也成为会后记者争相拍摄的对象。

  据介绍,在钻探过程中,科研人员经历了超重载荷、井壁失稳、工具失效、地层井漏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

  王清华说,全井要钻遇12套不同岩(物)性、不同压力系统的岩层,地质构造复杂多变,深部地层可钻性极差、井壁失稳严重,加之井下最高温度220摄氏度、最高压力145兆帕,常规钻井工具、材料、元器件难以适应如此苛刻的工况环境,极易造成工具损坏或材料失效,极易发生井眼垮塌、卡钻、恶性井漏等井下事故。

  而且因为井特别深,超重载荷,对装备工具提出极限要求。井筒自上而下首尾连接1130多根钻杆,自重超过350吨,最细的钻杆仅有杯口大小,10千米的钻杆在井筒内部如同面条般柔软,钻杆断裂风险高、钻头冲击损伤严重。作业过程中,下套管时最大吨位达665吨。

  面对这些极限挑战,中国石油联合集团内外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共计数万人开展集智攻关,研发了全球陆上首台12000米自动化钻机、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技术等十大技术利器。

图为深地塔科1井在万米深层取得的珍贵岩心。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摄

  破解深地油气密码

  经过艰难钻探,科研人员得以与5亿多年前的岩石相遇。中国石油科研人员根据岩芯、岩屑以及测录井等地质样品和数据,绘制出亚洲第一份万米地质剖面图,为深地科学探索和油气勘探提供一手实物资料。据介绍,这将有力支撑地球深部结构与物质组成、地球演化、气候变迁等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郝芳指出,深地塔科1井的顺利完钻,不仅刷新了系列工程技术纪录,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首次获取到万米以深地质资料,同时验证了塔里木盆地在万米深层仍有油气资源潜力。深地塔科1井将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带来更大活力。(完)

  • 相关阅读
  • (经济观察)稳外资 中国以开放除干扰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最新出台的稳外资措施旨在更加开放,分析人士认为,这在当下至关重要。  据官方数据,去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6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1%。今年1月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但仍...

    时间:02-20
  • 刘强东进军外卖,美团、饿了么接招

      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记者 吴涛)已经被认为是“红海”的外卖、网约车市场又迎来强劲玩家。  近日,京东宣布入局外卖行业,并宣布给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团、饿了么均跟进,并表示给全职骑手上社保...

    时间:02-20
  • 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访湘开展经贸交流

      中新网长沙2月20日电 (刘曼)2月19日至21日,日中经济协会会长进藤孝生率30余家日本企业的代表到访湖南长沙,其中包括日本制铁、三菱电机、三菱重工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川崎重工、日本航空等知名企业的高管、中国区...

    时间:02-20
  • 西南地区首个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在蓉授牌

      中新网成都2月20日电 (记者 王鹏)四川省多式联运发展大会20日在成都举行,西南地区首个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正式授牌。图为大会现场。四川港投集团 供图  跨境公路运输被称为“第四种运输方式”,是海运、铁运、空...

    时间:02-20
  • 中信建投证券换帅

      中新网2月20日电(记者 吴家驹)“券商巨头”中信建投证券换帅。  2月20日,中信建投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王常青因到龄退休原因,向董事会提交辞职报告,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发展战略委员...

    时间:02-20
  • 中基协:截至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规模达19.92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20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

    时间:02-20
  • 中国商务部:关税战没有出路也不会有赢家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李晓喻)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拟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20日称,关税战没有出路也不会有赢家,美方应纠正错误做法。  特朗普13日签署备忘录,要求相关部...

    时间:02-20
  • 总投资428亿元 人工智能等项目落地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

      中新社上海2月20日电 (记者 李姝徵)2025年“开门红”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重点企业表彰大会20日在上海举行,41个项目签约落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下称“临港新片区”),总投资428亿元(人民币,下同)。 ...

    时间:02-20
  • 2024年京津冀三地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两成以上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吕少威)数据显示,京津冀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3年的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到2024年的3.4万亿元,2024年三地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都增长了两成以上。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新...

    时间:02-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