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尾气检测黑产链曝光!7个月出具2573份假报告

2025-03-28 10:45:31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各类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已成为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源头之一。为治理移动源“黑尾巴”,相关部门近年不断开展专项行动加以整治,然而一些超标排放车辆仍然“带病上路”,畅通无阻,成了“打不死的小强”。半月谈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其根源在于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违法手段五花八门,甚至形成产业链,一家机构出具成百上千份假报告的现象屡见不鲜。

违法手段五花八门

  排放检验是机动车污染管控的关键环节,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实时监控汽车尾气是否超标。2024年年末,江苏省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发现,某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检测的部分车辆分属不同品牌,但其车辆排放控制系统的软件标定识别码却完全一致。后经调查,在对113辆汽车排气检测中,该机构使用标识为“OBD II”的作弊设备,帮助OBD检查不合格的车辆通过审核,并违规出具合格报告。

  类似事件在多地频发,链条式违法行为正向全国蔓延。从生态环境部近期通报的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典型案例看,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违法手段五花八门,从作弊装置的研发生产到制作销售,横跨山东、浙江等多个省份,出现包括制作商、经销商、检测公司、维修站在内的完整灰黑利益链条。

  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抽查发现,淮安市安宏机动车检测服务公司使用车载自动诊断系统作弊器,使得原本不合格的尾气检查结果变为合格,2024年1至7月共出具2573份虚假检测报告。

  线下造假行为多发,线上违法兜售更加泛滥。“消除OBD故障码”的教程遍布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一些博主还教网民如何通过OBD接口更改汽车电脑程序。半月谈记者在检索中还发现,大量“OBD故障检测仪”“OBD故障消码器”在电商平台售卖。平台商家介绍,利用这种仪器可以消除故障码,让车辆通过排放年检。

  “工业污染多为高架源,移动源则大多在近地面1.5米以下,污染物更容易升至人的呼吸高度,对健康危害更大。”南京林业大学碳中和与生态产品价值化研究中心主任葛之葳说,排放检验是机动车污染管控的关键环节,弄虚作假严重侵害群众健康。

多方失守,屡治难绝

  业内人士指出,相关部门多次开展专项行动进行整治,但由于经营主体良莠不齐、违法成本过低等难题尚未破除,根治这一危害任重道远。

  市场放开导致竞争无序。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2017年以前,尾气检测机构有类似危废处置许可的准入机制,但随着审核取消、市场放开,检测机构逐渐泛滥,大量企业进入检验检测行业,人员能力和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僧多粥少”导致一些企业铤而走险。

  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华东地区一位环保干部介绍,检验机构从套牌换车,到在分析仪和工控机之间加装作弊器更改上传数据,再到随身带一个小盒子就能屏蔽或者消除OBD故障码,手段越来越隐蔽,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由于整个行业收入少、流动性大,相关人员违法获利一经发现就辞职走人,换个机构再干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监管尚未形成合力。目前,车辆检测机构监管涉及交通、市场监管、公安及生态环境4个部门。监管未形成合力,导致作弊设备充斥各大网络平台无人查处。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曹杰还发现,由于各地机动车排放检验法律法规不同、监管力度差异较大,一些不合格车辆正在寻找执法“洼地”。以长三角某城市为例,2023年该市有1.5万辆首检不合格车辆,最后近一半车辆都未在上述城市复检,“舍近求远”跨省区检测较为普遍。

  部分车主环保意识有待提高。曹杰认为,当前不少车主环保意识不强,为了通过检测甚至主动到维修单位或检测机构寻找“妙招”,意图蒙混过关。

让“黑尾巴”无路可逃

  针对上述问题,多位受访人士呼吁,严厉打击机动车检测弄虚作假及不规范检测行为,斩断黑色产业链,完善相关标准,形成跨区域跨部门监管合力。

  保持高压态势全面整治黑色链条,线上线下联动打击违法行为,让中介机构不敢为。南京生态环境部门结合执法实践,形成28个异常数据筛查模型,有力提升非现场监管能力。辅助精准执法,市区检测机构执法“先网上查、后现场核”的模式已初步形成。

