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以“未来产业”托举“产业未来” 看“经济第一大省”如何向新突围

2025-03-01 11:43:1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几天,一个来自深圳、代号PM01的人形机器人,仅用一个前空翻动作,就“刷屏”了不少大湾区人的“朋友圈”,也“丈量”了我们和未来产业的距离:属于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的未来,来得远比我们想象还要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产业革命性突破,同样需要“十年之功”。看似“简单”的翻滚动作,背后是工业设计的优化更新,是先进算法的迭代演进,更有来自广东产业基础的集体托举——大湾区产业链和科技链上每个细节的协力“狂飙”,正在成为推动人形机器人不断“翻滚”向前的关键动力。

  产业提速背后,更有来自“经济第一大省”广东面对未来发展发出的明确信号:从年初“新春第一会”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到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频频问计企业——站在产业变革的前夜,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节点,广东锚定“以新促进”的路径,志在让一次次来自人形机器人的向前“翻滚”,聚合成推动经济新跃迁的浪潮。

  谋定当下,广东将如何托举新兴产业、制胜未来?又将如何在产业新浪潮的竞争中,中流击水,获得新的战略主动?

  “从0到1”再到“100” 产业沃土迸发向“新”力

  在刚刚出炉的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上,不少与会者关注到这样一个罕见的细节:在报告最后,附上了整整47个“名词解释”。

  需要加以解释的热点名词,往往事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新产业、新事物萌发的态势。其中,与产业和科技创新有关的新名词就占了一半。

  5.5G、ESI、统一时空信息平台、车网互动……透过这些对大众而言稍显陌生的新名词,更能窥见深圳发力未来产业已经积蓄的势能和基础:全力竞逐时代浪潮,深圳已经建立起了可供未来产业迸发驰骋的产业“新赛道”。

  从“创新之城”深圳出发,目光沿着产业链一路追寻,会发现铺就赛道、协力托举未来产业发展的案例,在粤港澳大湾区俯拾即是:来自生产车间、灵活抓取物件的一双机器人巧手,往往基于深圳某实验室里先进的超滑技术的投入应用;人形机器人越来越真实的“触感”和反应,则来自上游企业在传感器领域持续不断攻关……日前,摩根士丹利发布的研报《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梳理了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上市公司百强名单,10家中国集成商里,来自广东的企业就占了一半,产业集成优势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在电子信息制造等15个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的广东,在过去一年,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已经超1500家,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24.68万台(套)占全国总产量的44%,连续5年稳居全国第一——在产业基础托举之下,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广东已经形成了涵盖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的完整链条。

  窥一斑而知全豹。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交织互促,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力,正是广东敢于向未来产业“无人区”发起挑战的深厚基础,也是不断实现“从0到1”再“从1到100”的创新密码。

  今年,广东出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再次向模型算法、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先进材料等未来产业发起挑战,部署一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学研平台,进一步加强全产业链布局。集腋成裘,这正是未来产业发轫的新空间,一片郁郁葱葱、高低有致的创新森林正在加速形成。

  从“宽容失败”到为创新“兜底” 赋能未来产业穿越周期

  锚定未来产业,既是一次抢占新赛道、舍我其谁的冲刺,更是一场久久为功、功在未来的长跑。

  因此,着力培育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不仅要关注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实力,更要看是否拥有坚守科技创新“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

  就在最近,广州开发区出台相关办法,宣布在国资母基金的使用中,涉及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

  这一“超常规”的举措,让不少人对大湾区国有资本对科技创新的“宽容度”有了新的认识。而身处其中的创新企业和风投机构,更能深刻体会“宽容失败”对未来产业的重要性。

  不少业内人士将高科技企业在创业成长初期的18至24个月,称为跨越“死亡谷”。特别是对于高投入、长周期、极易遭遇失败的“硬科技”企业尤其如此。

  让面向未来的企业在技术攻关的关键时期能得到雪中送炭的支持,让资本愿意“耐心”地陪跑从初期到登顶的漫漫长路。正是不断深厚的产业基础之外,广东面对未来产业发展,形成的广泛共识——如今在大湾区茁壮成长,初具规模乃至成功上市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有不少就发轫于从天使轮开始,来自大湾区资本“接力式”的稳定支持。

  “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在最近举行的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上,面对来自全国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上,广东公开表明了对未来产业的秉持服务态度。一个“必”字,也显示出广东坚持深度陪伴、赋能高新科技企业穿越周期韧性增长的发展理念。

  2024年以来,深圳、广州多只AIC股权投资基金快速落地,重点投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耐心资本支持广东高科技企业的效能正在不断提升。

  不止于此。早在去年,广东还进一步以立法的形式推出《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其中不仅明确: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应当不低于三分之一,让深耕未来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安心培育“从0到1”的基础研究能力;同时,还将“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容错机制”作为推进广东科技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重要内容。针对以财政性资金或者国有资本为主资助的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科研项目,原始记录证明承担项目的单位和科技人员尽职免责,甚至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允许结题。

