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厚积薄发:微医人工智能总医院年收入超50亿元

2025-03-11 19:4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前,微医医疗大模型登顶两大权威医疗大模型评测榜引发广泛关注。在“AI+”的浪潮下,围绕医疗大模型的竞赛如火如荼,但AI医疗的商业化难题依旧是绝大多数科创企业无法逾越的高峰。在这方面,微医控股在天津的实践走在了全国前列,也走在了国际前列。

  资深观察人士指出,微医控股不仅在大模型等硬科技比拼上取得领先,还在落地场景中获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是AI医疗赛道鲜有的实现“上天入地”全闭环的科创企业。

  年收入跻身前三甲天津人工智能总医院交出高能成绩单

  AI浪潮下,围绕大模型的角力不断上演,权威大模型评测平台成为各大科技公司比拼AI成色的必争之地。

  日前,知名中文医疗大模型开放评测平台MedBench新一轮榜单揭晓,在其自测榜单中,天津数字健共体的运营方——微医控股的微医医疗大模型以总分94.7分,力压蚂蚁医疗大模型和WiseDiag等知名大模型成为榜首。不仅如此,过去半年,其大模型还在国内权威医疗大模型测评平台CMB(Comprehensive Medical Benchmark in Chinese)多次登顶,微医医疗大模型因此成为双榜冠军。

  硬核科技含量之外,外界对于微医控股人工智能医疗服务的落地关注度更高。2024年12月31日,微医控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其在天津的亮眼业绩尤为引人关注: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微医控股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9.62亿元、13.68亿元和18.63亿元。2024年上半年收入18.18亿元,同比增长107.4%,其中,来自人工智能医疗服务的收入达14.4亿元,占比近八成。业内人士分析,微医控股的人工智能医疗服务来自微医天津人工智能总医院,也就是说,2024年上半年,该人工智能总医院的营收已超过14亿元。

  业内人士透露,通过AI赋能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并形成能力、服务、利益共同体后,天津人工智能总医院收入高速增长,2024年度总收入已跃居天津医疗机构前三强,或已迈入50亿元大关。

  天津人工智能总医院的AI赋能成绩单,同样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微医控股“AI医生”的处方不合理提醒遵从率达到了99.97%;“AI健管”让单名健管师管理的人数从2022年的约550名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的约2000名……

  数据表明,人们对于AI医疗的各种畅想,正在天津一步步变为现实。

  四方共赢突破世界难题 天津人工智能总医院正走向全国

  公开资料显示,得益于“AI医生、AI药师、AI检查、AI健管、AI智控”五大智能体的深度应用,天津人工智能总医院覆盖的诊前、诊中、诊后等全流程医疗服务,均实现提质增效。

  在天津,由人工智能总医院牵头,协同全市266家基层医疗机构、2000余个基层医疗服务站、卫生室组建的紧密型数字医联体,用了三年多时间,就实现了患者健康指标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提升、降低医保支出增幅“两升一降”成效。

  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在管糖尿病会员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由17.8%上升至44.2%,血压达标率由19.5%上升至61.5%,血脂达标率由24.8%上升至27.9%。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增长显著,增幅达23%至50%。医保支出增幅显著下降。

  基于人工智能总医院的赋能,天津数字健共体内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被重构,“AI赋能+健康绩效”正在突破医疗卫生体系如何实现“四方共赢”的世界难题:患者健康改善、医生收入提升、医院能力及门诊量提升、医保增幅下降。

  招股书披露,微医控股正将该模式向多地复制。同时,微医控股还计划与中国数字医疗行业的其他参与者合作,为中国的AI医院建立一个标准化的评估系统。微医控股曾首创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医院并成功促进了互联网医疗行业规范的建立。当前,微医控股正和各方积极酝酿医疗AI行业规范的创建,这一工作旨在促进医疗AI在中国规范发展并与世界接轨。

  可以预见,在新一轮医疗健康产业变革中,人工智能总医院有望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微医样本和天津经验,有望创造新的奇迹。

  • 相关阅读
  • “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代表委员热议促消费措施

    本报两会报道组 李静 郭冀川 杨洁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位列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

    时间:03-12
  • “两新”政策再加码 更好发挥促消费“乘数效应”

    本报记者 刘萌去年12月份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今年“两新”政策继续加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

    时间:03-12
  • 大力提振消费站上“C位” 精准施策全方位扩大内需

    本报记者 杜雨萌作为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重要体现。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置于...

    时间:03-12
  • 两会有新“议”丨从“流量”到“留量” 文旅产业加速构建可持续生态

      在山西探寻千年古建筑,在新疆聆听巴扬琴音,或是直达东北共赴一场冰雪之约……如今的文旅,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游览,而是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敏锐捕捉流量机遇、精细打磨服务品质、深度挖掘属地特色,到底什么才...

    时间:03-12
  • 长沙将建立中国首个工程机械全流程溯源平台

      中新社长沙3月11日电 (向一鹏)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工程机械再制造及维修基地11日揭牌。据悉,长沙片区将制定中国首个再制造及维修标准体系,并建立中国首个工程机械全流程溯源平台。  上述基地包括再...

    时间:03-11
  • 中国证监会: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坚决守住风险底线

      记者从证监会11日召开的会议获悉,证监会将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强化上市公司增强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和能力,更大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落实落地,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坚决守住风...

    时间:03-11
  • 抢抓新赛道 广西南宁推动新兴产业“新树开新枝”

      中新网南宁3月11日电 (黄艳梅 汤细藜)广西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丽11日介绍,南宁市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重要集聚区。该市将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抢抓...

    时间:03-11
  • 广州将建设南沙港区五期工程 设计年通过能力超600万标箱

      中新网广州3月11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州市港务局11日发布消息称,广州港南沙港区五期工程使用港口深水岸线获中国交通运输部批复,设计年通过能力超600万标箱,工程总投资估算163.5亿元。  广州港南沙港区五期工程项...

    时间:03-11
  • 民政部:四个机场获批命名、更名

      经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根据《地名管理条例》规定,民政部今天发布以下四个机场命名、更名的公告:  新建厦门机场命名为厦门翔安国际机场。  新建乐山机场命名为乐山机场。  井冈山机场更名为吉安井冈山机场。 ...

    时间:03-11
  • 义乌启动两年免费培训30万人次AI电商人才计划

      中新社义乌3月11日电 (董易鑫)人工智能(AI)迅猛发展的当下,浙江义乌官方3月11日启动为期两年、免费培训30万人次AI电商人才的计划。  从注册资本来看,义乌半数以上的经营主体为小型或微型规模。2024年,义乌电商经...

    时间:03-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