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山东深化“产业+人才”引才模式 以“人才链”衔接“创新链”

2025-03-24 14:24: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3月24日电 (吕妍)近日,在位于聊城市临清市的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的精细轴承全自动生产线上,一个个薄壁轴承历经热处理、磨加工、组装等工序后顺利下线。这些轴承将被安装在工业机器人、医疗机械手臂等设备的关键部位。

  “过去是拼资源、拼低成本,如今形势有了新变化,我们要拼创新、拼研发。”作为一名“轴二代”,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涛认为,轴承产业只有转型才能有未来。

  临清市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工程、产业人才支撑工程、社会事业人才发展工程,重点支持掌握科技资源的高层次人才、具有创业创新实力的产业人才,大力培养乡村人才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社会领域人才。围绕轴承产业升级,实施“轴二代”经营管理人才培育提质,发挥轴承商会作用,在法律、政策咨询方面共享人才资源,累计培训中青年企业家1000余人次,培育中轴协、省轴协会员单位76家。技能人才培育扩量,在临清工业学校开设轴承制造相关专业,实行“校企联培制”模式,共建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强力支撑。一直以来,山东持续深化“产业+人才”引才模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优化人才培育模式,以“人才链”衔接“创新链”,推动“产业链”能级提升。

  近日,位于菏泽鲁西新区的山东康沃控股有限公司成功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据了解,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视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与多所高校保持紧密产学研关系,公司研发团队占总人数的34%,核心技术人员均有行业10余年研发经验。凭借高精尖创新人才团队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该公司获得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0余项。

  在产业发展方面,菏泽鲁西新区因改革创新而生,在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上先行先试。未来,该区将乘势而上,以招才引智新成效积蓄发展动能,推动高端人才与活力新区“双向奔赴”,持续奏响产业与人才共舞的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资料图:在山东康沃控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生产一批发动机产品。孙安琪 摄

  走进菏泽市郓城县某集团的智能装备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正精准完成焊接、组装等工序,AGV叉车机器人在立体仓库中自主规划路径,实现物料的高效流转。

  上述公司总经理郑洪波介绍,该集团将与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订单班”,定向培养智能制造专业人才;举办“人才夜市”活动,在商业街区搭建招聘场景吸引青年人才;与山东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通过“项目+人才”模式培育出涵盖机械设计、人工智能的复合型团队,既突破新能源动力等关键技术,又实现研发与市场精准对接。

  近年来,郓城县围绕全县高端装备产业发展需求,实施优秀人才靶向引进、高端人才柔性聘用、在外人才返乡筑梦“三项计划”,建立需求征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部门联动“四项机制”。“我们不断擦亮‘归雁兴郓’品牌,建立了5.6万人的在外人才信息库,设立33处返乡创业服务站和6处招才引智工作站,目前已累计引育人才7000人。”郓城县招才引智服务中心副主任程国松介绍说。

  位于潍坊市安丘市的一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日研发推出SNNMOX启动电池,可实现低温-50℃启动。“该电池材料是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和二次成球造粒技术等一系列的工艺制备生产而成,解决了循环性差、充电慢等行业难题。”该公司技术总监李文说。

  “我们联合中国石油大学等多所高校及高层次重点人才,组建成立了新能源材料实验中心,目前,公司拥有国家级人才2名,博士10余名。”李文说。

  近年来,安丘市聚焦企业需求,靶向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帮助全市100余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了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校企合作人才120余名,有效激发了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企业群。

  淄博市张店区则围绕“2+4”产业布局,不断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提升人才竞争力和创新策源能力。大力实施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坚持组织部长靠前指挥、大力推动,压实“管行业就要管人才、抓项目就要抓人才”责任。

  此外,张店区实施“海外人才回引计划”“产业领军人才集聚行动”,建立“深入调研、逐一动员、多向对接、精准匹配、跟踪指导、专业策划”全流程机制,引进培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93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3人。开展“高校人才直通车”“就业人才大巴”“感知新张店”等活动,与31所高校签订大学生招引合作协议,引来4万多名青年人才落户。

  张店区设立300万元(人民币,下同)校城融合专项资金,开展校城融合项目59项,聘任81名“科技副总”、30名“人力资源副总”,加强校城人才共引共育共用。投资1.48亿元与山东理工大学共建科技园,走出了一条校城融合发展的路径。(完)

  • 相关阅读
  • 央行最新发布,重要变化!

    本报记者 韩昱中国人民银行网站3月24日发布的《2025年3月中期借贷便利招标公告》显示,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自本月起中期借贷便利(MLF)将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

    时间:03-24
  • 最新!今年前两个月财政收支情况出炉

    本报记者 韩昱3月24日,财政部发布了《2025年1—2月财政收支情况》(以下简称《收支情况》)。《收支情况》显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

    时间:03-24
  • 金融助企新举措!最高授信额度提高至5000万元!

    本报讯 (记者张芗逸)记者3月24日获悉,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的通知》,以更好发挥金融稳就业扩就业作用为目标,重点就完善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

    时间:03-24
  • 财政部最新发声!2025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

    本报记者 韩昱3月24日,财政部网站发布了《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出,2025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

    时间:03-24
  • (聚焦博鳌)前瞻:在博鳌抚触亚洲可持续发展新智慧

      中新社海南博鳌3月24日电 (记者 王晓斌)“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的核心议题之一。  3月25日至28日,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政商学界人士将齐聚海南博鳌,聚焦“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年...

    时间:03-24
  • 财政政策组合拳增动能强信心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如何打好政策组合拳、有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受到高度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安排收入、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时间:03-24
  • 3月24日央行开展13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3月24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3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350亿元逆回购操作。具体情况如下:...

    时间:03-24
  • 3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780元 下调20个基点

      中新网3月24日电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3月2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780元,下调20个基点。...

    时间:03-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