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川江何以蕴酒源?“大咖话川酒”第二季开启追溯之旅

2025-03-22 15:06: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3月21日,由四川日报全媒体、川观智库川酒传播研究院主办,五粮液独家战略合作的酒文化系列主题活动“大咖话川酒”第二季,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观澜堂启动。

  川江何以蕴酒源?围绕这一主题,来自考古、文化、酒业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共聚一堂,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现场互动等环节,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承千年文明,酝大国浓香。“大咖”们用三个关键词将中国酒史的发展脉络娓娓道来。

  川江:开放包容的酿造智慧书写“蜀酒甲天下”

  长江的奔腾激荡,孕育了微生物的多样繁衍;岷江的冰川融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沱江、涪江、嘉陵江和赤水河的蜿蜒滋养,积淀出特殊的黏土窖池。庞大的川江水系孕育了独有的自然环境,架构了川酒浓香源远流长的根脉。

  “酒是液态的时间……”四川省酒业协会首席顾问王少雄以“川江蕴酒源蜀酒甲天下”为主题作主旨演讲。他表示,每一滴酒液都是自然、时间与人类共同酿造的结晶,其中,山川河流纵横交错、巍巍群山逶迤环抱的四川盆地,恰是上天赐予的“天然窖池”和“酿酒天堂”。以五粮液为例,五粮液的酿造水源取自岷江古河道深层地下水,历经千年岩层过滤,水质清澈且富含2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为五粮液的卓越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宜宾先民也许早已发现了好水酿好酒的规律。”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高大伦认为,长江十大支流,四川独占四支,水系发达让巴蜀美酒占尽先机。

  在中国酒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修余看来,“江流汇聚”的地理特征是宜宾酿好酒的重要原因。他说,山环水绕、气候适宜不仅让宜宾物产丰富,交通便捷也让宜宾地区成为物流、客流交往枢纽,形成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在这里,中原文化、江淮文化和荆楚文化都能找到落脚点,也塑造了各民族人民对酒的不懈追求。所以,业界素有“江之头宜宾,酒之头五粮液”的说法。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王少雄认为,“五粮配方不仅是工艺突破,更是对多元共生的文化认同”,这种开放包容的酿造智慧,正是川酒的人文基因和酿造哲学。

  考古:文献+实物证明巴蜀是中国白酒重要起源地之一

  江河为脉,酒源肇始。作为岷江、金沙江、长江三江交汇之地的宜宾,有着4000多年的酿酒史,是否是中国酒史的重要源头之一?

  文物会说话。在圆桌论坛上,一件考古界的大事屡屡被提及——“考古五粮液”项目为以“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为主要特征的宜宾多粮大曲酿酒技术和五粮液古窖池群历史年代提前至元代提供了实证,为我国蒸馏型白酒起源发展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考古实证。

  “‘宜宾蒸馏酒酿造历史首次上溯到元朝’,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白酒考古的新论断,也是中国白酒考古新的‘里程碑’。”多位深度参与五粮液元明酿酒古作坊等川酒酿酒老作坊考古工作的专家表示,通过文献研究与考古实物相结合,充分证明“宋元之际,四川酿酒业就已经处于一个非常发达的水平”。

  “‘考古五粮液’的价值在于通过文献、实物将五粮液白酒历史在宋元之际找到基点。”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学术院长霍巍认为,宋元之际,国内外交流、交往、交融频繁,宜宾凭借地理区位优势,逐渐走向历史前台。

  为何这一时期的川酒走向巅峰?曾写下《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的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李华瑞认为,酒从汉朝到唐朝一直是税收的重要来源,直到宋朝开启酒水专卖,酒在财政税收中作用更为突出,其中川酒的地位最为突出。

  “对于宜宾酿酒老作坊的挖掘,成为自古以来酒都酿酒之胜的重要证据,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仁湘认为,从考古学来看,宜宾酿酒历史可以进一步往前追溯。

  传承:“非遗”版白酒未来可期

  传承有序,是中国白酒对话世界的勇气。

  “川酒从未困守传统,而是在从古至今的实践中,不懈探索回应时代需要的破局之路。”王少雄认为,川酒的产业根基,建立在“守正创新”的智慧之上。今年的全国两会,白酒申遗成为热点话题,有来自酒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相关建议和提案。

  “非遗”版白酒何日成真?

  “中国白酒大多‘墙内开花墙内香’,国际化道路走得艰难,如果申遗成功,国际知名度必然提高,而白酒申遗,川酒一定是主力。”高大伦认为,拥有多家酿酒老作坊的四川,在白酒申遗进程中应先行一步。

  实际上,近年来四川在白酒考古领域硕果累累。以“五粮液老作坊”为代表的多家“中国白酒老作坊”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

  “真正的文明传承,从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在每个时代,用当代话语重新诠释永恒价值。”王少雄期待:川江酿造的东方味道,终将成为人类共同品读的文明史诗。

  • 相关阅读
  • 18万平米全球畜牧盛宴 23万+行业先锋 2025畜博会强势来袭

      牧原、温氏、正大、、通威、海大、首农、中牧、双胞胎、嘉吉、禾丰、播恩……齐聚青岛,只为这一场顶级盛会!  跨越山海,潮涌胶澳!新希望第二十二届(2025)中国畜牧业博览会暨2025中国国际畜牧业博览会...

    时间:03-22
  • 中国首单非居民并购贷款落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中新社上海3月22日电 (记者 李姝徵)记者从21日举行的2025中资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大会上获悉,全国首单非居民并购贷款落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  对标国际标准,离岸金融服...

    时间:03-21
  • 海南自贸港三项政策便利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

      中新社三亚3月21日电 (张月和)海口海关副关长敖必强21日在“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创新实施的三项核心政策措施,支持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安全便利引进,将对广大进出口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

    时间:03-21
  • 2025世界文化名城产业促进会在蓉举行 推动文创产业国际合作

      中新网成都3月21日电 (单鹏)2025世界文化名城产业促进会21日在成都开幕。2025世界文化名城产业促进会现场。 成都传媒集团 供图  本次大会以“文化引领的城市活力与创新”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的产业领军人物及...

    时间:03-21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云南:“美丽”经济绽放 生活像花儿一样美

      央广网昆明3月20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鲜花,是彩云之南的名片之一。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花卉资源。作为中国花卉主产区,近年来,云南在全球鲜花市场的影响力逐年提升。  截至2024...

    时间:03-21
  • 购新补贴政策实施成效显著

      1至2月通讯器材类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6.2%  购新补贴政策实施成效显著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张翼)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资格校验系统数据平台显示,截至3月18日,已有4219.3万名消费...

    时间:03-21
  • 青海众控德令哈350MW光热发电示范(试点)项目可研报告过审

      中新网西宁3月21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21日从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悉,全球在建及规划中装机规模最大、储能容量最大的清洁能源标杆工程——青海众控德令哈35万千瓦光热发电示范(试点)项目(以下简称...

    时间:03-21
  • 住房+汽车消费大升级!专家解析政策红利

      日前,《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方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措施,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本期节目聚焦“大宗消费如何更新升级?”  如何帮助消费者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  先来关注...

    时间:03-21
  • 出海记丨“加强海外仓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拓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功能,发展中间品贸易,开拓多元化市场。  人民日报海外网了解到,海外仓作为跨境电商的“境外支点”,承担着缩短物流时...

    时间:03-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