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旧手机焕发新价值!这些“新选择”让你的废旧手机变废为宝

2025-03-02 16:24:1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以旧换新,大家一定不陌生,在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我国家电回收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废旧家电回收量同比增长14.83%。中国循环经济协会预测,2025年全国废旧家电回收总量将突破2亿台。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废旧家电回收量同比增长14.83%,规范拆解废家电数量同比增长20%。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 朱黎阳:去年,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预计今年全国废旧家电回收总量将突破2亿台。

我国废旧电子产品

处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记者了解到,随着去年我国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来,我国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量和处理规模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并且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在广东的这家废旧手机回收企业记者看到,在全自动流水线上机器人正在仔细地检测废旧手机,旁边还有一台专门扫描废旧手机的X光扫描仪,给废旧手机做“全身体检”。从外观到屏幕、从按钮到摄像头,质检人员要对每台手机进行70多项检测。这些检测内容将写入一个对应的条形码中成为二次销售的质检信息,让消费者对二手手机的品质一目了然。

  手机回收企业北京区域负责人 杨玉熙:在去年国家推动以旧换新政策以来,我们用户回收的积极性得到大大提升,尤其是手机回收的品类,从全国来看,今年1至2月,同比增长了100%。尤其是在手机的处理上,我们每天可以处理超过8万台手机,手机使用寿命得到了大大延续。

  在山东青岛的这家国内首家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每年可实现废旧家电拆解200万台,循环新材料再生3万吨。在这里可以将废旧家电精细化拆解到铜、铁、铝、塑料等材料,再循环利用率达95%以上。

  废旧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总经理 周杰:工厂每年可以实现碳减排约1.7万吨,相当于植树约155万棵。

一部废旧手机的自述

  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产生6亿至7亿部废旧手机,这些废旧手机中,当前只有一小部分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回收处理,大部分则被闲置或被丢弃。接下来我们从一台手机的视角,听听它的故事。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部智能手机。我曾经被主人精心呵护,如今,我旧了,反应慢了,电池也不行了,但主人并没有扔掉我,而是把我和其他“老伙计”们放在了一起,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我知道,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但我并不想就这样结束自己的“一生”。我的身体里,藏着许多珍贵的“宝藏”:金、银、铜等贵金属,可以被提取出来,重新利用;塑料外壳,可以被分解,制成新的产品。

  如果被随意丢弃,我身体里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幸运的是,主人通过“以旧换新”把我交给了专业的回收企业,专业的回收企业会先把我们集中起来,然后按照新旧程度对我们进行分类,通过X光设备对我们进行体检,品质较好的会重新回到二手市场。当我们没有再次流通价值的时候就会进入资源回收的流程,将我们身体里的“宝藏”一一提取出来,赋予我们新的生命。

担心信息泄露?

处理旧手机有了新选择

  手机直接投入二手市场,有些消费者会担心,信息泄露了怎么办?现在除了可以用专业软件删除以外,还可以请专业的回收企业进行物理清除。

  在天津的张女士有几部工作手机,这些手机闲置以后就成了烫手的山芋,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天津市民 张女士:我最近换了一部新手机,老手机里面还有很多自己以前的照片、文件,还有一些地址什么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家里人也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想找到一个安全的回收的这种方式,帮我们家里面解决这个问题,要不然家里的手机越堆越多就闲置着了。

  现在张女士找到了一个安全处置手机的新方法。张女士在手机中通过小程序下单,在选择邮件保密回收后,手机被当面装进专用密封袋并获得唯一的全程可追溯身份识别码,再通过中国邮政EMS专用邮路被运送至专业处置企业,在处置企业这些手机最终将被打成粉末,统一进行资源化利用。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科技创新与数智化部总经理 柯艳春:我们每一部废旧手机从上门取件到物流运输到分拣和拆解,到入炉的熔毁,所有电子芯片的熔毁变成可利用资源,全程都有数据追踪,消费者都可以在我们的App小程序上面查看手机安全回收利用的全过程。未来我们将在全国形成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模式,最终形成全国性电器电子安全回收和末端资源再利用平台。

