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2025-02-27 21:02:0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高敬、古一平、胡璐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将从何处发力?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端牢“中国饭碗”,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粮食安全根基更加坚实。如何在较高基数上实现粮食稳产丰产?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粮食产量站上新台阶之后,也丝毫不能放松粮食生产。”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去年单产提升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八成,此次文件部署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这就要求我们把重心放在单产提升上,通过优良品种、农业科技应用等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要顺应人民群众消费趋势变化,持续提升农产品品质。

他认为,不论是单产提升还是品质提高,品种都至关重要,要加大种子科技创新攻关,培育更多高产优质品种。通过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等科技装备提升改善,以及生产后的收割、运输、储存等配套措施协同发力,促进粮食稳产丰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文件提出,将各类耕地占用纳入占补平衡统一管理,明确要求“持续整治‘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

受访专家表示,耕地受到严重破坏后,恢复起来难度大成本高,各地要总结经验教训,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分类有序做好耕地“非粮化”整改。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胡树文长期致力于为盐碱地驱“盐”化“碱”。他认为,落实文件提出的“稳步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就要因地制宜、多管齐下,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坚定做好盐碱地改良治理大文章,让更多盐碱地转化为高产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注意到,文件不仅提出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以调动各地种粮积极性,还明确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

他表示,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要以国内稳产保供为根基,强化农产品供需平衡和全链条监测预警,精准识别供需缺口和调控着力点,优化进口来源布局并动态调节进口规模与节奏,平衡市场供给与价格稳定,更高水平统筹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在开放中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多举措助增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抓好“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

“及时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纳入帮扶”“统筹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贫致贫对象的识别认定”“建立分层分类帮扶制度”……来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文件对这项工作作出针对性部署。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表示,这些部署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体系的必然要求,将推动帮扶政策实施更精准、更有针对性,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过渡期后常态化帮扶提质增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这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提出全面清查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建立统一的资产登记管理台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姝认为,健全这部分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必要且紧迫,将为推动后续帮扶政策由“阶段性过渡”转向“长效化帮扶”提供重要支撑,推动更高质量的帮扶政策落地见效。

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在专家看来,文件从做好“土特产”文章、“共同体”文章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张姝表示,各地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坚持推进特色农产品的全产业链发展,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有“钱”途。

不仅要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文件明确,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将联农带农作为政策倾斜的重要依据。赵皖平说,这有利于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良好格局,让农民稳稳挑上增收致富的“金扁担”。

建设和美乡村,持续改善硬设施软环境

广袤乡村是农民群众的家园。围绕乡村“硬设施”和“软环境”建设,中央一号文件作出具体部署:

分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规范化建设;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

“这是在城乡融合大背景大趋势下采取的政策措施。”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孔祥智说,应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积极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

乡村不仅要宜居,还要和美,这离不开乡村发展“软环境”的打造。

文件提出加强文明乡风建设,例如,推进传统村落特色保护区建设,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深入实施乡村文物保护工程。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仇童伟认为,加强文明乡风建设将对乡村发展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有利于传承农耕文明,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为乡村全面振兴铸魂。

同时,文件还提出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专家学者表示,高额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影响社会风气、加大农民负担,甚至滋生出一系列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各地要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乡村全面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文件明确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并提出“保持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任期稳定”“着力解决部分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水土不服’问题”等。专家认为,这将有助于基层党组织更好扛起政治责任,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大力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相关阅读
  • 乳业分析师宋亮:中央一号文件助力行业转型,奶业发展如何实现新突破?

    奶牛养殖业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民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中国奶业在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多重驱动下,稳步发展中不断前进。近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

    时间:02-27
  • 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 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本报记者 刘琪自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作为稳经济增长一揽子增量措施出台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迅速响应。据2月26日召开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座谈会披露,目前已实现18个试点城市签约全覆...

    时间:02-27
  • 行业协会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增长10%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王梦瑶)27日在北京举行的光伏行业2024年发展回顾与2025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预计,乐观情况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10%。  他指出,2024年全球光伏...

    时间:02-27
  • 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北京如何以“新”聚能?

      中新网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徐婧)“这个固态锂离子便携式移动电源可存储两度电,重17公斤。在它旁边,相同容量的传统移动电源重23公斤。”26日,卫蓝新能源董事长助理陈丽叶在北京房山为人们介绍一款新型固态锂离子电...

    时间:02-27
  • DeepSeek冲击之下,英伟达还能“扛住”吗?

      中新网北京2月27日电(宫宏宇)在经历了DeepSeek带来的股价巨震和博通等对手ASIC芯片冲击后,备受关注的AI巨擘英伟达于当地时间26日发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  营收393.3亿美元、净利润220.66亿美元、毛利率...

    时间:02-27
  • 如何提振消费?调查报告揭示低质低价困局与“破局”之道

      中新网上海2月27日电(记者 陈静)上海市消保委27日发布的《好产品与消费新需求》调查报告(简称:调查报告)指出,提振消费,必须打破低质低价的困局,以更多好产品引领新的消费需求。  上海市消保委方面指出,随着消费者信...

    时间:02-27
  • 杭州:机器人展示应用迎两热

    2月26日,2025年杭州市西湖区文创大会上,哪吒装扮的机器人和舞狮装扮的机器狗同场表演吸引民众。 王刚 摄  中新网杭州2月27日电(记者 王逸飞)自杭州多家企业的机器人在春节登上各大晚会以来,机器人的身影在杭州愈发高...

    时间:02-27
  • 东莞公布2025年GDP增长预期目标:5%以上

      中新网东莞2月27日电 (记者 许青青)广东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7日开幕,东莞市市长吕成蹊在2025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2024年东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2282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居广东省第2...

    时间:02-27
  • 以旧换新补贴点燃湖南数码产品消费热

      中新网长沙2月27日电 (记者 鲁毅)春节前夕,中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围,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首次被纳入购新补贴范围。随着政策落地满月,湖南迎来一股数码产品消费热。2月22日,长沙一家电器商场开启...

    时间:02-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