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企出海2.0时代:上海何以“领航”企业“破浪远行”?

2025-03-22 17:49: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3月22日电 题:中企出海2.0时代:上海何以“领航”企业“破浪远行”?

  记者 樊中华

  中国的原生AI大模型“消除”时差,让全球跨境电商实现全天候秒级响应、自动成单;AI语音识别及翻译技术,为全球50多个国家及地区、超过40万场会议、4亿人次服务,再建人类沟通的“巴别塔”;一朵全球多点布局的“云”,助力出海企业应对海外市场对数据主权的严苛要求;AI+集装箱,为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大物流场景赋能,重新定义着“集装箱的世界”。

  从产品出口转向企业出海的时代大幕拉开,“主动布局”“技术输出”“本土化”“合作共赢”等,显然已成为眼下新一轮中国企业“出海潮”中的新关键词。

西井科技E-Truck车队助力秘鲁钱凯港自动化建设。西井科技供图

  中国企业的“必答题”

  中国市场这么大,为何还要主动迎接挑战,踏上出海新征程?

  不少企业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下,中国企业理应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获得发展机遇。而中国强大的制造业体系与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力则是驱动企业主动走向世界的内生力量。

  2016年,西井科技观察到连通全球经贸的国际航运业正步入高速增长期,决定用AI技术赋能集装箱物流,提升全球贸易流转效率。五年多时间,西井科技以智能驾驶产品、集成管理系统、数字化流转平台等为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构建起高度智能化的集装箱物流管理运转体系,助力“毛细血管”与国际贸易“主动脉”高效融通。

  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在不断被海外需求“看见”。“2022年,新加坡港口通过中国本土合作伙伴向我们提出需求,希望引入外骨骼机器人以提升搬运效率并保障工人安全。这让我们意识到海外市场对技术赋能和劳动保护的迫切需求,决定‘走出去’。”外骨骼机器人企业傲鲨智能海外业务负责人陈郝表示,全球化不仅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更是企业技术迭代的驱动力。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互动,能更快吸收前沿需求,推动产品创新,形成技术与市场的双循环。

  “中国企业需要在全球市场中检验实力,”帕黎斯实业董事长余志嘉以新能源领域举例,中国近年来的技术发展和相关经验已处于世界领先梯队,行业发展快、规模大,制造成本降速快,技术更新迅速,“我们不能满足只在本土检验发展成果,只有经受住全球市场的考验,才是真正有竞争力的新一代企业。”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阎海峰指出,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国企业要想稳立于全球市场,必须以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更加自觉主动的方式走出去,巩固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

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新海鲨”在中东地区浅海海域开展人工岛的吹填作业。 上海市经信委供图

  高水平“走出去”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从“贸易出海”到“生态扎根”,中国企业开启的“新航海时代”有何不同?如何真正成为全球化企业?今天,摆在中国出海企业面前的命题无疑更为复杂。

  “作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高水平走出去’是必然要求,”在阎海峰看来,高水平走出去不仅是自发更应是自觉的,是更加系统性、有组织的,是对标高水平经贸规则、向价值链上游跃升的“走上去”。

  中国企业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专注于以数字化科技赋能制造升级的黑湖科技近年来通过“陪伴客户工厂出海”与“自身产品出海”的双轨模式,助力50余家中国制造企业完成海外的本地化建设,平均减少15%的海外运营成本。

  黑湖科技观察到,当前中国领军企业呈现出“集体出海”的新趋势和“整厂输出+本地化运营”的布局特征,将国内积累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数字化能力“复刻”至海外。黑湖科技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打通国内与海外工厂,实现了全球生产基地的标准化运营管理及实时数据互联,促进了技术转移与人才本土化培养。

  数据主权和隐私保护是中企出海常遇的难题。中立云计算服务商优刻得通过前瞻性布局海外节点,形成了覆盖东南亚,北美、欧洲等核心经济带的云计算资源池。

  “凭借自主研发的弹性计算、全球加速网络等技术,‘混合云+本地化合规部署’解决方案既满足了海外市场对数据主权和隐私保护的严苛要求,又为出海企业提供多地容灾备份和智能流量调度能力,助其降低出海成本,为中国新一轮出海浪潮构筑坚实的技术底座。”优刻得高级副总裁周可则表示。

