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读懂“国家账本”的“民生含量”

2025-03-10 09:08:11

来源:人民日报

  预算报告被称为“国家账本”。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支持扩大国内需求、改善民生,财政政策有哪些举措?代表委员和会外专家展开热议。

  ——编 者

  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山东省财政厅厅长李峰代表说,持续用力,既要让已出台的政策发挥最大效能,又要及时出台新的有力度的政策,政策接续发力。更加给力,主要是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使政策力度更大、效果更好。

  赤字率是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风向标。“预算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说,今年赤字规模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财政支出规模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要主动靠前发力,加快各项资金下达拨付,尽快形成实际支出。

  李峰代表表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财政支出进一步扩张,将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孙志代表表示,预算报告提出,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将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

  “专项债券管理机制方面也有新亮点。”孙志代表说,专项债券投向范围扩大,可用作土地收储、收购存量商品房等。同时,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领域也由17个扩大到22个,这些政策安排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专项债券的投资拉动作用。宁夏在绿电园区、现代煤化工、智能算力、新材料等领域储备了大批项目,将用好专项债券资金支持一批强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高质量项目建设。

  “今年的财政政策基调更加积极,体现在力度更大、节奏更快、方式更多、结构更优、与市场沟通更顺畅、政策间的协同性更高。”罗志恒表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当前可以发挥多重作用:一是以必要的支出强度扩大总需求;二是优化资金供给结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三是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

  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

  预算报告提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其中,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地方政府通过叠加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将有效保障一批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有利于发挥好重大项目的牵引作用和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浙江省衢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张艳代表说。

  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今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000亿元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这鲜明地体现了财政加力支持消费的政策用意。”徐张艳代表表示,今年要继续加大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力度,加强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联动。

  中央本级教育支出增长5%,将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将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0元……今年,“国家账本”的“民生含量”继续增加。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云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雅琴代表表示,要持续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充分发展的投入,构建多层次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今年财政支出更加聚焦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我们将全力以赴跑好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财政政策带来的温暖与实惠。”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小蓉代表说。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表示,下一步要强化项目储备和要素保障,在确保资金精准投向“两重”“两新”领域的基础上,形成项目从落地到投产的全周期支持。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需求,发挥好各类政府投资工具作用,创新投融资模式。

  提升政策效能、助力转型升级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根据预算报告,今年中央财政制造业领域专项资金安排118.78亿元、增长14.5%,中央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安排3981.19亿元、增长10%。

  “预算报告提出,提高科技支出用于基础研究比重,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这些政策举措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有力的资金支持,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张振涛委员说。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要注重将财政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支持攻克关键性技术、突破颠覆性技术、培育新兴产业、引育科研人才。”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良彬代表说。

  今年中央财政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分别安排340亿元、267亿元、44亿元,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继续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21年至2024年,中央财政生态环保相关支出持续增加,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方向包括支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谷树忠委员说,要完善财政资源环境政策体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财政资金投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预算报告提出,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支持力度不减,安排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70亿元,优先支持发展联农带农富农产业。

  “2024年,村里通过嘉善县民生实事老年人助餐服务项目,取得补助资金50余万元,将闲置老厂房改建成为村民大食堂。今年的财政政策依然坚实有力,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浙江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党委书记陆荣杰代表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表示,中央近年来持续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今年的预算报告又提出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超过10万亿元,这有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让地方政府有更大的财力支持科技创新、民生改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人民日报 记者葛孟超、张文、刘军国、孙龙飞、杨梦皎、金歆、周欢)

  • 相关阅读
  • 跟着电影游中国 去年横店影视城外国游客量暴增近1000%

      随着中国电影在全球市场的热映,看看真实的拍摄场景,感受中国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成为不少外籍旅客的选择。位于浙江金华东阳市的横店影视城,就是不少中国影视剧集的取景地,最近这里也多了许多国际面孔。  走进横店影...

    时间:03-10
  • 剑指“万亿级”!陕西高端装备制造业强势“出圈”

      前不久,陕西省统计局发布2024年陕西经济运行“成绩单”: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3.5万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7.1%。  在2024年的经济增长曲线上,装备制造业绘出重要...

    时间:03-09
  • 上海母港邮轮“海洋光谱”号单航次出境外籍旅客数刷新纪录

      中新社上海3月9日电 (陈静 卢姣)“海洋光谱”号邮轮9日17时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前往日本,开启8天7晚旅程。上海边检总站浦江边检站当日提供的数据显示,这是“海洋光谱”号恢复上海母港运营以来,出境外籍旅客最多...

    时间:03-09
  • 设立八年:雄安从“新区”到“创新之城”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题:设立八年:雄安从“新区”到“创新之城”  作者 董皓楠  下个月,雄安新区将迎来设立八周年。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雄安新区建设情况受到海内外媒体关注。承载“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依然年...

    时间:03-09
  • 上海母港邮轮“海洋光谱”号单航次出境外籍旅客数超2600人 刷新纪录

      中新网上海3月9日电 (陈静 卢姣)9日17时,“海洋光谱”号邮轮缓缓离泊,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前往日本,开启为期8天7晚的海上之旅。  上海边检总站浦江边检站方面当日披露的数据显示,这是“海洋光谱”号邮轮恢复上...

    时间:03-09
  • 甘肃“一碗麻辣烫”带火“麻辣经济”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闫姣)去年中国甘肃的天水麻辣烫、敦煌“万人星空演唱会”、嘉峪关“关城夜游”、定西宽粉等火爆出圈。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全国两会期间在北京向中外媒体表示,甘肃要以消费...

    时间:03-09
  • 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建议推动“AI+医疗”落地基层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王庆凯 赵方园)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长期关注中医药创新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基层医疗等问题。全国两会期间,他提出了加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落实分级诊疗、推动人工智能...

    时间:03-09
  • 北京大兴机场口岸今年出入境人次破百万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徐婧)截至3月9日,今年经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突破1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6.1%,比去年提前25天达到百万级出入境人员量。  据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当天介绍,在系列便...

    时间:03-09
  • 降碳减污扩绿,全面绿色转型如何提速?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夏宾)3月初,吉林长春东部新城,中建交通承建的长春地铁9号线项目传来了“绿色新声”。  这条全新的地铁线路针对传统施工临建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等问题,创新研发“分布式可周转光伏电站”...

    时间:03-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