  (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王颢一)

  • 相关阅读
  • 20余家泰国旅行商考察壮乡旅游资源 冀深化文旅合作

      中新社南宁3月2日电 (张广权)泰国旅行商广西踩线活动暨2025广西旅游年产品对接会2日在南宁举行。  连日来,来自泰国的20多家旅行社以及网红博主深入壮乡考察,亲身探寻体验广西旅游资源。  “广西各地旅游资源丰...

    时间:03-02
  • 大数据、传感器、拍片“体检” “科技+农业”深度融合 绘出田野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今年,全国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目前,大部分地区冬小麦已进入返青起身期,在拔节孕穗。眼下,河南许昌的348万多亩小麦陆续返青,进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单产提升的关键期。今年,当地运用多光谱无人机等智能...

    时间:03-02
  • 外贸订单UP!巨型风电扇叶、钢制家具等加速“出海”

      随着我国制造业以及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各地。  从吸引、承接海外订单,到积极转型升级满足全球用户新需求;从提升进出口服务保障,到探索融合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中国制造加速“出海”,成为国...

    时间:03-02
  • 韦朝晖:新能源车等中国—东盟跨境产供链取得长足进步

      中新网南宁3月2日电 题:韦朝晖:新能源车等中国—东盟跨境产供链取得长足进步  作者 黄令妍  “近年来中国—东盟跨境产供链构建取得长足进步,以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产业链条...

    时间:03-02
  • “老牌民企”的科技创新路 葛炳灶:产品竞争力是最大底气

      中新网金华3月2日电 题:“老牌民企”的科技创新路 葛炳灶:产品竞争力是最大底气  作者 邵燕飞 钱晨菲  走进位于浙江金华的今飞凯达(下称“今飞”)智能工厂,数字化生产线高效运作,每15秒就有一个汽车轮毂下线;电子...

    时间:03-02
  • 青海首个“源网荷储”低压交直流融合示范台区投运

      中新网西宁3月2日电 (喇小青 李江宁)记者2日从国家电网西宁供电公司获悉,日前,青海首个“源网荷储”低压交直流融合示范台区(以下简称:融合示范台区)在西宁市城北区石头磊办公园区投运。  近年来,西宁市不断构建新...

    时间:03-02
  • 土豆巧变米 中国首条自主研发“土豆米”生产线云南昭通投产

      中新网昭通3月2日电 (杨金飞 王国江)近日,中国首条“土豆米”生产线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土豆米加工厂投产,实现薯类杂粮主食化、加工技术产业化。研发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化学家吴奇表示,“...

    时间:03-02
  • 赣江观澜:浴“水”焕生,江西南康何以迈向“绿色家具”革新路?

      中新网赣州3月2日电 (熊锦阳)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被誉为“中国实木家居之都”,家具产业是其熠熠生辉的名片。数据显示,其主营业务年收入超2700亿元,品牌价值突破700亿元。近年来,南康区浴“水”焕生,以“油改水”为突破...

    时间:03-02
  • 国内首套110千伏主网自愈系统投运 复电效率较人工操作快95%

      中新网深圳3月2日电 (索有为 徐跃超 张宗包)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2日发布消息称,国内首套110千伏主网自愈系统日前在深圳未来变电站投运,并在该站完成了深圳电网首次110千伏主网自愈实战演练。  留仙洞是深圳市集战...

    时间:03-02
  • 珠江“压咸补淡”显生态效益 促鱼巢附鱼卵总量达500万颗

      中新网广州3月2日电 (记者 王坚)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2日通报称,2025年1月以来,该委组织实施的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在保障澳门、珠海等地供水安全的同时,促进流域中鱼类游进鱼巢产卵,目前,鱼...

    时间:03-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