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孙宏艳:16岁以下禁用社交媒体?切莫因噎废食

2025-03-10 15:38:00

来源:中国网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澳大利亚立法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时间众说纷纭,也有声音建议我国效仿立法。很多家长认为把未成年人与社交媒体隔开孩子就安全了,他们不会受到网络诱惑,不会遇到负面影响。那么,这一法律规定在中国是否适用呢?当人类进入数智时代,如何面对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这一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再思考。

  中国未成年网民是一个巨大群体。2024年11月乌镇的互联网大会上,共青团中央发布了《第六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网民已经达到了1.96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97.3%,可以说几乎到了“无人不网”的地步。未成年人的社交、学习、娱乐、消费等,都与社交媒体分不开。因此,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约等于禁止他们上网,禁止他们享受数字时代的生活。那么,这么大的一个未成年网民群体,如何管理他们的社交媒体使用,需要作为互联网大国的中国做出探索和创新,找到适合本土未成年人发展的“中国方案”。

  禁止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看起来是一个刚性的治理措施,但实际上是陷入了疏与堵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不可否认,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确有遇到风险的可能,如使用时间过长、遇到不良内容、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把未成年人隔离于网络之外。我们曾多次对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等社交媒体、玩网络游戏、看网络小说、在线阅读等各种互联网产品的使用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未成年人使用各类互联网产品出现行为问题几乎有着类似特征,如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亲子关系差、家庭养育方式不民主等。当我们面对一个个出现问题的真实少年时,发现每个问题少年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或存在成长困境。因此,要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社交媒体,需要重点关注上述深层次问题,要在保护与限制、堵与疏之间做好平衡,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社交媒体等互联网产品也给未成年人带来很多积极影响。例如,《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利用互联网学习的比例超过九成,三成多未成年网民认为上网对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东中西部及东北部6省近7000名未成年人的调查也发现,未成年人认为使用短视频等社交媒体使他们减压放松的比例超过七成,认为使他们丰富知识的比例近六成,认为对学习帮助大的比例超过半数。对全国8省(市、自治区)16市(区/盟)10000多名未成年人的调查显示,有近七成认为社交媒体有利于拓宽知识面,近六成认为可视化的学习方式很有趣、可以看到专家或权威的讲解。

  未成年人的问题必须听取未成年人意见。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涉及到与未成年人有关的问题,未成年人“必须享有发言权,他们的声音也必须获得倾听”,并在2021年补充强调在制定与数字环境有关的儿童权利的立法、政策、方案以及开发服务和培训时要“让所有儿童参与进来,倾听他们的需要,并对他们的意见予以适当重视”。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确规定要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听取未成年人意见,并且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的创作与传播,鼓励和支持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点的网络技术、产品、服务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未成年人的意见吧?在全国各级网信、公安、工信、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全国135家网络社会组织共同发起的“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活动显示,对于“限制使用时长”“限制浏览不适宜网站”“父母对子女上网进行监督”“学校进行宣传并采取适当措施”“限制未成年人开设网络账户”等管理未成年人上网的措施,未成年人对大多数措施的认可度与成年人基本一致,但是对“限制未成年人开设网络账户”这一措施,未成年人接受度较低,表示赞同的比例仅三成。这说明未成年人希望享有接触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权利,渴望有权利享受数字时代带来的乐趣和发展红利。数据还显示,未成年人比成年人的认可率低两成以上,这说明成年人更想用“堵”的思维来治理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这是忽视未成年人权利和发展需求的表现,也是成年人面对新技术产生“本领恐慌”的表现。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用网,我们应结合中国国情和数智时代特征,用系统化思维去看待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管理问题,创新中国特色的治理范式。成长于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成年人,是科技强国建设的未来生力军,我们没有理由把未成年人与信息技术、科技发展、数字产品、社交媒体等割裂开来。这种隔离并不能真正解决未成年人使用网络产生的问题。近些年来,中国在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治理上已经做出很多尝试与创新。如升级未成年人模式、加强网络治理、压实各方责任、网络素养教育等,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还需进一步做出范式创新。

  既然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理措施也应多方共治、多措并举、刚柔并济,家庭、学校、政府、平台、社会等各方应形成一个“护联体”,共同打好“组合拳”。家庭要给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和情感支持,丰富孩子的线下生活,确立社交媒体使用规矩,养成良好使用习惯;学校要减轻学习负担、加强数字素养教育,为未成年人的数字生活赋权、赋能;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法律法规,加强网络治理与监督;平台要履行社会责任、推送研发适合未成年人的内容和产品;社会要为未成年人营造儿童友好的氛围、形成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理念。在人工智能时代,更要发挥AI的优势,如提供儿童友好型AI大模型、用AI分析未成年人数字行为、管理手机使用等。只有各方共同打好“组合拳”,才能共同守护成长、守护明天。

  (孙宏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共青团中央中特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中国网

  • 相关阅读
  • 科技赋能+乡土智慧:宁夏冷凉蔬菜产业链焕发新生机

      中新网银川3月10日电 题:科技赋能+乡土智慧:宁夏冷凉蔬菜产业链焕发新生机  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  三月的六盘山下虽还有些许寒意,但“中国冷凉蔬菜之乡”宁夏固原市各个冷凉蔬菜种植基地的育苗大棚里早已春意盎然...

    时间:03-10
  • 全国政协委员曹菲:建议完善劣迹艺人管理制度

      中新网3月10日电(记者 吴涛)全国政协委员、微博CFO曹菲表示,近年来,广电行业展现了强大的经营韧性和发展潜力,行业管理更加规范,内容生产蓬勃发展。为了以更科学、更精准的方式引导视听行业健康发展,建议有关部门进一...

    时间:03-10
  • 两部门公布202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三期)招投标结果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3月10日消息,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3月10日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了2025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三期)招投标。中标总量为1500亿元,起息日为2025年3月10日,到...

    时间:03-10
  • 多地已实现!这笔钱,直接发放至个人→

      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显示,当前,上海、福建、山东、重庆、甘肃、宁夏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还有16个省份部分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  此前,生育津贴一般由医保经办机构发放给用人单位,再由...

    时间:03-10
  • 小鹏汽车何小鹏谈自动驾驶:“普通家庭用户敢用”才是成功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小鹏汽车何小鹏谈自动驾驶:“普通家庭用户敢用”才是成功  中新社记者 蔡敏婕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近日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汽车...

    时间:03-10
  • 山东各地提升政务服务 精准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

      中新网济南3月10日电 (吕妍)近日,走进菏泽市郓城县程屯镇的棉雅家具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忙着装修。“短短13天时间,从搬迁选址到审批,再到落地装修等,一应手续全部办结。”棉雅家具公司经理宋纯阳介绍说。今年春节后,通过...

    时间:03-10
  • 全球首个智能电视系统软件评价国际标准正式立项

      让电视更懂用户需求,海信主导立项全球首个智能电视系统软件评价国际标准  近日,由海信视像科技主导的《智能电视系统软件性能评价规范》IEEE国际标准正式通过IEEE消费者技术社区(CTS)下标委会审核立项。该标准是...

    时间:03-10
  • 刚刚获悉,创历史同期新高!

    本报记者 杜雨萌3月10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1月份至2月份,全国铁路发送旅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4.7%,创历史同期新高,运输安全平稳有序。据国铁集...

    时间:03-10
  • 跨国公司高度关注中国两会——对在华发展有信心

      中国两会是跨国公司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众多跨国公司负责人表示,中国两会释放的一系列积极信号,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彰显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让跨国公司在华发展信心更加坚定。 ...

    时间:03-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