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关税大棒难掩美国治理失能

2025-03-04 22:09: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美东时间3月3日,美方宣布将于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再加征10%关税。此前,美国已于2月4日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这一举措不仅延续了美国政府的单边主义政策惯性,更暴露出美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深层困境。以打击芬太尼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这种“借题发挥”的关税政策不仅无法解决美国社会危机,更将冲击全球贸易体系,加剧中美战略互疑。

  加税无法解决美国自身问题

  芬太尼问题的本质是美国的“国内危机”。美国“生病”,却要中国“吃药”,是将国内治理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2023年美国因吸毒过量死亡的人数突破10万,其中大部分与芬太尼相关。但是这一悲剧的根源是美国国内的公共卫生危机,需要通过医疗系统改革、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和边境管控解决,而非贸易制裁。美国将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归咎于贸易伙伴,暴露了美国政策制定者的逻辑错乱。

  中国是世界上禁毒政策最严格、执行最彻底的国家之一。中国在2019年就宣布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是全球第一个正式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的国家。相比之下,美方迄今没有永久整类列管芬太尼。芬太尼在美国以外也从未形成规模性滥用。自整类列管以来,中国未再收到美方查获来自中国芬太尼类物质案件的通报。在此背景下,美国所谓“中国故意纵容”的指控纯属无稽之谈。

  关税手段不仅无法解决美国国内问题,而且可能加剧国内危机。加征关税的行为必然遭遇经济规律的无情反击。美国需要权衡自身的承受能力,是否能够承受加征关税可能导致的国内通货膨胀加剧、产业界反对声浪高涨以及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反制。历史经验表明,滥用关税大棒是“损人不利己”的政策。以芬太尼为由加征关税,更是美国试图通过经济胁迫转移国内矛盾的政治操弄。

  加税违反美国世贸承诺

  二战后建立的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倡导成员通过平等协商、多边谈判来解决贸易问题,通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美国的加税措施严重背离了多边贸易体制。一是违反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原则。按照该原则,所有世贸组织成员的关税应平等自动适用于所有其他成员。美国对中国单方面加征关税,意味着美国不再基于非歧视原则对待贸易伙伴,显然违背了这一原则。二是破坏世贸组织约束关税机制。世贸组织成员通过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关税减让协议后,有义务按照协议规定的税率征收关税。美国随意提高关税税率,明显违背了其关税承诺。

  美国可能援引世贸组织例外规则为其辩护,但是不论是所谓“一般例外”还是“安全例外”,都有严格的适用条件,不得以例外为借口实施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世贸组织在乌克兰诉俄罗斯过境运输限制措施案(DS512)等相关案件中已经明确,安全例外的使用并非完全不受限制,成员必须证明其措施与基本国家安全利益之间存在合理的关联性,同时避免措施过于广泛或带有歧视性。美国对中国所有商品加征关税的行为,与“保护人类生命或健康”或“基本国家安全利益”之间不存在合理的关联性。近年来,美国不断扩张安全例外的适用场景,已经遭受广泛批评。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脆弱,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国际社会本应加强合作、共克时艰。然而,美国为一己私利执意加征关税,将给全球经济秩序带来严重危害。加征关税行为公然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不仅无助于真正解决芬太尼危机,更是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巨大破坏。

  加税破坏中美沟通氛围

  美方单边加征关税正在严重破坏中美禁毒合作的良好局面。自2024年中美双方成立禁毒合作工作组以来,中方一直积极推动双方在“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合作”基础上,共同推进中美禁毒合作深入开展,携手应对全球毒品问题。2024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推进涉毒违法犯罪打击整治行动,深化新型毒品及芬太尼类物质专项治理。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3.8万起,缴获各类毒品28.1吨,并成功抓获7名公开悬赏通缉的重大涉毒逃犯,推动禁毒工作取得新成效。

  然而,美方选择性忽视中美合作成果,将关税大棒挥向无辜的中国企业,破坏中美禁毒合作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关税手段可能导致更深层危机,毒化中美关系的政治氛围。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亟需大国合作,美国却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将关税工具武器化。这种对抗性政策不仅无助于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反而可能引发“以牙还牙”的恶性循环。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单边主义的关税大棒只会让世界陷入“双输”困境。美国若真想应对芬太尼危机,就应当摒弃“甩锅思维”,回到平等对话和携手合作的轨道上来。只有通过完善国内治理、加强执法合作、维护多边规则,才能找到破解困局的真正出路。否则,这种损人不利己的短视政策,终将成为美国治理失能的又一注脚。

  (应品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院长、教授)

  • 相关阅读
  •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义强:加强木本油料科技创新 维护国家粮油安全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徐志雄)“粮油安全是‘国之大者’,当前,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吴义强表示,木本油料具有“不与粮争地”“一次种植、多...

    时间:03-04
  • 聚焦无线电 上海为低空经济增添“隐形翅膀”

      中新网上海3月4日电 (记者 郑莹莹)上海4日成立低空无线电频谱安全专委会,为火热的低空经济发展增添“隐形翅膀”。3月4日,上海成立低空无线电频谱安全专委会。记者 郑莹莹 摄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方面表示,...

    时间:03-04
  • 欧盟统计局:2024年中国为欧盟最大进口来源地

      中新网3月4日电 欧盟统计局当地时间3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占欧盟外进口总额的21.3%),也是欧盟第三大出口市场(占欧盟外出口总额的8.3%)。  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向中国出口商品21...

    时间:03-04
  • 惠州荃美石化码头正式整体投运

      中新社广东惠州3月4日电 (郭军 杜学学 刘依婷)首艘大型石脑油运输船“TORM EMMA/艾玛”轮3月4日安全靠泊惠州荃美石化码头。该船满载5.5万吨石脑油的顺利靠泊接卸,标志着惠州荃美石化码头正式整体投入运营,为粤港澳...

    时间:03-04
  • 上海试点深化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改革 助企业降本增效

      中新网上海3月4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生态环境局4日披露,该局印发了《关于深化环评与排污许可“一次审批”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在“两证合一”政策的基础上,深化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改革,在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

    时间:03-04
  • 浙江推动碳排放双控 计划今年底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1.5万亿元

      中新网杭州3月4日电(鲍梦妮)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下称《若干举措》),明确大力发展环境保护、节能降碳、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战略...

    时间:03-04
  • 浙江宁波前湾:人形机器人应用“群体智能”技术实训

      中新网宁波3月4日电 (张斌 虞昌胜 卓松磊)近日,数十台工业人形机器人应用“群体智能”技术,在浙江宁波前湾新区某企业5G智慧工厂亮相,开展多台、多场景、多任务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  这些机器人在总装车间、质检...

    时间:03-04
  • 中国对美发起首例反规避调查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尹倩芸)中国商务部4日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光纤产品发起反规避调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有关事项答记者问时表示,此次调查应国内光纤企业申请发起,是中国首例反规避调查。申请人...

    时间:03-04
  • 天津首家碳计量中心获批筹建

      中新网天津3月4日电 (记者 周亚强)记者从天津市市场监管委获悉,近日,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共同申请的天津市碳计量中心(石油天然气)获天津市市场监...

    时间:03-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