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海洋能开发:向“深蓝”要“绿电”

2025-04-01 08:43:0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海洋能开发:向“深蓝”要“绿电”

海洋能是重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包括潮差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海洋能发展。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能源法明确提出,国家促进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

我国海洋能发展现状如何?如何突破当前海洋能开发瓶颈?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来到我国潮流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舟山进行探访。

能源体系的“特种兵”

“海洋能资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发潜力大,具有绿色清洁、预测性强、可就近消纳等优势。”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能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冀介绍。

以潮流能为例。潮流能是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使海水产生周期性往复水平运动而形成的动能,其发电设备直接置于水中。受海岸形态和海底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潮流能资源主要集中在群岛地区的海峡、水道及海湾的狭窄入口处。“这些地方流速较大,伴生的能量也巨大。”王冀说。

潮流能的发电原理和风力发电类似,将水流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形象地说,潮流能发电机组就像是“水里的风力发电机”。

潮汐周而复始。相比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潮流能的稳定性、可预测性更强。王冀告诉记者,这一特性也有利于潮流能设施的投放、建设。“我们可以根据计算模型,综合评估流速、流向等因素,获得最佳选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他说。

同时,因为水的密度高于风的密度,在单位面积下,潮流能的能量捕获效率高于风能。这意味着可以利用较小尺寸的水轮机,获得较大功率输出。

海洋能是一种重要的补充能源。王冀把海洋能比作能源体系里的“特种兵”,尤其是对于土地资源有限的海岛地区,海洋能是重要的替代能源。他特别提到,我国海洋能资源富集省份也是用电大省,在这些地方推广海洋能可实现就地消纳、利用。“发展海洋能有利于缓解东部沿海地区、偏远海岛和深远海设施设备的电力短缺问题,对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他说。

技术发展国际领先

我国海洋能资源丰富。在优良的资源条件下,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早早开展了技术探索,一些领域已走在国际前列。

舟山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展潮流能技术研发工作。截至目前,舟山已有多家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参与到潮流能开发工作中。

记者坐船行至舟山市普陀山岛与葫芦岛之间,舟山潮流能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示范项目”)就位于这片海域。该项目由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支持、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中国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舟山潮流能项目负责人陆忠民告诉记者,示范项目是离岸式海上潮流发电和测试平台,共布置1个示范泊位和3个测试泊位,并在葫芦岛南侧建造岸基集控中心。

作为我国首个具备公共测试和示范功能的公益性开放型国家级潮流能试验场,示范项目集潮流发电和测试、海上升压、检修等功能于一体,于2024年底通过验收。它为国内外潮流能发电机组提供完善的测试条件,服务众多研发机构和厂家,为舟山提供绿色电力。

在另一边的秀山岛海域,从空中俯瞰,一把“小提琴”和一架“古筝”露出水面。杭州林东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历介绍,这是林东潮流能发电项目的总成平台。平台上承载了发电模块以及各种电力设备,发电机组采用模块化设计,置入总成平台运行发电。

陈历说,“平台式+模块化”设计是该项目特色,有效解决了海上安装、运行维护、电力输送等关键问题。“例如,总成平台上装有机舱,相关零部件的维护能在平台上进行,大大降低了维护难度。”陈历介绍,这一设计具有装机功率大、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性强、海域兼容性好、项目可复制性强等优势。

目前我国潮流能开发利用技术发展快速,同时在稳定性、可靠性、可维护性方面达国际领先水平。2022年2月24日,我国首台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在舟山海域成功下海。截至今年3月17日,“奋进号”并网送电超489万千瓦时,连续运行时间居国际前列。

未来分类有序开发

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以潮流能为代表的海洋能发电技术,已经走到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目前,我国海洋能示范工程规模总体偏小,发电成本较高,相关电站持续运维压力较大。海洋能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装备可靠性和经济性仍有待提高。”王冀说。

此外,对现有资源情况掌握不全面,也是海洋能利用的一大瓶颈。“海洋能开发要进一步‘摸清家底’,资源潜力需依据最新开发能力进一步进行科学测算,调查更多具有资源开发能力和价值的水道,掌握更详细的资源分布特点。”王冀说。

相关部门已开始行动。今年2月,自然资源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科学核算资源潜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持续扩大工程试点、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开放合作发展等方面进行部署。

《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30年,海洋能装机规模达到40万千瓦,建成一批海岛多能互补电力系统和海洋能规模化示范工程,形成系列高效、稳定、经济的海洋能技术装备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企业。《指导意见》还提出“科学核算,规划引领”的发展原则,要求分类分区开展海洋能资源调查和潜力核算,明晰资源分布,立足资源禀赋条件,适度前瞻预留发展空间,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我们还将积极鼓励沿海地方,在国土空间规划、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统筹考虑海洋能用地用海用岛需求和生态保护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前瞻布局海洋能潜在开发区域,推动海洋能分类有序开发。”自然资源部战略经济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 相关阅读
  • 德化白瓷:“雕玉凝脂”遇见日本京都

      新华财经京都3月30日电(元旭辉)3月27日至30日,日本京都文化博物馆迎来八十余件中国德化白瓷精品。以“凝脂之光 雕塑之美”为主题的中国德化白瓷京都展开展。  德化白瓷如雪落玉盘,静卧于展厅的柔光中...

    时间:04-01
  • 智慧绿色双轮驱动 港口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

    人民网北京4月1日电 (记者乔雪峰)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智慧港口”大屏上,船舶装卸、桥吊和龙门吊自动化作业、无人集卡往来穿梭的画面实时呈现。依托自主研发的“双芯大脑”,上百台港机设备实现精准有序调度,支撑起“千...

    时间:04-01
  • 四大动能协同发力 二季度经济向好发展可期

    原标题:今日视点:四大动能协同发力 二季度经济向好发展可期一季度圆满收官。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呈现向新向好的发展态势。这一特征在国家统计局披露的前两个月经济运行数据中已有所印证。一些金融机构及券商...

    时间:04-01
  • 核心城市土地市场升温 地块成交楼面价频创新高

    原标题:核心城市土地市场升温 地块成交楼面价频创新高  随着楼市逐步显现企稳迹象,土地市场也持续升温。3月份,北京、杭州、成都等核心一线、二线城市均有地块成交楼面价创出新高。   3月28日,杭州市西湖区蒋村文新单...

    时间:04-01
  • 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升至50.5% 连续两个月扩张

      本报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欧阳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3月31日发布数据:3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连续2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

    时间:04-01
  • 新技术成果汇聚中关村 中国科技创新稳步向前

      中新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 宋宇晟)“只要把我们的端侧大模型送到终端去上班,它就是一个Agent(智能体)。”  “今年人工智能(AI)应用会爆发,我认为今年的口号应该是Make AI Work。”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有关...

    时间:04-01
  • 刘永好:政策的精准解读传递和落实一样重要

      中新网南宁4月1日电(记者 左宇坤)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发挥多元主体力量 共创繁荣内容生态”发布启动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通过视频发言时表示,政策的精准解读和传递,和好政策的落实...

    时间:04-01
  • 故意用数字吊高胃口?清华这位院长“以笔为刃”出招

      中新网南宁4月1日电(记者 左宇坤)“希望各方媒体都能在舆论引导中加强创新,共同打造有利于政策落实的良好舆论环境。”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发挥多元...

    时间:04-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