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怎么看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2025-03-10 18:40:05

来源:人民日报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多年来,这一目标都是“3%左右”,今年比往年有所下调,该如何看待这一调整?

  ——人民网网友13****2

  回答这一问题,先要了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有啥意义。

  价格,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反映供求状况的“晴雨表”、引导资源流向的“风向标”、度量民生冷暖的“温度计”。

  正因牵扯广泛、影响多头,反映物价水平的CPI通常要讲求一个“平衡感”,过高、过低都不好。持续大幅上升,会引发通货膨胀,抬升生活成本,减弱消费能力,阻滞经济增长。持续下降,又会影响实际利率,制约企业投资意愿,不利于居民就业和增收。更理想、更健康的状态,就是“温和上涨”。

  再看过去几年我国CPI的表现,2021年至2024年,我国全年CPI涨幅分别为0.9%、2%、0.2%、0.2%。综合看,物价总体平稳。

  其中有积极的一面。

  这几年,得益于我国制造业“底盘坚实”、粮食生产“稳定发挥”、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我们避免了一些发达经济体正在遭遇的高通胀。特别是柴米油盐、肉奶蛋禽等日常必需品价格平稳,没让百姓生活因物价走高而“打折扣”。

  也要正视物价水平总体偏低的问题。

  2024年CPI涨幅目标是“3%左右”,实际增长0.2%。其成因是多方面的:看全球,受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波动下行;看供给,一些行业和领域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部分企业“以价换量”,乃至“内卷式”竞争;看需求,消费的能力和意愿还需进一步提升;看重点领域,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这些问题,是下行压力所在,也是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症结。

  立足当前物价下行压力的现实,结合宏观政策总体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左右”的CPI涨幅目标,体现了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积极进取。这样一个务实目标,既能保障基本民生,又能稳预期、促投资、改善经济循环,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物价在合理区间运行,我们有条件有能力也有基础。

  先看政策力度。研读政府工作报告,一项项措施抓得准、力度大。比如,“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有助于化解“供大于需”的矛盾。又如,“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将使价格更好反映质量,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再如,“稳住楼市股市”,可以释放财富效应,更好提振消费。此外,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也将改善供求关系,为物价温和回升提供保障。

  再看市场热度。开年以来,物价运行已显积极信号。1月份,CPI环比由2024年12月持平转为上涨0.7%,同比由2024年12月的0.1%扩大至0.5%。2月份,受春节错月等因素影响,物价有所回落,但扣除春节错月影响,CPI同比上涨0.1%,物价温和回升的态势没有改变。此外,2月份,制造业PMI升至50.2%,重返扩张区间,证明产需明显改善。非制造业PMI、综合PMI等指数均处扩张区间,也显示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升,预示着总需求将逐步改善。

  综合来看,提振消费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关键,也是物价温和回升的保障。其“逻辑链条”是:提振消费、优化供给——供求关系更加平衡——物价合理回升——企业利润改善、效益提升——创造更多就业、助力居民增收——消费能力提升——进一步扩大消费。我们有高质量的供给,有广阔的需求,有丰富的政策工具,就有足够的能力和条件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卡点,走好供与需的“平衡木”,进而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

  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广大企业有合理收益,就业收入有保障,居民生活有质量,是新一年中国经济致力达到的“健康态”。让我们共同努力。

  《人民日报》( 2025年03月10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财银合作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本报讯 (记者邢萌)日前,首届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交流合作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会上,中国财务公司协会发布的《财银合作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新形势下深化财银合作要以合规、双赢、...

    时间:03-10
  • 深化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 中国财协发布五项倡议

    本报讯 (记者邢萌)日前,首届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交流合作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会上,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财协”)发布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倡议书。倡议书显示,为更好落实中央金融...

    时间:03-10
  • 财政部最新发声!

    本报记者 韩昱据财政部3月10日消息,为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高质量发展,规范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行为,更好服务小微企业、“三农”等经营主体,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

    时间:03-10
  • 财政部发行今年首批储蓄国债

    本报记者 韩昱3月10日,2025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储蓄国债(凭证式)开始发行,这是今年发行的首批储蓄国债。据财政部发布的《国债业务公告2025年第35号》(以下简称《公告》),第一期和第二期国债(以下统称“两期国债&r...

    时间:03-10
  • “中国白茶之乡”福建福鼎白茶产业蓬勃发展

      中新网宁德3月10日电 (记者 叶茂)10日在福建省福鼎市举行的第三届白茶交易大会暨福鼎白茶产业宣传推广周活动媒体见面会披露,2024年,福鼎全市茶产业综合产值约155.18亿元,同比增长3.4%;福鼎白茶以70.66亿元的品牌价值...

    时间:03-10
  • 秦英林:AI时代,智能化养猪更有机遇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郎朗)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民营企业应专注主业,做强实业;当前,人工智能正深刻重构传统养殖业,智能化时代,将更有机遇。图为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

    时间:03-10
  •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地区又增多了

      如何更好地保障女性职工产假期间的权益,让医保获得感来得更快、幸福感变得更足,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无疑是最有效、最给力的举措之一。在各级医保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下,截至2025年2月底又新增了重庆、青海...

    时间:03-10
  •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地区又增多了

      如何更好地保障女性职工产假期间的权益,让医保获得感来得更快、幸福感变得更足,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无疑是最有效、最给力的举措之一。在各级医保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下,截至2025年2月底又新增了重庆、青海...

    时间:03-10
  • 天津出台意见 进一步完善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中新网天津3月10日电 (记者 周亚强)记者10日从天津官方获悉,《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日前出台,以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强市级国有资本经营...

    时间:03-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