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秋粮累计收购超3亿吨 玉米大豆价格稳中有涨

2025-03-07 14:38: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陈溯)据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7日消息,截至目前,全国秋粮累计收购量超3亿吨,相当于产量的60%,秋粮旺季收购“大头”落地。新季秋粮收购有序推进,价格稳中有涨,收购整体进展顺利。

  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七成以上,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分布在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等地的13个粮食主产区。

  中晚稻旺季收购已于2月底结束,共收购1.05亿吨,市场价格总体平稳。其中,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稻谷711万吨,占稻谷收购总量的7%。

  去年以来,中国玉米市场价格阶段性低位运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储备收储、托市收购等支持政策,引导各类企业加大收储建库力度。截至目前,玉米、大豆旺季收购进入收尾阶段,收购量分别超1.9亿吨、1000万吨,均为近年来较高水平。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罗守全表示,随着玉米余粮逐步减少,各类主体建库意愿增强,各级储备企业加快轮入进度,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处于近年来高位,玉米市场购销两旺。

  春节过后,随着收储调控措施进一步落地、市场信心持续恢复,玉米和大豆价格有所上涨,目前市场价格均比去年12月份每吨上涨100至200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华北地区玉米上涨超过200元。国内玉米期货价格保持整体上涨态势,目前主力合约价格较年前每吨上涨200元左右,反映了各类主体看好后市的积极心态。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师齐驰名表示,目前,全国淀粉加工企业开工率在70%左右,同比有所提高。全国生猪存栏已连续三个季度环比增加,带动饲用需求提升。预计全年玉米消费增加,有利于稳定国内玉米价格。

  大豆方面,随着豆粕、豆油市场回暖,大豆压榨利润趋于好转,近期压榨1吨大豆利润在150至180元之间,企业入市收购积极性显著提高,国产大豆行情持续向好。(完)

  • 相关阅读
  • 全国人大代表罗恩平:推动融资信用平台数智化转型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龙敏)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福建省委会主委、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罗恩平7日在北京受访时建议,赋予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等职责,通过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

    时间:03-07
  • 提振消费与提高投资效益 打造经济增长主动力

    本报记者 孟珂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加快补...

    时间:03-07
  • 贵阳贵安数治建设插上AI翅膀

      中新网贵阳3月7日电 (记者 杨茜)自DeepSeek发布后,作为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的贵阳贵安,按照打造“算、数、模、用”一体化支撑平台,聚焦赋能政府、企业、群众三大方向,打造N个应用场景的“1+3+N”的整...

    时间:03-07
  • 代表建言:以政策“组合拳”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董皓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置于今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并提出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如何以政策“组合拳...

    时间:03-07
  • 罗云峰代表:合肥加速构建“车芯屏智”“车能路云”融合生态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吴兰)“合肥是全国唯一集新能源汽车‘换电’‘双智’‘车路云一体化’等四个试点于一身的城市,我们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力构建‘车芯屏智’‘车能路云’的新能源汽车融合生态,加快打造世...

    时间:03-07
  • 安徽首票非保税“区内直转”保税业务落地马鞍山综保区

      中新网马鞍山3月7日电 (王永霞 柴胜松 杨俊)3月6日,马鞍山综保区内,安徽飞远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完成1832件出口货物的“区内直转”业务,全程仅用6分钟,标志着安徽省首票非保税“区内直转”业务成功落地。  马鞍...

    时间:03-07
  • 辽宁大连: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正在形成并得到不断巩固

      中新网大连3月7日电 (记者 杨毅)大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7日召开发布会,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吕红军介绍,从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价格、房地产融资、保障性住房筹集和城中村改造等多个市场指标维度,显示大...

    时间:03-07
  • 中国经济增长正换上强劲的新引擎

      具身智能、6G、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  今年,众多与科技创新有关的“新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今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任务。  相较于2024年“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

    时间:03-07
  • 湖南五大标志性工程建设聚势成势 持续打造科创高地

      中新网长沙3月7日电(向一鹏)“1+2”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湘江科学城落地30个研发中心项目;“4+4科创工程”取得重大科研成果40余项;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新增研发机构1178家;“山海”数字文博大平台上线...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