  如何做好本土化是“高水平走出去”无法回避的课题。上海昌辉集团总裁王正中坦言,制造企业出海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及各国政策壁垒的不断增加,而“本土化”则是破局“密钥”。

  “我们依托生态设计与智能制造两大优势,在当地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协作模式,建立海外团队以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环境,形成与当地政府、合作伙伴、供应商之间稳固的生态协作关系。”王正中观察到,技术、团队和供应链的本地化,能有效降低政策壁垒和供应链波动带来的影响,实现稳步发展。

  在埃及,昌辉集团与当地政府合作,于苏伊士经贸区打造汽车零部件生态型制造基地。“项目投产后,能为当地带来稳定的就业岗位,同时与埃及本地大学、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培养当地制造业人才,互利共赢。”王正中说。

  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在踏上出海征程伊始,就在以生态共建、合作共赢的理念和目标,构画着“新航海时代”全然不同的未来图景。

设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全国首个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窗口。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供图

  从上海“扬帆”,向世界远航

  3月21日,2025中资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大会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下称“临港新片区”)召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桥头堡的临港新片区,承载着成为“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的战略使命,矢志为中企出海“开路护航”。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国际合作首席事务官钟儒育表示,临港新片区在如跨境金融、离岸贸易、跨境数据流动等方面以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为企业出海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政策环境。同时临港新片区已集聚了众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为企业出海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此外,临港新片区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能够为企业出海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而设立于此的“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可为出海企业提供从政策咨询、项目备案到跨境金融、法律仲裁等一站式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出海的门槛和成本。

  在多家企业看来,上海对硬科技发展的鼎力支持、成熟的供应链和前瞻的制度创新为企业提供了快速起步、发展壮大的先天优势。在企业出海过程中,从海外检测认证服务到知识产权布局支持等,优质的营商环境全方位降低了出海门槛。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则再度放大了产业链集群和外向型人才资源优势,成为企业高水平走出去的坚实后盾。(完)

  • 相关阅读
  • 关注!住建部最新部署!

    本报讯 (记者张芗逸)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3月24日消息,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2025年城市体检工作部署视频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国城市更新工作部署视频会议要求,总结交流2024年城市...

    时间:03-24
  • 达能全球CEO谈“体重管理”:关注生命早期喂养方式

      中新网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 夏宾)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达能全球首席执行官盛睿安(Antoine de Saint-Affrique)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生命早期的喂养方式与肥胖、非传染性疾病之间密切相关,而日常膳食在守护...

    时间:03-24
  • “青花映雪域·汉藏韵传承”汉藏文化艺术论坛即将启幕

      3月25日,由汾酒集团主办的“青花映雪域·汉藏韵传承”为主题的汉藏文化艺术论坛将在成都启幕。多位来自汉藏艺术界的学者、名家将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在新时代如何推动汉藏文化交流融合,探索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之路...

    时间:03-24
  • 科技赋能为春耕按下“加速键” 春天里的中国孕育丰收希望

      央视网消息:春风轻拂大地,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各地抢抓农时、不负春光,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孕育着新一年丰收的希望。  眼下,湖南省正积极组织播种和插秧工作。在湖南关于耕地也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丘陵山地耕...

    时间:03-24
  • 财政政策组合拳增动能强信心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如何打好政策组合拳、有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受到高度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安排收入、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时间:03-24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经济增添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的国际人士表示,中国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动力和确定性。  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与会嘉宾认为,中国不同领域的新...

    时间:03-24
  • 我国县域消费市场活力涌动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健全县域商业体系对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县域商业基础设施加快升级,物流配送效率持续提高,县域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展现出强劲活力。  在四川内江隆昌,这条开业不久的...

    时间:03-24
  • 海外仓,让外国消费者更快收到“中国造”(国际论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  海外仓是跨境电商重要的境外节点,是新型的外贸基础设施。如今,多点开花的海外仓,正在助力国货加速出海,也让更多外国消费者收货更便...

    时间:03-24
  • 经济、科技与文化“立体突围” 中国软实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央视网消息:聚焦中国软实力不断提升,世界眼中的中国更加丰富立体。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软实力不断上升  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一部分。英国《金融时报》刊登“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文章...

    时间:03-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