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慧眼观楼市 | 降低购房成本 金融政策发力稳楼市

2025-03-20 00:02: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张芗逸

当前,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是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离不开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的支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联合河南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于近日共同印发了《关于做好金融支持扩大消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积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青年人等住房消费融资需求,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在“稳住楼市股市”的总体要求下,今年的金融政策将在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回升、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用好金融政策

2024年,金融政策在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3月6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去年,中国人民银行立足宏观审慎管理职能,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15%,降低新发放房贷利率,推动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去年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行,每年可以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

2025年,金融政策还将为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提供支持。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对此,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预计2025年降息空间仍较大,5年期以上LPR有望继续下降,进一步降低居民购房成本。

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也是今年房地产金融政策关注的重点。前述会议还提到,“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健全房地产金融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3日至4日召开,会议提出,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支持房地产市场风险化解和平稳健康发展。此外,2月17日至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宏观审慎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完善房地产金融管理,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5年全国房地产业将继续朝着止跌回稳和向好发展的大趋势前进。但同时,一些结构性和细节性的风险点也值得关注。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有助于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助力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金融产品

目前,各地正在落实和细化房地产领域的存量和增量金融政策,推动楼市止跌回稳。

例如,3月13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开了《昆明市2025年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15%。

除了因地制宜落实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外,还有城市推出了特色创新金融产品,针对性地降低居民购房成本。

日前,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会同相关金融机构研究出台了“三低一宽”特色化金融产品,叠加人才房票政策,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助力青年人、新市民购房置业。

“三低一宽”即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宽期限。通过部分金融机构提供的定制化购房贷款产品,符合相关征信条件的购房者可享受最低商业贷款利率,还可享受“低月供”和“宽期限”的便利,延长本金还款期限,且前五年每月本金部分最低只需还100元。

中指研究院苏州分院高级分析师金珂认为,“三低一宽”特色化金融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购房者的初期资金压力,也为购房者提供了更为弹性的资金周转空间。

“苏州本次出台的‘三低一宽’政策本质上是一类金融产品创新政策。今年各地要进一步提振房地产交易行情,金融政策支持非常重要。尤其是要关注首付和月供这两类资金的支出问题。”严跃进认为,“低月供”和“宽期限”的做法能有效激活购房需求,对于全国其他城市来说,具有借鉴意义。

他表示,参考苏州的做法,在全面考虑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各地可以针对各类购房群体精准施策,开展金融政策创新,在降低居民购房成本的同时,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 相关阅读
  • 中央企业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更多实物工作量发力稳增长

    本报记者 杜雨萌年初以来,中央企业积极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多个重大项目陆续破土动工,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3月17日,国家能源集团港口公司黄骅港务煤炭五期工程项目全面开工。建成后,黄骅港务堆存能...

    时间:03-20
  • 深市科创债助力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受访专家表示,未来交易所债市将呈现出产品不断创新与多元化特征本报记者 田鹏3月19日,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深市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规模...

    时间:03-20
  • 用“中式魅力”留住海外游客 推动入境游“进阶”

    本报记者 寇佳丽入境游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为了迎接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入境感受中国、传播中国,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多地继续加码布局,为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贡献地方力量。例如,“浙...

    时间:03-20
  • 港股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 更多利好改革正在路上

    本报记者 毛艺融今年以来,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收盘,年内港股区间日均成交额约1840.92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77.18亿港元增长136.87%。事实上,为了改善港股市场流动性,香港交易及结...

    时间:03-20
  • 新疆文旅“圈粉”东南亚客商

      【东盟专线】新疆文旅“圈粉”东南亚客商  中新社乌鲁木齐3月19日电 (苟继鹏)“中国新疆正成为很多马来西亚游客的‘诗和远方’。”马来西亚华人旅游业公会顾问兼荣誉会长包一雄19日说。  当日,2025年马来西亚...

    时间:03-19
  • 广西加大财政贴息力度 助民贸民品类民营企业发展

      中新网南宁3月19日电 (林浩)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19日介绍,近年来,广西推动民贸民品贷款贴息政策落细落实,2024年累计拨付财政贴息资金2.81亿元,帮助约160家民贸民品类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推动...

    时间:03-19
  • 广东全面发力吸引人才就业创业

      “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  在全国两会期间广发“英雄帖”后,广东迅速开启抢人行动,“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近日举行。  这场“最强春招会”规格很高,由人社部、教育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主...

    时间:03-19
  • 中新网评:别让社工库成为数据黑市的军火库

      中新网北京3月19日电(查志远)19日,百度发布“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声明称,开盒信息来自海外的社工库。  这再次引发公众对网络黑产的关注,游弋在法律真空地带的海外社工库,通过非法手段收集个人隐私信息,已然成为数...

    时间:03-19
  • 中新网评韵达被立案调查:包裹不能包过

      中新网北京3月19日电(查志远)韵达漏洞致诈骗宣传品进入寄递渠道,造成受害人重大财产损失,国家邮政局依法对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作为守护邮寄安全的首道防线,快递企业本应构筑安全检查的铜墙铁壁,...

    时间:03-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