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全能轨道医生”上岗 京港地铁创新智能运维保障出行安全

2025-03-25 12:03: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 京港地铁迎来了一位新“成员”——轨道智能综合巡检车。该车犹如一位全能的“轨道医生”,集轨道巡检与钢轨探伤两大功能于一身,融合超声波探测、智能检测、缺陷识别算法等多项前沿技术,为地铁轨道进行精准“把脉”,可全面提升巡检效率及轨道设备的可靠性,为乘客的出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5日凌晨,京港地铁相关负责人在14号线丽泽商务区站接受采访时介绍,创新试点轨道智能综合巡检车,实现了轨道巡检与钢轨探伤两大功能的集成应用,这一举措在国内轨道交通领域内尚属首次。

京港地铁创新应用轨道智能综合巡检车,为地铁轨道进行精准“把脉”,全面提升巡检效率及轨道设备的可靠性,为乘客的出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记者 贾天勇 摄

  轨道作为列车行驶的“跑道”,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营与乘客的安全。为保障轨道状态及相关设备安全可靠,每日地铁停运后,京港地铁会按照计划,开展轨道巡检和钢轨探伤作业。其中,轨道巡检属于日常巡检,需要全面检查轨道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的外观状况及周边环境,及时发现并处理轨道损伤以及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而钢轨探伤则是对钢轨进行定期“体检”,运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轨道内部的缺陷和损伤。这两项工作相辅相成,为轨道安全建立起双重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在有限的夜间作业时间内,更高效地完成轨道巡检及探伤工作,京港地铁提出多元化轨道综合检测构想,通过研发轨道智能综合巡检车辅助人工检测,同步完成轨道巡检、探伤等多项检测,为轨道精准“把脉”,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双系统联合,效率倍增。轨道智能综合巡检车集成了轨道巡检与钢轨探伤两大功能,实现了双系统的高效协同工作,在一次检测过程中,能同时完成道床、隧道、轨面巡检及超声、钢轨探伤多项任务,检测速度达15-20千米/小时。配备高精度线阵相机与智能图像识别算法,精准采集分析隧道轨道缺陷。同时,多通道高速超声波探伤系统,可准确探测钢轨内部隐蔽伤损。自巡检车上线以来,经试点应用数据显示,相较于人工检测,轨道巡检效率提升33%,钢轨探伤效率提升150%。

京港地铁创新应用轨道智能综合巡检车,为地铁轨道进行精准“把脉”,全面提升巡检效率及轨道设备的可靠性,为乘客的出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记者 贾天勇 摄

  模块化设计,灵活多变。轨道智能综合巡检车采用模块化设计,车架、座椅、显示屏等部件均可拆卸,工作人员可在3分钟内完成组装或拆卸。同时,巡检与探伤模块还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搭载,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检测需求。此外,检测模块的自由组合功能也为未来的功能拓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智能化操作,安全高效。轨道智能综合巡检车还具备智能化操作的特点,它拥有自动对中、避障预警、区间隧道全景记录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还能实现轨面视频监视、同区段数据同屏回放、检测数据实时上传等功能,减少了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时间,辅助工作人员不断优化检修策略。

  京港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轨道智能综合巡检车的应用是京港地铁在地铁检修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巡检准确性,还实现了多专业综合作业,在有限的夜间作业时间内,提升检修效率,进一步确保了行车安全性,助力推动地铁行业检修模式变革。未来,将不断优化维修策略,提升运营管理及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将积极发挥自身在工程管理及运营服务方面的经验优势,持续开展车辆、信号、轨道等多个专业智能运维系统的课题及项目研发,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完)

  • 相关阅读
  • 商务部将围绕扩消费开展四方面工作

    本报记者 刘萌3月25日,商务部召开扩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协同联动,加快形成工作合力。为贯...

    时间:03-25
  • 2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418.55亿元 同比增长15.3%

    本报记者 韩昱财政部网站3月25日发布了《2025年2月份全国彩票销售情况》(以下简称《情况》)。《情况》显示,2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418.55亿元,同比增加55.54亿元,增长15.3%,主要是去年2月份春节假期彩票市场休市、基...

    时间:03-25
  • (投资中国)淡水河谷CEO眼中“最重要发展机遇”来自中国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庞无忌)在国际矿业巨头淡水河谷看来,中国市场至关重要。淡水河谷首席执行官毕闻达(Gustavo Pimenta)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说,“公司正面临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机遇之一,那就是...

    时间:03-25
  • 吴海生:AI为中国企业撬动“产业升级+国际化机会”双重红利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夏宾)奇富科技CEO吴海生近日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称,AI技术为中国企业撬动了“产业升级+国际化机会”双重红利。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与产业深度融合,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中发...

    时间:03-25
  • 两部门解读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近日公布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25年6月1日起实施。司法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解读称,《条例》聚焦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面临...

    时间:03-25
  • 天津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创历史最高生产效率

      中新网天津3月25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24日从天津港集团获悉,随着“地中海萨玛”轮日前驶离泊位,天津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以329箱/小时的在泊船时效率和416箱/小时的峰值船时效率,创投...

    时间:03-25
  • 广东省出台措施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来粤投资

      中新网广州3月25日电 (记者 许青青)据广东省商务厅消息,该省制定出台《广东省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来粤投资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持续加大对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关键领域的...

    时间:03-25
  •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今天举行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今天(3月25日)举行。在为期4天的年会中,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中外嘉宾将围绕“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总台央视记者 郑连凯: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

    时间:03-25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船体涂装揭晓

      中新网广州3月25日电 (记者 程伟)爱达邮轮25日正式揭晓旗下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的船体涂装。爱达·花城号将沿用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的涂装设计理念,从敦煌壁画艺术中采撷灵感,以“海上丝绸之...

    时间:03-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