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旧手机焕发新价值!这些“新选择”让你的废旧手机变废为宝

2025-03-02 16:24:1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以旧换新,大家一定不陌生,在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我国家电回收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废旧家电回收量同比增长14.83%。中国循环经济协会预测,2025年全国废旧家电回收总量将突破2亿台。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废旧家电回收量同比增长14.83%,规范拆解废家电数量同比增长20%。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 朱黎阳:去年,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预计今年全国废旧家电回收总量将突破2亿台。

我国废旧电子产品

处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记者了解到,随着去年我国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来,我国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量和处理规模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并且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在广东的这家废旧手机回收企业记者看到,在全自动流水线上机器人正在仔细地检测废旧手机,旁边还有一台专门扫描废旧手机的X光扫描仪,给废旧手机做“全身体检”。从外观到屏幕、从按钮到摄像头,质检人员要对每台手机进行70多项检测。这些检测内容将写入一个对应的条形码中成为二次销售的质检信息,让消费者对二手手机的品质一目了然。

  手机回收企业北京区域负责人 杨玉熙:在去年国家推动以旧换新政策以来,我们用户回收的积极性得到大大提升,尤其是手机回收的品类,从全国来看,今年1至2月,同比增长了100%。尤其是在手机的处理上,我们每天可以处理超过8万台手机,手机使用寿命得到了大大延续。

  在山东青岛的这家国内首家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每年可实现废旧家电拆解200万台,循环新材料再生3万吨。在这里可以将废旧家电精细化拆解到铜、铁、铝、塑料等材料,再循环利用率达95%以上。

  废旧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总经理 周杰:工厂每年可以实现碳减排约1.7万吨,相当于植树约155万棵。

一部废旧手机的自述

  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产生6亿至7亿部废旧手机,这些废旧手机中,当前只有一小部分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回收处理,大部分则被闲置或被丢弃。接下来我们从一台手机的视角,听听它的故事。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部智能手机。我曾经被主人精心呵护,如今,我旧了,反应慢了,电池也不行了,但主人并没有扔掉我,而是把我和其他“老伙计”们放在了一起,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我知道,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但我并不想就这样结束自己的“一生”。我的身体里,藏着许多珍贵的“宝藏”:金、银、铜等贵金属,可以被提取出来,重新利用;塑料外壳,可以被分解,制成新的产品。

  如果被随意丢弃,我身体里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幸运的是,主人通过“以旧换新”把我交给了专业的回收企业,专业的回收企业会先把我们集中起来,然后按照新旧程度对我们进行分类,通过X光设备对我们进行体检,品质较好的会重新回到二手市场。当我们没有再次流通价值的时候就会进入资源回收的流程,将我们身体里的“宝藏”一一提取出来,赋予我们新的生命。

担心信息泄露?

处理旧手机有了新选择

  手机直接投入二手市场,有些消费者会担心,信息泄露了怎么办?现在除了可以用专业软件删除以外,还可以请专业的回收企业进行物理清除。

  在天津的张女士有几部工作手机,这些手机闲置以后就成了烫手的山芋,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天津市民 张女士:我最近换了一部新手机,老手机里面还有很多自己以前的照片、文件,还有一些地址什么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家里人也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想找到一个安全的回收的这种方式,帮我们家里面解决这个问题,要不然家里的手机越堆越多就闲置着了。

  现在张女士找到了一个安全处置手机的新方法。张女士在手机中通过小程序下单,在选择邮件保密回收后,手机被当面装进专用密封袋并获得唯一的全程可追溯身份识别码,再通过中国邮政EMS专用邮路被运送至专业处置企业,在处置企业这些手机最终将被打成粉末,统一进行资源化利用。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科技创新与数智化部总经理 柯艳春:我们每一部废旧手机从上门取件到物流运输到分拣和拆解,到入炉的熔毁,所有电子芯片的熔毁变成可利用资源,全程都有数据追踪,消费者都可以在我们的App小程序上面查看手机安全回收利用的全过程。未来我们将在全国形成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模式,最终形成全国性电器电子安全回收和末端资源再利用平台。

  (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王颢一)

  • 相关阅读
  • 2025年全国两会十大财经热点前瞻:稳中求进 守正创新 扎实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孟珂 毛艺融 吴晓璐 田鹏 寇佳丽 杜雨萌 张芗逸 刘萌 韩昱 郭冀川编者按:2025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

    时间:03-02
  • 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正式上线 构建公共数据资源全国“一本账”

    本报记者 郭冀川3月1日,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以下简称“国家登记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登记工作全面展开。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家登记平台...

    时间:03-02
  • 多措并举 共促外贸“开门红”

    本报记者 刘萌今年伊始,众多外贸企业纷纷加快步伐“出海”。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杨帆2月28日在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春节后短短半个月内,中国贸促会累计组织8批次企业家代表团,赴哈萨克斯坦、德...

    时间:03-02
  • 央地合作密集落地 加速构建“三位一体”合作新生态

    本报记者 杜雨萌3月1日,以“聚力促振兴、共谋谱新篇”为主题的辽宁省与中央企业深化合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共签约重点项目16个,涵盖城市基础设施、海上风电、矿产资源开采扩建、石油化工新材料...

    时间:03-02
  • 地方债券发行马力全开 前两个月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本报记者 韩昱地方债券发行迎“开门红”。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国共发行地方债券18632.96亿元,规模为近三年来新高(2024年同期9444.11亿元、2023年12196.31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ldquo...

    时间:03-02
  • 中国资产吸引力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引领价值重估

    本报记者 吴晓璐今年以来,以科技股为代表的中国资产估值大幅上涨。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2月份,上证指数上涨2.16%,科创50指数、北证50指数分别大涨12.95%、23.53%,香港恒生指数上涨13.43%,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

    时间:03-02
  • 央行等五部门: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本报讯 (记者刘琪)3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2025年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工商联...

    时间:03-02
  • 中国将增加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记者 夏宾)2日消息,中国央行与多部门近日联合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要求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强化监管引领,引导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对待...

    时间:03-02
  • 黄玮委员:守护边疆文化、助力家乡繁荣的“逐梦人”

      中新网普洱3月2日电 (时文枝)连日来,每当谈及首批老挝中药材于近日从勐康口岸顺利通关一事,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云南省普洱市副主委黄玮总是难掩激动。“这不仅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中药材贸易开辟了新通道,还为企业...

    时间:03-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