  曹杰建议,保持高压态势,建设机动车“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测监管大数据平台,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推送各职能部门,以此实现精准化、智能化监管。此外,在线上,严令各大电商平台删除相关作弊器营销内容,严禁销售相关产品;在线下,同步推进打断作弊设备产销用和检验机构维修单位违法检修两条利益链,从严从重处理相关违法犯罪行为。

  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联合监管,增强基层执法能力,让中介机构不能为。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与交通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合监管机制,还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抽查及问题线索移送。除加强各部门联动,南京还和安徽马鞍山开展跨省域联合执法,建立检验信息定期共享机制。南京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一位干部建议,除定期开展跨区域专项行动外,各部门需常态化联合行动,梳理监管漏洞,完善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准入、监管长效机制,加强信用监管,让机构不愿为。“生态环境部门可在现有监测点位网络的基础上,增加道路移动式监测措施,建立区域移动污染水平实时评价、预警与追溯机制。”葛之葳建议,在做好“非现场”监管的同时,也要定期向检验机构发送案例提示,以此起到警示宣传、帮扶指导、答疑解惑的作用,引导机构“不愿为”。

  曹杰认为,可实施多部门联合奖惩,实现对检验机构“规范要求—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信用评价—奖惩措施”的信用监管闭环管理,进一步压实检验机构的企业主体责任。

  半月谈记者:秦华江 黄培锋

  原标题:《移动源“黑尾巴”,咋通过年检的?7个月出具2573份尾气检测虚假报告》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 相关阅读
  • (聚焦博鳌)AI浪潮汹涌,机遇与挑战谁占上风?

      中新网博鳌3月28日电 题:AI浪潮汹涌,机遇与挑战谁占上风?  作者 冯玲玲  当下,科技浪潮汹涌,全球科技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与会嘉宾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3月...

    时间:03-28
  • 山东“新农人”巧用流量 “链”起农业产业升级路

      中新网山东寿光3月28日电(周艺伟 王峰)“作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我得用新思维、新方式整合资源,根据市场需求种植高品质农产品。”3月27日,在位于潍坊市的寿光市润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小院大棚内,“95后”曹子...

    时间:03-28
  • 全国首次!“翼龙”无人机搭载广电5G 700MHz应急通信测试成功

      中新网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 阮煜琳)记者28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获悉,“翼龙”应急型无人机成功完成全国首次广电5G700兆赫兹(MHz)空中应急通信基站测试。本次应急通信综合性能达常规方案2至3倍,实现了更稳定、更广...

    时间:03-28
  • 承接产业转移 湖南永州冷水滩新兴产业提速

      中新网永州3月28日电(雷中祥)近年来,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立足智能家居家电、轻纺时尚“一主一特”产业定位和招商项目入驻需求,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积极“筑巢引凤”,助推产业集聚发展。目前,该区“一主一特”企业达到7...

    时间:03-28
  •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全产业链规模达到1.1万亿元

      中新网北京3月28日电(记者 吴涛)近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茶产业依托深厚扎实的产业、文化基础,超大的市场规模和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展现出了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发展韧劲,确保了基本盘的总体...

    时间:03-28
  • (聚焦博鳌)多元声音话全球经济:警惕贸易“孤岛” 拥抱AI新局

      中新网博鳌3月28日电 (记者 徐文欣)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27日举行“构建开放世界经济:挑战与出路”分论坛。来自全球政商学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贸易保护主义、人工智能发展、经济秩序重构等议题展开探讨,呼吁以...

    时间:03-28
  • (聚焦博鳌)中国企业出海新路径:全球化与本地化双轮驱动

      中新社博鳌3月28日电 题:中国企业出海新路径:全球化与本地化双轮驱动  中新社记者 张茜翼  面对逆全球化浪潮,中国企业如何破局?27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大变局下企业的应对之道”分论坛上,与会嘉宾为...

    时间:03-28
  • “柴油朋克”变“东方神车”,中国拖拉机畅销海外

      提起国产拖拉机,想必很多人还残留着“柴油朋克”的粗犷印象:轰鸣的引擎、刺鼻的黑烟、糟糕的驾乘体验。而今,昔日傻大黑粗的铁疙瘩早就脱胎换骨,化身备受海外用户追捧的明星农机。  2024年,中国拖拉机产量已占全球十...

    时间:03-28
  • 3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752元 上调11个基点

      中新网3月28日电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3月2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752元,上调11个基点。图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截图...

    时间:03-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