  在广东这片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土地,也许更能体会创新与“先行”中遭遇挫折的感受,更懂得失败的“可贵”,也更愿意与未来产业风雨同舟,携手同行。

  从实验室到“新秀场” 未来产业的突围制胜之道

  就在最近,在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多汽车企业开始让人形机器人“上岗”生产一线,充当起了“质检员”和“搬运工”等角色;在深圳市南山区的南头古城,身形小巧的人形机器人穿戴着警用装备,跟随民警上街巡逻,让市民惊叹之余,也让大家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有了更为具象的感受。

  全力为新技术、未来科技开放更加广泛的“炫技场”,让这些新兴产业在实践中“冶炼”技术,在市场中创新。依托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的坚实基础,发挥市场广阔、应用场景多的优势,这正是广东在全力塑造产业新优势的“新打法”。

  对未来产业而言,除了提供政策和产业链供给,广泛的应用空间同样急需:深圳今年就计划继续开放100个应用场景。为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深圳城市全域全时全场景将“应开尽开”,比如开放市政环卫、应急救援、大模型辅助医疗等应用场景,让这些科技感满满的新产品进入到千行百业。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下一步的发展,在深圳、在广东,都将找到其更丰富的“秀场”。

  当然,直面市场,不仅意味着能汲取更多来自市场的“灵感”,同时也意味着要承受来自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

  在开放场景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呵护萌发于大湾区的创新之火,广东有自己的“深考量”:让新质生产力自由驰骋的同时,又集中在集成电路、新型储能、生物制造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中试验证平台。平台上小批量试生产、材料装备验证、生产工艺验证……企业得以“试试水温再下水”。

  依托市场优势吸聚创新资源,运用市场机制兑现创新价值。广东正在摸索“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紧密结合的“新质”转化之路。不断由实验室产出的成果,正快速投入,在广阔的市场上泛起阵阵涟漪。

  人形机器人迈出的每一步,更是向来“敢为人先”的广东面向未来迈出的新一步。面对未知与挑战,葆有向“新”而行的坚定信念。这正是广东在托举未来产业的过程中,继续勇立潮头、开启新成长周期的坚定信心。

  (总台记者 郭翔宇 林丽丽)

  • 相关阅读
  • (乡村行·看振兴)延安洛川:“苹果之乡” 抢抓农时春耕忙

      中新网陕西洛川3月1日电 (李一璠 李进 田伟)随着气温逐渐回暖,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的田间地头中,四处可见当地农户忙碌的身影。  记者近日走进洛川县凤栖街道谷咀村,村民党福强天刚蒙蒙亮就来到自家果园,只见他手持...

    时间:03-01
  • 焦点访谈|快递业“跑”出加速度,“货畅其流”展现中国经济蓬勃活力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快递业四通八达,连接着城镇与乡村,连接着企业和消费者。对于我国快递物流的便捷我们都有切身感受,手机上下个单,马上就有快递员上门服务,哪怕是偏远的小山村,包裹也能准时送达。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

    时间:03-01
  • 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初步核算,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49084亿元,比上年增长5.0%,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

    时间:03-01
  • 驳斥“中国经济见顶”论,经济学家:我看到的是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中国日报网2月28日电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见顶”了?日前,在参加某网络平台一档公开辩论节目时,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金刻羽针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反驳,并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潜力进...

    时间:03-01
  • 广西2024年下达“桂惠贷”贴息资金24亿元 激发企业发展动能

      中新网南宁3月1日电(韦佳秀)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2月28日发布消息称,2024年,该厅加快“桂惠贷”贴息资金拨付,共筹措并下达“桂惠贷”贴息资金24亿元(人民币,下同),引导金融机构累计向1620户科技创新型企业投放“科创...

    时间:03-01
  • 上海持续构建低空交通运输体系

      中新网上海3月1日电 (记者 殷立勤)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上海在低空经济领域持续发挥着引领性作用。2024年8月,上海印发的《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时间:03-01
  • “带娃式”养宠渐成主流 细分需求为中国宠物经济增值

      中新网长沙3月1日电 (张雪盈 徐志雄)精心挑选猫粮、搭配专属零食和玩具,为其“美容”和设计精致“妆发”……25岁的湖南妹子李佳惠,像对待孩子般照顾自己的银渐层小猫。她说,“物质上我养猫,精神上猫养我。”  《20...

    时间:03-01
  • 个税汇算今天开始 这份退税“秘籍”请收好

    一年一度的个税汇算开始了为啥有人能退税有人要补税?这里面可有小技巧来,这份退税“秘籍”请收好!↓↓↓  打开个人所得税App,点击专项附加扣除,看看这些,都是退税小法宝。每一项都能抵扣你的应纳税收入,抵得多了,交的税自...

    时间:03-01
  • 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2% 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

      中新网3月1日电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5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图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 ...

    时间:03-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